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拜月娘,食朥饼 [复制链接]

1#
北京什么医院治白癜风治的最好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点击“玩食潮汕”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

又是一年中秋佳节,正所谓“天上月半,人间月圆”,每每到八月十五,“中秋夜,月娘娘。深深拜,团团圆”,拜月娘拜水果拜簿拜笔,除却一番祈愿深深浅浅托月寄意,还有各式潮汕好食物件恰到好处。

潮式月饼

潮式月饼又称朥饼,其按内馅种类可分绿豆、乌豆、水晶、紫芋等种类,内核则包括蛋*或海鲜等多种(也可无内核)。年中秋,京剧大师梅兰芳在上海品尝潮州朥饼之后,赞不绝口,并特书“茶食泰斗”四字回赠。年梅兰芳之子京剧家梅葆玖在北京品尝了潮州朥饼后,交口称赞,并依其父所题的四字再次回赠,遂成为饮食界的美谈趣事。

金灿灿的朥饼,咬一口,皮酥馅细,油不肥舌,甜不腻口,佐以清茶,一则可解油腻、助消化,二则可细嚼慢咽,增味助兴。(小贴士:吃咸月饼以喝乌龙茶为好,吃甜月饼以饮花茶为佳。)

潮人制作月饼,以之祭月,并相互馈赠的习俗由来也久。明陈天资《东里志》云:八月十五日,“人家儿女,于月下设糕饼果品衣环之物,类月而拜,以请月姑。”清嘉庆《澄海县志》曰:“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士庶家以月饼相馈。”清光绪《海阳县志》载:中秋“制团圆饼,号‘月饼’”。

潮式月饼以意溪朥饼、贵屿朥饼和苏南朥饼较为著名。意溪朥饼,产于潮州市意溪镇,食品作坊生产月饼始于清乾隆年间,尤以范合盛作坊更有名气。贵屿朥饼,产于潮阳贵屿镇,清康熙年间,由乡民薛源合和侯源合两间铺号创制,分为斋饼和荤饼两种。早在道光年间就以细料精调、无腥不腻而备受称赞。而苏南朥饼,产于澄海苏南一带,首创于清代末期,是用加猪朥的面粉作皮,甜豆沙作馅,经印制、烧烤等精制焙成。饼皮脆薄多层,入口成粉,有香味,饼馅香甜、软滑、清凉。

月糕

除了朥饼,月糕也是备受追捧的一物。在中秋节将到来的时候,各家各户的主妇便忙着用糯米碾成粉末儿,然后掺上白糖浆搅匀,再用一个个木馍子,把它们压在镂凹进去的部分里面。压结实了,磕出来,便成了一块块形状各异、大小不同的“月糕”。“月糕”花纹漂亮洁白如雪,犹如中秋时节的皎皎月光,又白又润,甜而不腻,甘香、爽口,令人陶醉其中。

月糕的来由也是十分有趣。据传明末清初之时,明朝出了一个大叛臣,卖主求荣,投降清朝当上大官。这叛臣的母亲却是个深明大义的人,十分痛恨叛国的儿子。有一天,她听说这个儿子要来接她上京享受荣华富贵,十分生气,便将家中遗留下来的稻米、糖、油等搬上一条小船,带着二儿子到处漂泊。这二儿子十分孝顺,为了母亲顺心,经常变换花佯做点心给母亲吃,久而久之便发明了月糕。

蒸芋头

饼食之外,潮汕还喜用蒸熟的芋头拜月,以个大肉疏松,皮有裂痕者为佳品,即潮俗称芋“笑”。祭拜之后全家便剥皮食芋,好好享受一番乐趣。中秋食芋头,寓意辟邪消灾,并有表示不信邪之意。清乾隆《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剥芋头食之,谓之剥*皮”。剥*而食之,大有钟馗驱*的气概。

潮汕有句俗谚:“河溪对嘴,芋仔食到畏。”八月中秋,天高月朗,银河,潮汕人称为河溪,八月间,正是芋的收成时节,农民都习惯于以芋头来祭拜祖先。这固然与农事有关,但民间还有一则广泛的传说:公元年,蒙古贵族灭了南宋,建立元朝,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统治。马发据守潮州抗元,城破后,百姓惨遭屠杀。为了不忘胡人统治之苦,后人就取芋头与“胡人”谐音,且形似人头,以此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而成风,至今犹存。

传说固然只是传说,其背后所蕴含的意义才是潮人所一直追求的物件。秋暮夕月,摆上潮汕工夫茶具,生上炉火,与家人一道品茗赏月,乐哉悠哉。都说月是故乡明,愿诸位,花长好,人长健,月常圆。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