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岁月忽已晚,归来仍少年 [复制链接]

1#
治白癜风自愈方法         http://m.39.net/pf/bdfyy/tslf/

搜索历史文章,请进入主界面菜单栏“号内搜索”,或点击本页左下方“阅读原文”

近日头条:生命中的涟水河

刘超游南岳:愿我们的灵*永不孤独大屋场

有一种艰辛叫"双抢"莫愁湖畔有名媛

袁送荣双峰话新读

笕槽tàng崽几

岁月忽已晚,归来仍少年

鸟儿

七月中旬,恰逢几个初中挚友返乡,不约而同地约了起来。从99年洪山太平中学初中毕业,一晃二十年。仿佛昨天还在一起学习嬉闹,可是转瞬间已迈过而立。老酒挽旧友,风吹起细碎流年,浅夏清唱,岁月悠悠,难以忘怀当年同窗情。我们是年9月份入学,十二三岁的年纪,原本在各自附近乡村读小学,初中就到太平中学入读。我们那届是4个班,66、67、68、69班。入读两年后,又进行了分班,所以那届四个班的同学错综复杂,也都很熟悉。太平中学是一所乡村中学,靠近省道,一下坡就到。我们入学时是个四合院,一排三层楼的红砖教学楼,还有个太平小学在旁边,矮矮的土坯房。中间有个破旧礼堂,常常是外面大雨里面小雨。两边是操场。

出了院子有一个小池塘,终年浮满水葫芦。学校周边自然风光很好,远山脉脉,树木重重,水田阡陌,池塘小溪,白鹭翻飞,翠竹青青,和风徐徐,一年四季流动变换的风景画。

校门三层教学楼此次相聚挚友不多,五六个,旧知己。同学和平,昔日校花,已是亿万富姐,同学聚一起,霸道女总裁中还是有少女时代的娇俏。她发家致富后不忘父老乡亲,捐赠教学楼,给家乡修路。人美心善。海鸥,桃飞,礼红,都有两个快十来岁的娃,想起杜甫诗句: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阔别二十年,我们这帮少女已经成了少女妈。初中时代,我们春游去山里采野花、水库游船、一起照相馆拍照。那时还没有手机,去镇上唯一的照相馆郑重其事的留下少女时代或纯朴或娇憨或妩媚的风采。而此时手机可以随便拍,还有美图秀秀、美颜相机,可把快40岁的人变成少女,可随意删除,却再也没有当年的珍贵。初中挚友初中照片给我们共同的班主任朱明其老师电话。时隔二十年,电话那端竟然只凭我们的声音第一时间都喊出我们几个的名字,慨叹老师的记忆力真好。和平说,她现在能站在千人大讲台滔滔不绝讲几个小时,得益于朱老师初中时候就培养她的主持能力。而我,朱老师说还是那个多愁善感的文艺少女。呃呃,他是大约没见过我在酒桌上的放肆。那时候,朱老师才新婚不久,就住在教室后面的办公室。师母是小学老师,身材高挑,气质出众,每次从教室出来,我们都要默默欣赏很久。现在想来,那时教我们的老师有多优秀,有多用心啊。初三那年,分配了两个大学刚毕业的男老师,青春帅气,课讲得好又极有耐心。蒋永光老师教语文、*治,后来去了省城某所大学。李戈敏老师教化学,那时候女生普遍化学成绩不好,他上课时,我们一反常态,专心致志,成绩提高不少。再聚一聊,发觉都有暗恋过当年的老师,情窦初开的年华里,这暗恋少不更事,单纯美好。似一株铆足了劲渴望开花的植物,在寂寞中无声的生长,它在心中抽丝发芽,最终占满胸膛。早两天,和现已在省*协任职的李老师省城相聚,二十年后,终是能坦荡笑说当年少女时代对他的暗恋。还有那个特别励志,家境贫寒却坚韧不拔的英语老师贺志*,在教书的同时,每天努力看书,终于考取研究生,离开那个小山村,也在省城大学任教。多年后看老乡朋友太史刘写的《花田岁月》,对乡村老师的描写以及自己在乡村学校的爱情、工作、生活、拼搏……特别熟悉亲切,一如我的那些初中老师。大学刚毕业的蒋永光老师初中班主任朱明其老师(中)朱老师与和平朱继宏和李戈敏老师再回母校,教学楼有扩建,小学搬走了,有了教职工楼,有了图书馆,场地更开阔了。在这读书的学生却少了,更多去了县城私立学校,记忆中还是我们的太平中学,却又有点陌生了。最幸福的时光总是我们逝去的岁月啊。我们这几个太平中学毕业二十年的同窗,半夜里跑到大街上吃烧烤,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一人几瓶啤酒摆开,不用杯子,就这样边喝边聊,把求学乐趣辛酸爱恋真挚友情同学逝去陈年旧事说上三千年,直到口干舌燥,直到捧腹大笑,直到泪眼朦胧。怀念年少的朴素天真,更爱现在历经沧海桑田、过尽千帆后仍然保持的朴素和天真。深夜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曾经,只有在梦里,才能重温起美好的少年事。今天,我们又一起回到少年。但有好酒似明月,此身永是少年样。谨以此文献给初中母校太平中学,献给那些可亲可敬的坚守贫瘠乡村教育至今仍在坚守的老师们,朱素娟、熊海明、朱建华、刘子文、贺代清、贺仁庄……没有他们的用心教学,没有他们对懵懂少年人生路上的悉心指点,也许我们这帮农村孩子早就迷失了方向,找寻不到理想的光。还有一起度过最纯真少年时代的同学们,现在都已人到中年。你的少年已随时光飘走,你的少年已经成为别人的少年,你的发鬓已霜,但你想念的老朋友,一直念念不忘,念念不忘。

作者:鸟儿(),娄底双峰人,现居长沙。80后,最爱慨叹青春年华如小鸟般一去不复返,爱美食爱美酒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最幸运的是现任职于某酒业公司,每天有美酒喝。

土著民经作者授权发表。配图由作者提供。

鸟儿文章:1、童年·故乡·快乐天堂2、今生苦短,来世再见

延伸阅读:母校

她一直在梦里,谁来诉说那些年的时光?

或许,您可以在这里找到您的母校

花门一中重回印田中学淘沙小学神冲中学双峰一中:我们的青春季青石中学旧日的时光桥头河中学新泽中学沙塘中学,谢谢你金家中学小碧中学,我们的青春电影我的母校,我的旧事梽木学校金蚌中学花家小学:最初的归属难忘增加中学的美好时光我怀念的四所母校忆金蚌中学那段青葱岁月难忘的小碧初三难忘增加中学的美好时光怀念双峰六中的那些事儿又回高塘中学难忘八湾小学石牛小学,恒久的记忆怀念双峰三中的那片天空怀念啊,我们的师范龙田中学,那些快乐的时光相聚龙田中学测水中学,一别已是四十年回忆青石中学难忘十四中的青葱岁月我的师大故事我的中学在梓桥母校忆:东风小学母校忆:金家中学

如果没找到,您可以拿起笔来写一写哦!我们等着您的来稿!

更多历史文章,请进入主界面菜单栏“号内搜索”

土著民

乡土

文学

生活

记忆

第11届中国传媒大会最具活力文化自媒体

第12届中国传媒大会最具乡土气息自媒体

第13届中国传媒大会最具人文情怀自媒体

扎根乡土留住乡音

传递乡情守住乡愁

合作/投稿:toozoom

qq.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