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岭南古建筑明珠揭阳学宫 [复制链接]

1#
世界著名汽车品牌前十强名单出炉世界著名 http://www.baoshijiea.com/bsjyt/6512.html
      

揭阳诗人东篱香有词一阕《调寄〈江城子〉》专赞学宫。

词云:崇阶玉殿焕辉煌,转庑廊,仰祠堂,瑞霭氤瘟,飞凤逐翔凰;锦鲤文鳌争活跃,云化彩,日升光。

海滨邹鲁称名邦,水共山,气泱泱,人杰地灵,华国有文章。几度沧桑都过尽,添绿树,护红墙。

    揭阳学宫简介

揭阳学宫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年(公元),浓缩了千年儒家文化精髓,现存建筑组群由21座单体建筑构成,是岭南地区规模最大、配套建筑最完善、保存最完整的同类历史建筑组群,也是省内唯一一处以“周恩来同志革命活动旧址”命名的文保单位。年5月,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荣誉

揭阳学宫现已被评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是省*府命名的“周恩来同志革命活动旧址”,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地级国防教育基地,也是红色教育基地和廉*教育基地。

潮汕最大孔庙

孔庙也称学宫、庙学、文庙。是一种半学半*的教育组织机构。位于揭阳榕城区韩祠路口东侧的揭阳孔庙(学宫),是古代祭祀孔子的地方,也是培养揭阳莘莘学子的最高学府。揭阳学宫始建于宋绍兴十年(年),揭阳学宫从宋至清,经过规模不同的35次修缮、调整和扩建。清光绪二年至七年(-年),经长达6年的修缮和改建扩建,形成了现在的中轴线为孔庙、东西为县学及配套设施的三路建筑格局。其中最后一次大规模修缮是清光绪二年(公元年),建成后的学宫总面积约2.2万平方米,是历史上学宫最大规模的时期。现存的学宫基本上保存光绪年间修缮的建筑风格。

岭东古建筑的明珠

揭阳五贤之一:明代兵备道楚人杨芷所书“太和元气”

摄制:揭阳新视觉/陈洁荣

报料方式:

小编

直接在潮声在线

分享 转发
TOP
2#
北京正规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http://pf.39.net/bdfyy/
前言揭阳,见之于史最早与公元前年,秦始皇派遣任嚣、赵佗攻取陆梁之地,遂平南越,在岭南地区设置南海、桂林、象三郡。其中,南海郡领县六,其一曰揭阳。其时揭阳之地域包括今粤东之潮汕、梅州及闽南之龙溪、漳浦一带,称为古揭阳。东晋咸和六年,古揭阳县拆分为海阳、潮阳、海宁、绥安四县,古揭阳县自此湮没。到了南宋绍兴十年(公元年),揭阳复置县,县令孙乙择址设县于榕城,并同年建揭阳学宫以励文教,自此开始了揭阳县榕城多年文明的岭南名城历史。潮汕地区自北宋时期就有"海滨邹鲁"之美称。南宋时揭阳复置县之年,与县署同时建设的就是揭阳学宫。学宫的创建有力地推动了揭阳文化教育的发展,南宋时期揭阳县登进士的就有14人。到清末,学宫学成而金榜题名的进士6名,举人08名,贡生、秀才不计其数。揭阳学宫,浓缩了千年儒家文化精髓,凝固了数百年的科举制路。如今,揭阳学宫已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岭南古建筑的明珠"。这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揭阳学宫简介揭阳学宫又称孔庙、文庙,位于揭阳市榕城区韩词路东侧。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年(年),历史上多次重修扩建,现存主要建筑为清光绪二年(年)重修是的遗构。揭阳学宫规制较为完整,坐北朝南,有21座单体建筑组成,占地面积约2.1万平方米,平面布局三轴五进。主要建筑布置在中轴线上,依次为照壁、泮池、大成门、乡贤祠、名宦祠、东庑、西庑、大成殿、东斋、西斋、崇圣祠等。建筑整体具有鲜明潮汕传统建筑特色、揭阳学宫是大革命时期一、二次东征和年南昌起义部队在揭阳期间周恩来同志办公和生活场所,并在大成殿成立了当地第一个红色*权——揭阳县工农革命委员会,是岭南地区重要的革命活动旧址。揭阳学宫是岭南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文庙建筑,建筑装饰工艺较独特,具有明清传统建筑风格和地方建筑特点,是研究中国建筑装饰艺术特别是潮汕传统装饰的重要实物,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揭阳学宫牌匾建筑历史1.清雍正揭阳学宫图2.清乾隆揭阳学宫图.清光绪二年揭阳学宫图4.年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设计揭阳学宫修缮工程效果图揭阳学宫主要建筑简介照壁(正面:太和元气)(背面:梅花魁首图;鱼跃禹门图;鹿鹤相望图)始建于明嘉靖十四年(公元年),位于棂星门前,起屏风作用。腾蛟坊(正面:腾蛟)(背面:道德閫奥)起凤坊(正面:起凤)(背面:文治精华)棂星门始建于明正统五年(公元年)。"棂星"即灵星,又名天田星,主司人间文运。古时皇帝祭天时,要先祭棂星。设此门寓意孔子乃文星下凡,尊孔子"与天地神祗并重"。泮桥、泮池始建于明正统五年(公元年)。古代学校按照礼制,天子一级学校可四周环水,称为"辟雍";诸侯一级学校,只能东西南通水,称为"泮宫",它是官学的标志。后来在孔庙演变成半圆型的泮池,故古代称入学者为入泮。大成门始建于明弘治十二年(公元年),原名戟门。大成之名取自孟子的"孔子之谓集大成"一语,表示赞颂孔子达到了集古圣先贤之大成的至高境界。名宦祠始建于明洪武元年(公元年),至清末共设14位地方名宦牌位以供祭祀。乡贤祠始建于明洪武元年(公元年),至清末共设6位地方贤人牌位以供祭祀。金声玉振门孟子对孔子有过这样的评价:"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金声也者,始条理也;玉振之也者,终条理也"。金指钟,玉指磬。古时候奏乐,以击钟(金声)开始,以击磬(玉振)告终,以此象征孔子思想集古圣先贤之大成,赞颂孔子对文化的巨大贡献。大成殿始建于宋绍兴十年(公元年),是揭阳学宫里历史最悠久,最核心的建筑。自古以来是百姓官员祭祀孔子的场所。大成殿中间设孔子塑像,两侧列祀四配塑像和十二哲牌位。殿中按照清朝礼部颁布的有关祭孔的规制进行了全面布展,除了祭祀用的青铜祭器、乐器、祭品之外,殿中还有许多潮汕特有的金漆木雕工艺品,如金漆木龛、木雕盘龙等等。东西庑始建于明正统六年(公元年),至清末共设历代先贤先儒牌位位以从祀。东西斋始建于清雍正七年(公元年),为祭祀斋戒和放置祭器的场所。崇圣祠始设于明嘉靖十三年(公元年),位于大成殿正后方,为祭祀孔子上五代先祖及五配五从祀的场所。忠孝祠始设于清雍正六年(公元年)。至清末共设18位地方忠义孝悌人物牌位以供祭祀。明伦堂始设于明洪武三年(公元年),是古代学宫明伦识礼的讲堂。教谕署始设于明洪武三年(公元年),是古代主管文教官员和教书先生办公、休息的地方。土地祠始建于明崇祯四年(公元年),是祭祀土地神的地方。文昌祠始建于明万历十六年(公元年),供奉文昌帝君。《史记?天官书》:"北斗之上有六星,合称文昌宫,掌人间文运"。节孝祠始设于清雍正六年(公元年)。雍正诏曰:旌表节义乃彰善。节妇年逾四十而计其守节已满十五年以上者应酌量旌奖。后具标名于祠中祭祀,以阐幽光而垂永久。揭阳学宫展览馆大哉孔子展览馆孔子(公元前—公元前年),名丘,字仲尼。是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举世敬仰的文化巨人。孔子生逢乱世,一生坎坷,但始终自强不息,兴学设教,周游列国;孔子主张仁*德治,提倡"天下为公"、"小康""大同";整理古籍文献,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孔子所创立的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不仅是治国安民的准则,也是修身立世、道德规范、精神生活和风俗习惯的根本,为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为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从公元前开始,孔子思想陆续传入越南、朝鲜、日本等周边国家,并产生深远的影响。十六世纪以后,孔子思想又陆续传入意大利、法国、美国等欧美国家,对欧洲的启蒙运动产生了促进作用。当今,孔子思想对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孔子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大哉孔子展览馆总共分设有六大展厅,分别位于东庑、东斋、西庑、西斋。其内容分为孔子一生、博大精深、道冠古今、声播四海四大部分。全面介绍了孔子一生的生平事迹,博大精深的思想以及孔子对古今中外的影响等等。周恩来同志革命活展览馆周恩来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治家、*事家、外交家,*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主要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周恩来同志的卓著功勋、崇高品德、光辉人格,深深铭记在全国各族人民心中,在国际上也享有很高威望。年月、11月,时任*埔*校*治部主任、东征*总*治部主任的周恩来同志两次到达揭阳,在揭阳学宫崇圣祠住宿、办公;年"八一"南昌起义后,周恩来同志率南昌起义*叶挺、贺龙部队五千多人第三次来到揭阳。周恩来同志三次入揭,为揭阳乃至潮汕地区革命活动的开展播种了燎原之火,为巩固和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奠定坚实基础。"周恩来同志革命活动展览馆"布展于揭阳学宫崇圣祠,中厅布展了周恩来同志的浮雕场景、文物场景以及一些图文描述。其中包括了周恩来同志的人物浮雕、大南山石刻标语以及战时所用部分物品;模拟场景(油画)有揭阳人民欢迎东征*入城和周恩来同志在流沙主持召开*事决策会议的场面;文物场景主要包括战时战斗员使用的电话机、*事水壶,南昌起义国民革命*所穿*装、皮箱、武器等内容;图文方面主要展示了周恩来光辉一生、永恒足迹、星火燎原三部分。周恩来三入揭阳的事迹深入人心,其中第一次东征时的"棉湖战役"是现代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东厢房恢复了周恩来同志入揭阳时在崇圣祠办公、住宿的原貌场景。西厢房则作为播放周恩来题材影片的放映厅。崇圣祠前面保留抗日战争时期日*飞机轰炸揭阳学宫的痕迹。揭阳学宫周恩来同志革命活动展览,旨在激励全市人民缅怀周恩来同志伟大而光辉的一生,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中共揭阳市委、市*府的正确领导下,艰苦创业、克难奋进,为建设富民强市,和谐文明新揭阳而不懈奋斗!仁之本孝德展览馆孝,作为伦理道德,是中国社会的一种意识形态,是维系家庭、社会的行为规范,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治家——孔子将劳动人民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加以总结,形成了独具东方特色的道德体系,在他以"礼"、"仁"、"教"、"学"为主要内容的学说中,"孝道"则是贯穿其中的核心,正如他所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在我国的历史文化长河中,最能代表传统文化的当推儒家的仁义思想。它的外化,则是影响广泛、流传久远的忠孝观念。在古代宗法制度下,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位,家庭关系处理的妥与否,实际上是人们走向社会舞台的预演,所以先人的人生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由家庭推而广之,古代的君王,既是社会关系中的大宗,又是天下所有臣民的家长。因此,在提倡忠君的同时,先褒扬孝亲。在宣扬"以孝治天下"时,在孝子里头觅忠臣。孝是忠的内核,忠则是孝的放大,孝为至仁,忠是大义,忠孝是实行着的仁义道德,是古代人们的立身之本。当今,我们在坚持改革开放、建设高度物质文明、构建和谐社会,以德治国的同时,汲取孔子思想精华,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向全世界展现伟大中华民族的道德风范,是我们每一个炎*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廉洁坊展览馆孔子思想博大精深,廉*思想是其*治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孔子认为,实行仁*德治,实现"天下大同",最关键的是治理国家的人。为*者必须以德修身,行为中正,克己慎独,勤*廉洁。孔子的为*理念,构成了我国古代社会*治伦理和道德操守的核心,影响和造就了众多深受百姓爱戴、名垂青史的清官廉吏,于今仍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揭阳学宫文化活动红色教育基地孝亲尊师道德讲堂开笔礼弟子规班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