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257258,广东千米山第1人,孤身勇 [复制链接]

1#

钩髻岽,海拔米,位于揭西县良田乡中心村境内,北距中心村1.8公里处,南距畚箕岽2.1公里。相传南宋民族英雄陆秀夫当年背着幼帝赵昺行走在此山间,忽然帽子被荆棘钩脱,幼帝的发髻松脱出来。幼帝忙问这是什么地方?陆秀夫随口答道:“就叫它钩髻岽吧”,后人便一直将这名称沿用下来。

尖峰岽,海拔米,属于莲花山脉,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南山镇归善村与良田乡的交界处,西北距离钩髻岽约1.1公里。

钩髻岽—尖峰岽—归善村穿越轨迹尖峰岽—归善村下山轨迹

时间:年10月

地点:揭西县良田乡和南山镇交界处

海拔:钩髻岽米,尖峰岽米

坐标:钩髻岽°5228"E,23°357.9"N;尖峰岽°5239"E,23°3432"N

路线/p>

07:26,从揭西坐公交到良田乡中心村路口

08:33,水泥路右拐进入机耕路

08:54,跨过小溪

09:21,机耕路兽道路段

09:51,芒萁山径

10:22,找不到路返回白石堆

10:30,强行穿越芒萁丛受虐

11:05,爬小悬崖

11:17,登顶①钩髻岽

12:03,午休后下坡

12:13,爬坡上到石头山脊

12:16,登顶米无名山头

12:45,爬陡坡

13:08,登顶②尖峰岽

13:54,从山顶下山到小盆地

14:12,走出去接上破烂机耕路

14:42,走出去到归善村岔路口

16:14,回到良田中心村学校

17:19,西田路口坐上回揭西的公交车

爬钩髻岽早上我是从揭西县城坐公交车到良田乡中心村路口,从这个路口走进去中心村大约还有两公里路。

这是中心村的小卖部,早上8点钟还没开门做生意,估计是村里常住人口太少了。

钩髻岽登顶路线众多,从双水村甘坑林场、大北山归善村、畚箕石三个方向都有路登顶。我从中心村往归善村方向走了约多米,轨迹显示在这个岔路口水泥路右拐进去就对了。

岔路口右拐进来,马上就要趟过一条溪流。

过了溪流,前面的路是一条机耕路。

然而这条机耕路已经年久失修,有的路段已经长满了芒草。

芒草路走了一段,再次跨过一条溪流。

过了第二条溪流,前路开始豁然开朗。

登顶前看到的最后一处水源,后面的路得下山才有水源补充了。

好景不长,机耕路这一段感觉都变成兽道了。

这一段路更加变态,我只能蹲下来弯着腰钻过去。

过了兽道路段,机耕路又变得宽阔了。

路边成熟的山稔果

还是机耕路,走到这里已经可以清楚看到钩髻岽的山顶了,在机耕路右边有丢荒好多年的耕田。

望钩髻岽山顶

这段也是机耕路,但是路面已经被水流冲刷得像一条山沟了。

离开了机耕路,跟着铁芒萁山径爬斜坡。

山顶看着已经很近了,然而脚下的路迹却越走越模糊了。

按照我下载的年的轨迹是从前面山头的右边绕行上去,但我看到旧轨迹上的路并不好走,干脆就直接爬上这座山头。

没有路都是从铁芒萁丛中踩过去,好在铁芒萁长得不高也不算很密要不然就麻烦了。

爬这座钩髻岽的时候,网上只找到一条年公开的登顶轨迹,这样的荒山我都敢独自上山,估计这次我是凶多吉少了。

回头望走过的路

爬斜坡上来,发现灌木丛中有一条隐隐约约的小路,本来想走过去接上年那条轨迹,走了一段之后却发现没路走得过去。

于是往回走到这处白色石头上,停下来冷静思考一下,没路走就这样下山那是不可能的,况且现在还不到11点,我有足够的时间去犯错,大不了今天就爬这一座钩髻岽就算了。

经过再三思考,决定强行穿过这片铁芒萁,然后爬陡坡或者悬崖上山顶。

从白石石头走了上来

因为没带镰刀,要想从这片密不透风长得比人还高的芒萁丛中拱路过去,确实是困难重重,虽然浑身有劲但打出去的拳头感觉就像打在棉花上一样。

在铁芒萁丛中折腾了大约30分钟,终于看到这里有小悬崖可以爬上去,然而这处悬崖爬上去还是有一定危险的,我都是紧紧抓住草丛的根部才能有惊无险爬了上去。

爬悬崖往下望

望右边的山顶,看别人的轨迹是从山顶的右边上去的。

小悬崖爬上来了,还要爬陡坡上去前面的山头。

回头望爬上来的小悬崖,图片中间就是我停下来思考路线的白色石头。

我爬上来的这个方向,网上没看到有人走过,但有一条隐隐约约的小山径可以走往山顶。

眼前的山顶就是一个小山包,裸露出来的石头光秃秃的。

攀爬上去,还算很容易。

仅仅两分钟我就爬上来,山顶长着低矮的茅草,从中心村的水泥边岔路口爬上来,用时约分钟,山顶实测达到了米。

站在山顶远望揭阳第一峰海拔米的李望嶂,这张图片中还有大乌岽、斋公岽和三县凸,图片右边是我上山的方向原西田乡中心村。

望白色石头

望向南面的尖峰岽和畚箕石,畚箕石那边可以看到有一条非常明显的机耕路。钩髻岽山顶东面约1.1公里处就是尖峰岽(图片正中间的山头即是),图片右边的山头是海拔米的畚箕石。

我今天的路线是双登钩髻岽和尖峰岽,然后下山到大北山归善村,现在还不到中午12点,时间是足够的,我可以放心午睡一会先。

望刚才爬上来的小悬崖,远处有一座尖尖的山头,不知道有没有米高。

这边是双水村甘坑林场,从这边上山可能会比中心村路程更短一些。

山顶有一点点的垃圾,一年之内也有人爬过,可能轨迹没有公开出来。

从山顶下来,坐在这里闭着眼睛午休,这根木棍就是我的拐杖,不是很结实但勉强也能用。

根据揭西县本地驴友的描述,从钩髻岽往尖峰岽的山路路迹模糊有点难走,所以我登顶钩髻岽后午休了约30分钟后就开始望尖峰岽方向赶路。

回头望从钩髻岽方向走下来的石坡,这段路还算顺利。

图片右边就是尖峰岽的山顶,根据手机户外软件上下载到的年的一条轨迹,我需要从石坡走下去,然后再爬草坡上去前面的那条山脊。

从石坡走了下来

石坡的底部的龙须草长得很密,跟着年的轨迹走已经看不出来有路可走了,好在没有树木遮挡到视线,一直往上爬就是了。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今天的这座尖峰岽对我来说就是这样。

虽然没路走,但是地面的龙须草和其它杂草长得不算号,所以也算不上是太难走。

回头望钩髻岽方向的石坡,向两边延伸的石头有点像飞鸟张开的翅膀。

望陡坡的底部,没有路却被我硬生生踩出了一条路爬上来了。

爬陡坡上到了山脊顶部,这里海拔是米,前面大约一百米处是这段山脊的海拔最高点,跟着轨迹走过去。

望前面尖峰岽的山顶,山顶的顶部是尖形的,60分钟内我应该能登上山顶。

前面山脊的无名山头,看年的那条轨迹只是从它旁边经过,但我觉得时间还早所以就想爬上去。

几分钟就爬了上来,海拔实测有米,图片左边山头是畚箕石。

再次下坡,然后就是一直爬坡,一直爬上图片右边的尖峰岽了。

海拔米山头

回头望海拔米的无名山头,山脊顶部的石坡让人印象深刻。

望尖峰岽和畚箕石,如果时间准备充足可以和钩髻岽三峰连穿。

山脊上的路迹很模糊,好在脚下的草丛很矮,不必担心无路可走。

脚下的草坡看似无路,然而却是只管迈开双脚向前走就是了,不必要严格按照别人的轨迹来走。

回头望从钩髻岽走过来的路,今天山上除了我,再也看不到另外一个人。

前面尖尖的山头,我一度以为就是尖峰岽,爬上去才发现尖峰岽还在后面一点。

从钩髻岽走过来,才走了60分钟,尖峰岽的山顶已经近在眼前了。

爬斜坡上去,今天的两座千米山登顶任务差不多就大功告成了。

中午13点09分,登顶海拔米的尖峰岽,山顶有一块长方形的石碑,正面刻着归善合作社几个字,反面还有开发区项目的字样,难道揭西县南山镇归善村要开发这座山吗?

远望蓝天白云下的钩髻岽,图片中间的山头是海拔米的无名峰,从钩髻岽走过来用时73分钟。

望西南方向的畚箕石,这个时间点我走过去登顶畚箕岽,时间还是足够的,然而我已经爬过了,不必要浪费体力再爬第二次。

尖峰岽这座千米山,网上看到登顶的驴友并不多,然而从钩髻岽一路走过来,比我想象中轻松,相信经常爬山运动的人都可以登顶它。

只在山顶呆了几分钟,我就开始下山了。

回头望从山顶走下来的路,都是石坡。

下山这段路我并没有完全跟着手机轨迹走,但能走到下面这块小盆地就对了。

年,东江特委将东江独立师整编为东江红军第一、第二路军,古大存任第一路军总指挥,卢笃茂带领红军游击队在大北山归善村附近的钩髻岽搭寮建立营地。下面的这块盆地,不知道是不是当年搭寮的地方。

下到了小盆地,这段路小树林有点密,几乎没有路迹了。

小盆地中的龙须草长得很密,还好中间有条小路。

从小盆地走了出来,从尖峰岽下来的路线还可以优化。

走出来,接上一条机耕路。

年久失修的机耕路,已经破烂不堪了。

跟着机耕路走了出来,前面是归善村,反方向是大北山观音庙,从岔路口走过去几分钟就到了,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过去参观了。

这里是归善村,有近年的历史,这个藏匿于高山上的小村庄,也是革命老区。

离开归善村,跟着归善村至良田中心村至这条道路走了大约6公里,终于走到了中心村学校。

又从中心村走出来2公里到了原西田乡政府所在地,西田乡已经撤乡合并到良田乡多年,大街上只看到一排老房子和寥寥几个行人。

走出来大路边,在17点19分等到了最后一班回到揭西县城的公交车,今天的钩髻岽尖峰岽双登之旅算是圆满结束了。

全文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