“毁真文物,建假古董”装糊涂不可为_文化考古_雅昌新闻
正当我们为登封 天地之中 历史建筑群和 中国丹霞 地貌双双进入 世界遗产名录 而欣喜之时,不时传来的拆毁珍贵文物的新闻,则让人心情沉重起来。 河南博爱县,距今3万年前的六堆寓旧石器文化遗址,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遭到采矿者的毁灭性破坏;江苏镇江,对于大运河申遗和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具有重大意义的宋元粮仓被强行拆毁,开发商在遗址上建设大型商住楼盘;云南大理,为了建一条公路,拆掉了一段重点文物龙首关唐代城墙。还有一些古城拆四合院、拆名人故居的事,不时引发舆论争议。 这边是 真文物遭殃 ,那边是 假文物吃香 ――一些地方不惜投巨资,大兴建造仿古建筑、炮制 假古董 。 金瓶梅公园 , 孙悟空故里景区 , 中华文化标志城 ,创意一个比一个雷人,打着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招牌,争抢名人故里,甚至将非历史真实人物 坐实 本地。还有一些地方,仿古建筑粉墨登场,几间青砖飞檐的建筑堆在一起,找些服务员穿起古式衣裙,即挂出 古文化一条街 的牌子。不伦不类的创意,不尴不尬的 文化 。 毁真文物、建假古董 ,当事人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 如果说若干年前,还可能有人对文物保护意义认识不足,那么今天,这样的解释就过于小儿科了。眼前的例子,我国刚刚有两例遗产进入 世界遗产名录 ,大小媒体纷纷报道,当事各方欢天喜地。谁都知道,这样的好事会大大提升当地知名度,旅游业的兴旺也会不期而至。 说白了, 毁真文物、建假古董 的实质,是相关管理者 揣着明白装糊涂 ――在GDP冲动下,在 *绩 的渴求下,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对不起, 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的文物保护只能让路。毕竟,那要投入,且耗时不短,一个任期内未必见得着回报。于是,也就顾不得什么公共利益,顾不得子孙后代的利益了。 相反,大拆大建,城市面貌几年内即可焕然一新,无论是把城市*金宝地交给开发商开发,或是上大项目,包括建假古董,当地财*不愁滚滚财源,自己的 *绩 上也可大书特书一笔――名利双收的事,何乐而不为? 归根到底,是某些*府部门对文物保护的履职不到位。文物保护是*府的责任,但却很少听说文物保护做得不好而被追责甚至下台的官员,也从没听说有哪个官员因文物保护做得出色而得到奖励重用的。在公众眼中,文物保护的责任似乎更多写在文件上,真正落实在官员肩头的分量很轻很虚。 如果说之前,人们还以为,有专家的建言,有媒体的呼吁,有公众的压力,开发商总不会闹得太出格。但镇江、博爱县开发商毁坏文物之事则在提醒我们,不可低估了某些人的 勇气与魄力 。为了利益,他们可以不顾公众的压力,可以不顾子孙后代的骂名, 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在这些人身上不起作用。一旦他们为所欲为,其后果最终往往要由全社会来承担。而这才是最为可悲的。 几天前,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一次演讲中举例提到,苏州因上个世纪90年代初修建干将路,将千年古城拦腰截断,使得苏州失去整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机会――这样的教训,不该让人警醒吗?不把老祖宗留下的珍贵文物当回事、想拆就拆的闹剧,不该一再刺痛我们的神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