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爱临朐他是ldquo小戏之乡r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http://news.39.net/ylzx/bjzkhbzy/

四十年耕耘,播撒戏曲文化的种子

李咏梅

今年四月,县民生银行王行长打来电话说,我给他推荐的那位其貌不扬的“老头儿”创作的快板舞《民生行明天更辉煌》,竟然获市文艺会演一等奖,并代表潍坊市参加省文艺会演。王行长真没想到,那位“老头儿”就是已经退休十年的原县文化馆创作员尹文良老师。尹老师是全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20世纪80年代省文化厅签约戏曲作者。

我是年到县文化馆工作的,也因此与尹老师相识。20世纪90年代,由于多元化文化浪潮的突现,人们对戏曲这一博大精深的艺术形式渐渐产生一种漠然和疏远。尹老师面对戏剧的沉寂,备感迷惑和彷徨,但凭着他对戏剧的“痴”和“迷”,把多年创作的一百余篇电视剧、戏剧、曲艺、文学等作品交给历史珍藏。这次出版的作品集,都是他在全国、省报刊发表和获奖及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的作品。他创作的小吕剧《借媳妇》年获文化部全国农村题材业余戏剧创作二等奖,省文化厅记功一次。年,该剧参加中央文化部举办的全国部分省市农村题材小戏调演七省剧目《小戏春晖》,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向国家领导人、省文厅厅长演出,得到中央领导和首都观众的好评。当年的《潍坊日报·临朐版》曾发表文章——《沂山弥水谱新曲,临朐小戏动京城》,报道在京演出盛况。中央电视台三频道多次播放,并制成VCD光盘向全国发行。《借媳妇》获中央文化部最高奖“群星奖”一等奖,成为临朐县历史上最早晋京演出的剧目(摘自县*协《临朐之最》)。

从事艺术创作是清苦的,从事戏曲创作更加清苦和劳心。尹老师和全县优秀的小戏创作群体甘于贫困,淡薄执着,耐住寂寞,奋力创作所取得的成绩,在临朐小戏之乡的历史上记下亮丽的一笔。

三十多年的相处,得知尹老师出生在临朐县李家庄一个农民家庭。年初中毕业后在家务农。20世纪60年代,李家庄团支部是共青团中央表彰的全国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先进典型。那时的尹老师担任团支部宣传委员、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负责人,曾多次在《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山东青年报》《大众日报》发表文章,人称团支部的“笔杆子”。特别是他在宣传队期间,经常自编自演小戏曲、快板等节目,还同团支部的青年们演出过大戏《槐树庄》《收租院》,小戏《都愿意》等剧目。十二年农村生活的风风雨雨,为尹老师以后的创作打下深厚的基础。那时的他,对戏剧理论虽一窍不通,但对什么是戏曲却在心里有了一个轮廓。年,尹老师的小戏曲《好亲家》,被县市老师看中,被选入县创作组。他每年都参加昌潍地区戏曲、曲艺创作学习班,亦有机会博读群书,从中国的元杂剧到外国的莎士比亚、莫里哀,此后,又在“中国戏剧、电视剧函授中心”结业。年、年两次在山东省戏剧创作讲习班学习。年9月,参加山东省戏剧家参观团,在那时的烟台地区参观了长山岛、刘公岛、石岛等大小岛屿,开阔眼界,大开思路。一次次的学习机会,使尹老师的创作水平逐年提高,成果日益积累,多件作品在全国获奖。尹老师做人低调、谦虚。他说:“我的作品,特别是初学写出的山东琴书《红芳回队》,吕剧《布谷催春》等作品,自己看着好笑,给别人看着脸红,却凝聚着年轻作者淳朴的心灵,火热的激情和对父老乡亲及家乡的热爱。”

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无论是正剧、喜剧、悲剧,都给人以美的享受,喜的欢乐、悲的触动。戏剧只有把握时代的脉搏,伴着时代最强音,写出人们的心声,作品才有生命力。这是尹老师戏曲创作的追求。他也是这样做的。年,反映农村男女青年因共同追求而走在一起的周姑戏《一对迷》一炮打响,荣获市文艺会演一等奖,并参加省戏剧会演,电台制成同名广播剧,剧本由人民文学出版社选入全国农村小戏集。从此,尹老师一发而不可收,连续创作小戏曲《考女婿》《种瓜人家》,小品《无名爷爷》《离婚》《当红娘》等作品在省《群众艺术》发表。小戏《拆墙》、小品《盼》在中国剧协主办的《剧本》杂志发表。小戏《村烟袅袅》获首届“华联杯”全国戏剧大赛小戏一等奖,山东琴书《柳翠花》、大型现代戏曲《我要妈妈》分别获省文化厅、省计生委计生作品曲艺创作一等奖、戏剧创作二等奖。小品《白杨树下》《今夜月更圆》在全国获奖,并结集出版。大型现代戏《丑女》《靠山庄》《闯妮》《天国梦》(与郝湘榛老师合作)将陆续与观众见面。

去年,县委县*府为使淌水崖水库精神更加深入人心,决定以水库建设为原型创作一部大戏。我首先想到的是尹文良老师。我登门拜访时,他因坐骨神经疼卧床不起。当得知县领导的决定时,尹老师激动地谈起参观淌水崖水库时的感受。他说,现实中的张彦士书记,就是我心中的英雄。他带病创作,数易其稿,大型周姑戏《淌水崖》在今年二月实现完美首演。《淌水崖》从头至尾,一个“情”字贯穿始终,展现出当年张彦士书记对*的恩情,对老百姓的深情和对家属道是无情却有情的高尚情怀。各地巡回演出时,剧中人物的大喜大悲,强烈地冲击着观众的心灵,令人动容。以后,该剧多次在潍坊市委*校演出,引起*校干部职工的强烈共鸣,被列入市委*校主体班次培训教材。

尹老师退休后,笔耕不辍。今年又给县疾控中心创作周姑戏《人间真情》、小品《我是老兵》,给县残联创作小品《明天你就当老板》。近几年,县里节日庆典、县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几乎都有他的作品。尹老师退休后,继续用笔耕耘,播撒着戏曲文化的种子。今年8月,县委县府启动戏曲人才提升工程,分阶段建立戏曲人才队伍,激励作者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我们相信,临朐小戏之乡的美誉犹如咱们的母亲河——*河,代代相传,奔腾不息。

尹文良,年生,山东省临朐县人,年选拔到县创作组从事小戏创作,年调县文化馆工作。年退休后,一直坚持戏剧创作,多部作品在省、全国报刊发表并获奖。小品《盼》、小戏《拆墙》在中国剧协主办的《剧本》杂志发表;小戏曲《村烟袅袅》获“华联杯”全国戏剧大赛小戏创作一等奖;小吕剧《借媳妇》获文化部农村业余戏剧创作二等奖,年晋京演出并获文化部最高奖“群星奖”一等奖。

现为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长按识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