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这位潮商年少被迫失学,白手起家在柬埔寨建 [复制链接]

1#

今年是中柬建交60周年。近年来,两国在文化和教育方面的交流合作迅速发展,华文学校已成为柬埔寨教育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为柬埔寨输送了一大批兼通中柬两国文化的双语人才,在促进柬埔寨经济社会发展、巩固中柬传统友谊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华文教育在柬埔寨的蓬勃发展,背后离不开华侨华人的支持。尤其在柬华理事总会的带领下,全柬华人华侨大力兴办华文教育,推动柬各地华校建设不断取得发展,华文教育水平显著提高。他们时刻记着:不管身在哪,“根”都不能丢。

这其中,有着柬埔寨潮籍华人、柬埔寨著名侨领、企业家、慈善家郑棉发勋爵的一份重要贡献——自华文教育在柬埔寨重新恢复之后,郑棉发不仅鼓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到中华文化的传承中,还以身作则不断为各地华校提供帮助,解决学校办学困难,让更多学生有机会学习华文,了解中国文化。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柬埔寨华人,郑棉发内心中充满着浓厚的中国情怀。“能够为华文教育做一些事情,让中华文化能够在柬埔寨发扬光大,我们辛苦点不算什么。”这名古稀老人说,他愿意用毕生的精力延续海外华人的留根工程,让更多人投身到华文教育事业中去。

经历战乱,白手起家建立商业帝国

柬埔寨是东南亚华侨华人的主要分布国之一。据有关数据统计,目前柬埔寨土生土长华人不低于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这一比例在东南亚国家中仅次于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近5年来,柬埔寨的中国大陆新移民人数增长了近10万,在柬中国人应该不低于50万人,并在持续增多,是东南亚中国新移民增速最快的国家。

这20年来柬埔寨的经济突飞猛进,华人的功劳功不可没。尤其是潮汕地区的后裔,在柬埔寨逐渐形成影响力。目前,柬埔寨潮籍人口达50多万,占柬埔寨华人总人口的80%,其中三分之一潮人居住在首都金边市。因此,金边享有“小潮州”美誉。

郑棉发就是其中一名知名潮籍侨领。在柬埔寨,一提起郑棉发,华人圈几乎无人不识,不少人都会肃然起敬。他曾任澳大利亚维省潮州会馆荣誉会长、柬埔寨柬华理事总会永远最高名誉顾问、柬埔寨潮州会馆永远最高名誉顾问等职,目前是柬华理事总会常务副会长兼文教、文教基金处和师训处处长,柬埔寨潮汕商会最高名誉会长,带领柬埔寨华人华侨踊跃投入发展华文教育。

年,祖籍揭阳的郑棉发出生于柬埔寨的一个传统华人家庭。年,因战乱郑棉发举家迁移至越南,年重返柬埔寨,再建家园事业。凭着智慧经验和精明的眼光,郑棉发迅速重建事业,建立起了实力雄厚、属于自己的商业王国。

年,中国庆祝建国50周年时,邀请海外华人到北京参加盛典,柬国的出席名额只有二个,郑棉发便是其中之一。今年8月份,他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第十次全国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并被聘为中国侨联第十届委员会的海外顾问。

“作为一个海外的华人,对中国的发展感到无比的高兴和自豪。”郑棉发说。

年少被迫失学,热心投入教育事业

郑棉发是个中国情结很深的人。作为出生在柬埔寨的第二代潮汕人,年过七旬的郑棉发说着一口流利的潮汕话。经历过柬埔寨局势动荡和战乱,如今回顾自己走过的艰辛历程,年少曾被迫失学的郑棉发,会更加意识到华文教育的重要性。

据郑棉发介绍,柬埔寨华文教育事业历经沧桑,可追溯一百年前。上世纪50、60年代,全国共有华校多所。战乱后,许多华校被迫关闭,停课20年,造成一代人不识中文。上世纪90年代华文开始复兴,至今有58所学校,学生近5万人。

郑棉发说,战后,柬华理事总会成立,以“弘扬中华文化,发展华文教育”为主要任务。尤其是,以方侨生勋爵为会长的第五届柬华理事总会十分重视华文教育,呼吁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出钱出力,积极参与兴教办学事业,使得各地华校的教学更加活跃起来。

郑棉发尤记得,年,柬埔寨潮州会馆属下端华学校正校仅能容纳几百名学生就读,潮州会馆探讨开办分校事宜。当时,社团力量薄弱。时任副会长的他提议向银行贷款,其本人借出10万元美金,以此带动社团理事和华人捐款。

除了贷款和个人借出的款项外,不足的部分,郑棉发提议通过“卖校舍”的方式来筹集。他把每间课室粉刷一新后分三等价格,热心人士只要捐出相应善款,其芳名就镌刻在教室门楣的大理石匾上。这个提议得到理事会决议通过,郑棉发也认捐了两间教室。后来,这种“卖校舍”的募捐方式被柬埔寨其他社团复制并取得成功。至年,柬埔寨的华文学校发展到了近百所。

除了捐资修建学校校舍,古稀之年的郑棉发还亲自走访了全国20个省区(首都)57多所华校,以便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在柬华校的整体情况。几乎所有的华校都留下了他的足迹。每当了解到有华校面临资金缺乏等问题,郑棉发总会把这些学校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记在心里,积极筹集资金,解决学校的办学困难。

柬埔寨中文教育从“输血”转为“造血”

郑棉发指出,随着“一带一路”发展,柬埔寨出现了许多中国企业承办的工程,为了顺利沟通,不少柬埔寨人也学习华文,这使得华文教育在柬埔寨很普及。长期以来,柬埔寨华文教育受到祖籍国的关心、厚爱和大力支持。近年来,在柬蓬勃开展的汉语学习为中柬务实合作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重要的贡献。

应柬华理事总会的申请,中国国家汉办去年委派来多位汉语教师志愿者,参加到柬埔寨全国华校的教学工作。在今年7月,这些国家汉办志愿者完成援教任务返回祖国。今年11月22日,由中国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主办,柬埔寨皇家科学院孔子学院承办的-年度赴柬埔寨汉语教师志愿者岗中培训会在金边开幕,全柬名汉语教师志愿者参加了本次培训。

郑棉发欣喜地表示,中国每年派来支教老师多位,这些教师志愿者的奉献,不仅保证了各地华校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还为提高当地教学水平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为中柬友谊和两国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但完全依靠援柬老师是不够的,要培养和储备自己的华文师资力量,确保华校的长期稳定发展。”郑棉发直言,尽管华校复课20年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批又一批的双语人才。但是,全国华校都在面临师资、生源、财力物力短缺等问题,依然未能完全解决。

为了解决现状,保证师资稳定,柬华理事总会每个月拨出3万美元补贴本地老师的薪资,同时开办师资培训中心,专门培养老师,让老师们能够学习到新的知识,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的综合素养,开展教学工作实践。

“在完成两年学习后,接受培训的老师会接受总会的安排到各校任教。我们希望能够拥有高水平、高素质的专业老师参加到华文教育的教学工作。”郑棉发说,目前除了金边和经济较为发达的省市的学校办得比较好,生源稳定外,其他大部分地方的学校都存在师资短缺、经费缺乏、生源不足等等问题。

他认为,发展华文教育这项工程任重道远,培养和储备柬埔寨华文师资力量,这既是柬华教育的长久发展之计,又是全柬华文教育任重道远的一项伟大的留根工程,除了华侨华人们的努力,还需要祖籍国*府、侨办、汉办等相关单位的支持和帮助。

办学只为“留住华人华侨的根”

如今,不少柬埔寨潮汕人凭借团结、勤劳等优良传统,在异国他乡过上了不错的生活。当地潮州会馆、潮汕商会等组织从语言运用、习俗保留上进行了积极引导,让潮汕文化在海外的潮人后代中得以继承和发展。

但是,随着老一辈日渐老去,年轻一代柬埔寨潮汕人在语言运用上正逐渐弱化,传统习俗的仪式感也在消减。为了让后代保持对“根”和家乡的认同,郑棉发坚持与子女们用潮汕话交流,其子女们如今也会说潮汕话。

“他们在外面碰到潮汕话能够自然地交流,否则潮汕话越是讲不通,孩子越是不喜欢讲。所以我一定要让每个小孩子从小自然而然以潮汕话为主。”郑棉发对自己子女、子孙们的教育成果如数家珍,他更欣慰于孩子们对他投身教育事业的支持。就在去年,郑棉发的一个孙子还自发地为一所华校更换了所有的LED灯。

谈到华校未来的发展,郑棉发说,他们这一代人就是给柬埔寨的华校奠基,建设校舍,改善教学环境,培养师资力量。这些基础打好了,下一代人推动华文教育的发展就会容易些。他认为,让子孙后代学习华文,学习中华文化,就是为他们今后创造自己美好前途奠定基础。为此,他每学期还为数百名家庭贫困的学生提供助学金,受益学子逐年增加。全柬数十所中文学校的建设和数以千计的学生得到过他慷慨资助。

除了在华文教育上的投入,郑棉发在柬埔寨全国数十个庙宇的建设和维修工程中,都有数额不菲的捐赠,使许多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在柬埔寨得以弘扬,“庙宇还在的话,传统节日就能在乡下流传下去;有庙宇就可以有华文,对华文也起到传播的作用。”

他时常教导年轻一代,发展华文教育是让华人后代掌握祖籍国语言,为加强所在国与祖籍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搭建桥梁;建造庙宇,是为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为近百万柬埔寨华人寻找精神寄托。一个民族一旦没有了属于自己的信仰,几代人之后,连自己的根在哪里都不知道了。

对于慈善教育事业,郑棉发看得很重,也看得很轻。他坦言,有些人有钱却不愿意付出,有些人愿意付出却没有这个能力,“既然老天爷给了我们这个机会,我们有能力付出也愿意付出,这没有什么企图的成分。”采访结束,这名古稀老人说,希望将华文教育传至柬埔寨的每个角落。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TheEnd-

?

热文回眸:(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柬埔寨洪森总理接见天下潮商创始人陈少斌

·“天下潮商”创始人陈少斌分别与李嘉诚李泽楷见面交谈

·中外潮商聚首北京献策“新全球化时代的潮商”

·腾讯主要创始人陈一丹在天下潮商北京论坛上的一番话打动许多人

·两位潮人当选财*部部长、人社部部长

·李嘉诚汕大演讲:建立自我追求无我,由李泽楷接棒汕大名誉主席(附往年演讲内容)

·你在我眼里的样子——首发“压箱底”李嘉诚周凯旋汕大浪漫照

·重磅发布!年第二季度潮商上市公司百强榜

·“天下潮商”与李嘉诚十年交往故事

·“天下潮商”与马化腾十年交往故事

·“天下潮商”与陈有庆陈有汉十年交往故事

·“天下潮商”与谢国民十年交往故事

·“天下潮商”与饶宗颐十年交往故事

·林少华:君子立潮头风正竞上游

·张章笋:战略布局主题地产蓄势前行


  天下潮商传媒集团精准聚焦于全球崛起的潮商群体,整合全球潮商高端优质资源,以推动全球潮商商业力量成长为使命,以传播交流投资合作为龙头,以全球潮商大数据库为核心,致力构建全媒体传播平台和全球潮商高端交流投资合作平台。

联系:

邮箱:txcs88

.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