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随着河蟹养殖业的蓬勃发展和各主养区对养殖结构的调整,扣蟹养殖,从传统养殖户小面积自培自养型,逐步向大面积集约化养殖发展。新型的养殖模式,必将是创意思维打破传统格局和配套的创新产品改变传统模式。
研发背景
江苏长寿集团南山饲料有限公司在顾平董事长的领导下,在公司产品研发团队的努力下,立足当下、放眼未来、积极迎合市场需求,不断探索,推陈出新,在新品方面的开发,倾注力量和资源。
近几年,有部分养殖户使用浮性颗粒饲料进行扣蟹培育,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目前市场上没有专门的扣蟹浮性料,都是用鱼料和虾料来投喂,因鱼虾类饲料的营养配方与河蟹需求的营养存在差异。为此,顾平董事长独具慧眼,根据扣蟹的营养需求,率先提出扣蟹膨化配合饲料(浮性颗粒)研发,经过公司研发团队和生产部门齐心协力,现已成功产出产品,及时填补了市场扣蟹专用浮性料的空白,开创了扣蟹膨化配合饲料浮性颗粒料品系的行业先河。
传统养殖模式
1、水草布局不合理、耗氧因子多
1)水体养殖环境
水生养殖环境是决定养殖成功的关键因素,没有良好的水生养殖环境,则扣蟹产量无法保障。
2)影响水体环境变化的重要因素
影响水体环境变化的重要因素是水质、底质恶化、水草腐烂和水体倒藻等所产生的有*有害物质以及各种耗氧因子。
2、营养结构不合理
1)投喂方式:以沉性全价颗粒饲料和人工替代饲料为主导
2)传统饲料类型:
3)传统饲料喂养模式的优、缺点:
3、规格不整齐
新型培育模式及管理方案
1、布局合理
扣蟹塘的布局是否合理,主要体现在水草布局、关水深度、进排水系统和增氧设备方面。
1)水草布局
水草布局要呈“井、田”状,保持“三通”即气通、水通、道通,便于培藻采光,有利于藻类光合作用,增强水体自净功能和产氧能力。
水草种类以水花生、水葫芦或大头蓊等挺水性或漂浮性水草为主。
2)关水深度
适宜关水深度为1—1.5米,最高不超过2米,避免高温季节水体积温过高,减少扣蟹性早熟。
3)进排水系统
扣蟹塘进、排水系统要独立,进水水源要清新充足,切忌同渠进、排。
4)增氧设备要完善
2、营养管理方案
1)实行“梭形”营养搭配法,即“两头精,中间粗”,即豆蟹期使用cp38—40,扣蟹期cp26—30,扣蟹后期越冬前cp38—40,蓄积营养,准备越冬,以此来平衡扣蟹的营养需求,减少“白肝苗”和老头蟹。
2)全程投喂“扣蟹膨化配合饲料浮性颗粒”,减少污染、浪费和疾病发生率。
3)驯化豆、扣蟹水体表面摄食,因水体表面溶氧高于底部,同时减少底部*素侵害。
附:南山八大金甸产品组合方案
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