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潮汕近期各地区劳热汇集,场面超震撼 [复制链接]

1#

“拜老爷”是潮汕地区一种传统的民俗文化,是一种对神明的祭祀活动。其历史悠久,祭祀对象庞杂,影响非常广泛。历经千百年的劳动人民崇拜和神化,以及历代统治者的喧染、利用,祭拜老爷及其场所(老爷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说起潮汕人“拜老爷”,学问实在太大了,不同的时节有不同的“老爷”要拜,范围之广,涉及的神仙之多,超乎一般人的想象,每月除了初一十五要拜家里的地主爷之外,一年里还有天公(玉皇大帝)、佛祖(如来佛祖)、观音娘娘、土地公公、财神、月娘(月神)、门神……

但是,这些还不算什么,你听说过用“拜老爷”的方式祭拜西方宗教的神明——的吗?

要知道耶稣是基督宗教里的核心人物,而在基督教圣礼(或称“圣事”,是基督教重要的礼仪)里面,是没有点香这种环节的。因此香拜耶稣,是世所罕见的事情。

揭阳市惠来县靖海水仙宫把耶稣和大禹供奉在一起!水仙宫大殿的牌匾“禹帝圣王”直接指出庙宇供奉的主要神灵是中国家喻户晓“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大禹在当地称为“水仙”,而耶稣被称为“番公”,“番”即是“外国”之意,“公”“老爷”在潮州话里是“神仙”的意思,大禹的另一侧供奉的是“港神伯公”,即是海港土地神。

水仙宫内“番公”神像

惠来古属潮州府管辖,现隶属潮汕地区的揭阳市,靖海是中国明朝的一座沿海所城,至今仍保留着三个古城门。水仙宫位于靖海内河的出海口。沿海人民供奉治水的大禹,和海港土地神,附近还有海神妈祖庙,这些都不言而喻,但却在同一个庙内供奉耶稣,确实有其独特之处。

水仙宫正面

水仙宫殿内

点香拜耶稣

潮州文化源于中国中原文化,而且保留了中原文化原始的部分,这从语言、习俗等方面可考证,潮州人的思想哲学和伦理道德,很多继承了中国传统儒释道的思想,而且我们不自觉地用本土的思想去融化、接纳外来的宗教思想,潮州人没有放弃原来的文化,也没有被外来的文化取代,而是把完全不同的东西包容融汇到一起,形成了特有的地方特色,这才出现了水仙宫耶稣像与大禹像一起供奉的现象。这在一神信仰的基督教是绝对不允许的,在中国民间往往也有所忌讳,但偏偏在潮汕沿海的这么一个小地方出现了。

水仙宫内“港神伯公”神像

归根到底,是因为潮州人务实,连“拜老爷”也根据实际需要,靠海吃海拜治水大禹和海神。潮州先民初到一地,开荒拓野,需要跟野兽做斗争,所以就拜伯公(土地公),土地公的神像还是黑须持剑,威风凛凛,而不像一般的手持拐杖的矮墩墩,白发老人慈祥形象。至于耶稣,在明清传教士来到潮州以后也被潮州人民接受,甚至有些许本土化,水仙宫的耶稣手上拿的《圣经》上,还写着潮州(中国)特色的“合境平安”!

潮州人拜“老爷生”(神仙的生日)要拜红粿,若是遇着“番公生”,要拜苹果就拜呗,到底,还是人吃了去。

via:长光里

潮汕人都
分享 转发
TOP
2#
白癜风的饮食禁忌 http://m.39.net/pf/a_6985661.html
揭阳在线作为揭阳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公众媒体,助您一手掌握揭阳!爆料请直接在公众帐号回复。揭阳在线商家信息免费收录中,赶紧联系我们吧,.揭阳恐怖“跳火堆”你绝对没见过!

揭阳某村的劳热“跳火堆”民俗活动实在是惊呆所有人,场面如此壮观惊险,相信没有多少人见过。

所谓“跳火堆‘就是在祠堂前的广场上铺上一堆干稻草点燃,待大火燃起之后,在锣鼓声鞭炮声的造势下,游神队伍或抬着神轿,或三五成群,或单身独人的跳过火堆,旁边有人不断向火堆中加入干草以保持火势旺盛。

该活动喻意去掉一身晦气,大家边跳边念着表达内心美好愿望的民谣,如:“跳入来,新年发大财;跳出去,无忧也无虑;跳过东,粮食吃不空;跳过西,钱银满厝内”等。

揭阳榕城“行头桥”

行彩桥俗称行头桥,是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闹元宵的一项传统的汉族民俗文化活动。节前,市区榕城的大小桥梁均被彩灯、彩旗装扮一新,男女老少摩肩接踵,度桥祈福,热闹非凡。除揭阳之外,普宁的洪阳,元宵节也有“行彩桥”之习俗,寄托着汉族劳动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和朴素的审美情趣。

位于榕城区打铜街的石狮桥是每年最热闹的地方,数以万计的人们将此桥围个水泄不通,大家一边行桥一边摸着桥头的石狮,默念佳句,“摸狮头,事事贤;摸狮耳,生阿弟;摸狮额,有好食;摸狮鼻,写雅字;摸狮嘴,大富贵;摸狮肚,娶雅亩;行桥中,嫁雅安。”祈望能够过个丰收、吉祥、安康的羊年。行头桥”时,人们都要采下桥头的榕枝竹叶,并各作四句:“摘榕叶,日日有钱揸(拿)”。拿回家里插在门楣上,以祈带来好运。

尽管人潮如涌,但是男女老少仍乐此不疲,到处荡漾着欢声笑语。彩桥周围悬挂着成百上千幅绣有“合境平安”、“竹苞松茂”、“富贵吉祥”、“国泰民安”、“物阜民安”等字样的标旗彩幅,表达了人们对今天幸福生活的喝彩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揭阳乔林“烧龙”

乔林乡烧龙久负盛名,场面壮观,精彩纷呈,看得人们直呼过瘾!

活动现场人山人海,一眼望去几乎看不到尽头,有老爸的骑老爸,有男朋友的骑男朋友,都只为了一睹龙颜~

开场水帘一般的烟花形成金碧辉煌的巨型屏障!观众们开始发出感叹声。

主角出现啦,烟花巨龙入场。

如此精彩的场面,只看图片怎么会过瘾呢?

视频是必须的!

(建议在WIFI情况下观看,土豪请随意)

潮南最“重口味”的营老爷——男扮女装去游神

正月廿七潮南区胪岗镇胪溪乡营老爷,因为规定不能有女的出现,但是潮汕地区大多是美女抬标旗,于是在队伍中出现了这么一群穿丝袜、戴文胸、穿靴子、有喉结有胸部、浓妆艳抹风情万种的伪娘,这可真是潮汕地区游神的一大奇景各种毁三观啊~这“老爷”太重口味了吧~无法直视啊

澄海冠山与揭阳新亨都有赛大猪,场面超震撼!

在汕头,每年正月,澄海冠陇和下窖乡、月浦、鮀浦、鸥汀、渔州、外砂南社均有赛大猪的活动。其仪式之隆重,场面之壮观实为罕见!加之“赛大猪”的方式有着促进生产。繁荣经济的积极意义,遂成为远近闻名的一大盛事。

每年农历正月十七冠山一年一度的“赛大猪”民俗活动。相传该活动是清代同治三年(年)甲子年由村里周剑爷倡议,经全村“六股头”商定并开始实施的,此项活动曾于年至年停办,直到年恢复。迄今已有多年的历史。

冠山村是个拥有周、卢、许、林、陈、郑、张、洪、李等30多个姓氏的大乡村,村中有8个人口比例较多的姓氏按每年两个姓氏轮流主办赛大猪,12年为一周期,按十二生肖岁次固定排列。人口较多的大姓间隔2年或四年,人口比例较少的小姓间隔4年或8年。

正月十七日清早,人们便在自家门外动手杀猪,几百头大猪在一个上午要全部杀清,用板车载到祠堂埕,放到每个一米多高、近两米长的特制木架上。

木架前端用红纸写着各参赛人的名。接下来村民对自己的猪进行“打扮”,并每只猪身上盖满红印,有的身上还背着一头羊。

这些咧着大嘴、形态可掬的大肥猪一律昂着头,嘴里衔着大桔,意寓“大吉大利”,猪背上还打着许多以示吉祥的大红印。

赛大猪活动主要是比一比谁家饲养的猪最壮最膘。赛大猪,看家事。旧社会村里也年年都赛大猪,但能够参赛的都是一些大户人家,一般村民是赛不起大猪的,因而每次出阵最多也只有几十头猪摆在祠堂一角。现在生活好了,每户都热衷参加赛大猪,因为谁家参赛的猪最大,就象征着这户人家最有财气,所以每家每户都奔着这个好兆头,祈盼又一个新丰年的到来。

赛大猪现场的潮剧表演

有时还有其他“拜饰”……

到正月十八午后,一年一度的“赛大猪”活动在喜庆热潮中走向尾声。一声令下,千家万户高高兴兴运猪回,迫不及待地分赠猪肉供品,宾主笑逐颜开,至爱亲朋共享丰收喜悦,同庆幸福安康。庭院内外、街头巷尾,人声鼎沸,或奔走亲戚、互致吉祥,或欢宴聚会、联络情谊,觥筹交错,笑语声喧,其乐融融……

据网友介绍要看赛大猪要正月十七晚上最好看,十八早上人少一点,不会太挤也不错,而十九就游神,也很好看!

往年游神、赛大猪视频

(建议WIFI下观看,土豪随意)

潮阳金灶镇金溪5年一度营老爷,重头戏“担鞭炮”

直接点燃!担着走,太震撼了!

澄海港口乡“走安”,用鞭炮搭成的长龙,太壮观了!视频1分钟后高能预警!

上面那个已经够凶残,还有更凶残的!

下面这个简直就是把路铺上红地毯了!惊了着死!这个打起来应该是地动山摇吧!(图为去年正月十三的澄海莲下南湾)

以上图文信息来自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