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的白癜风医院权威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揭阳
别称“榕城”,广东省省辖市,地处广东省东部,东邻汕头、潮州,西接汕尾,南濒南海,北靠梅州,经济总量居粤东五市之首。随着经济的繁荣,揭阳潮汕机场需要进一步扩建,扩建工程总建筑面积约21万平方米,包括扩建航站楼及配套设备中心、交通中心综合体、运控中心大楼及值班宿舍楼、同期配套市*工程、景观绿化等,建成后将成为粤东最大民用机场,而这个建设任务由华南公司完成。
▲揭阳潮汕机场航站区扩建工程项目
11月下旬
长江以北雨雪纷飞,阴冷刺骨
揭阳仍是阳光热烈,一派夏天的气象
它的“热情”感染了每一位来此的外地旅客
宣传小分队出了站口就到了工地
听项目执行经理孟*涛说:
现在正是我们的*金季节,
每个月至少要1亿元以上产值
好奇心驱使下
故事就此展开
最“凑合”的项目班子
孟*涛至今还记得他9月15号到达项目部那天的情形。他从西安辗转深圳(西安无直达揭阳的航班)赶到项目部,恰好碰到齐从月带领华南公司领导班子、各部门负责人与项目管理人员、分包队伍负责人开会。孟*涛不好打断会议,就在会议室找个空位听着齐从月部署工作。
此时,孟*涛对整个项目部一个人都不认识。因为他原本是从其他兄弟单位过来的,这是他到项目部上班的第一天。
齐从月是三公司华南公司*委书记、总经理,这个21万平方米的重大项目正是他带领团队在近乎惨烈的市场竞争中才争取到的。到现在开工一个月了,如果进度上不去,这将让齐从月既无法向业主交待,更可能影响企业信誉。
会开到凌晨2点结束,孟*涛听出一个大概,本项目是一个群体工程,共计六个单体建筑需要同时开工,但又不能影响天上的飞机起降,也不能影响地上的高铁运营。技术、组织、协调、人工等等都很难。散会时,齐从月只简单对他说了一句话:你刚来,先熟悉一下情况。
两个年龄相仿的80后就这样见过了第一面。
▲项目执行经理孟*涛
孟*涛此前一直在西北地区任项目经理,以擅长打硬仗、抢工仗著称。此前他因为工作关系多次与三公司沟通过。后来,揭阳机场开工,三公司一直在寻找合适的能打硬仗的“领队”,不知是谁提出了干脆挖他过来。关键是孟*涛本人也很想尝试一下这个难度很大的机场工程,他说这种感觉就如同高明的棋手一直想找一个高手对决一下,于是在三公司领导的邀请下,他来了。
孟*涛的到来,使得项目的管理架构得以理顺。此时,项目部已经有了几个元老级人物:王小兵,公司工程部副经理;刘道安,公司技术部副经理;刘贤邦,原大项目部镇江苏宁广场的项目副书记。后来为加强项目商务工作,华南公司派出曹小峰任项目商务经理,他也因此是项目班子中唯一的“本土”人。此前大家互相从未搭过班子、甚至相互间都不认识,现在被“凑合”成了一个项目班子。
▲项目班子合影
大家盘点了一下本工程的几大难点:工程体量大,要求高,工期紧;项目单体多、建筑区域分散,施工组织难度大;现场周边构筑物多,临近飞行区,空间有限,平面管理难度大;改造工作涉及机场运营核心建筑,组织难度大;航站楼管廊内机电管线施工难度大;航站楼改造区域不停航施工。
“难就对了,不然让我们来干嘛呢?”项目班子都有这个自信!
最热的中秋
转眼到了国庆节,今年国庆与中秋是同一天,确实难得,但是工地紧张,大家都取消了假期。
孟*涛对大家说:“交通中心一定要抢在中秋节冲出正负零。”
交通中心是揭阳机场改扩建工程中的核心工程,要与航站楼、高铁站、轻轨站以及旅客中心、酒店等实现无缝对接,而且不能影响到高铁和飞机的正常运营。单层面积4万平米——结构之复杂、技术之难均是团队所没有碰到过的。孟*涛作为一个外来的“新人”,必须要证明自己的能力,每天跑项目、看图纸、定计划、安排劳动力忙得脚不沾地。南方闷热潮湿的天气让他受不了,好几次都差点中暑。
他打电话给在西安的妻子说:“我这个国庆节肯定是回不去了。”
他妻子说:“那么好吧,我倒想来看看你,看看你非去不可的是什么样一个金贵的地方?”
孟*涛忙说:“你来可以,把我车开过来,这边车不够用。”
妻子在路上两天加一个晚上才从西安到揭阳,恰好那几天交通中心到了关键节点,进行大面积底板浇注。孟*涛根本没时间陪妻子。在揭阳湿热的天气中,妻子孤独地在酒店呆了两天之后愤然回家,行前对他说:“这地方太远了,又热——我再也不来了。”
从二公司调来的宋佩永是90后,是班子中最年轻的一个,而项目班子中年纪最大,资历最老是王小兵。47岁的他本是公司工程部副经理,因此级别也最高,担任项目“协调总监”,因为他做过多年安装项目经理,又任职过装饰公司。他自己也说”协调总监“是一个很尴尬的位置——但是作为老兵,姿态要高。就是要团结大家把项目搞上去,他很积极主动地配合孟*涛的工作,理顺管理架构,努力做好钢结构、幕墙、机电安装、装饰和市*等分包的管理工作。
王小兵悄悄对笔者说:“我的姿态和表现很重要,必须要有大局观。虽然是临时搭的班子,但既然在一起就必须把工作做好。”
中秋节时,揭阳天气异常地热。各个团队都忙疯了:钢筋翻样团队不停翻样,这个工程的配筋量远超一般工程1.5倍,主筋更是达到Φ40,需要四名工友方能抬起。翻样完了还要现场复核,控制成本;材料管理团队,每天成批进各类材料,还要总体统筹,白天对进场材料车辆交通指挥,合理组织调配堆场,晚上管理台帐,准备明天进场材料,每天都有大量批次材料取样试验;生产团队基本每天都有三到四处报批验收,混凝土每天至少三处通宵达旦持续十几到三十多小时浇筑。
6个单体建筑全部开工,项目团队经过半个月的磨合,也基本理顺。孟*涛的风格是每天到现场把发现的问题拍照发群内,现场解决。他把若大工地分成三个战区,其中核心主战区为交通中心。
又经过持续一周的24小时抢工,交通中心在中秋节这天胜利冲出地平线。10月份项目胜利实现月产值过亿元,也将前期滞后的工期给抢了回来,业主特意发来表扬信,孟*涛很自豪地发给笔者看,于是齐从月也满意了——这个临时“组建”的班子很有战斗力!
老兵与新兵
王小兵当然已经不是小兵了,但比他更老的是陈季,老陈今年50岁,是一名建二代,他的父亲是当年曾在贵州水城战斗过的“老老兵”。如今陈季的工龄都28年了,比工地上绝大数年轻员工的年龄都长。
老兵陈季一开始本不想参与这个项目,因为他凭经验知道这个项目会很难、很忙。他倒不是怕难怕忙,而是他的老父亲突然在家瘫痪了,而老母亲也70多岁了。作为家中独子的他不能不尽孝道,他只想能多点时间常回家去看看。
分公司领导这样对他说:“家中有困难,我们可以理解,但你经验丰富,我们需要你,还需要你带新人。你想想在揭阳机场工作也有好处啊,你上飞机回家看老父亲也方便对不对?”
于是陈季就来了,担任运控中心、设备中心和机场值班宿舍的分区经理——不过他来了就没有时间回去过。领导“大度”地给他派了三个手下——三个今年刚毕业的新员工。陈季就率领三名新兵上岗冲锋了。他负责的三个单体分别相距2公里,呈等边三角形,他每天就在这个三角形间来回奔忙。
▲“项目老兵”陈季
一说到老父亲,陈季忍不住眼眶潮湿,侧过头偷偷抹了一下眼泪。确实是太忙了,他每天都看着无数的飞机起降,但是他无法坐上其中任何一架。他负责的三个单体建筑虽然量都不大,但各有特点,设备中心是机场的动力中枢,周边管线密布一根都不能破坏,靠近跑道太近,所以不许装塔吊。
运控中心则是机场的大脑,施工中更加不能破坏原有线路,且有9.5米高的高支模;机场值班宿舍也有两难,一是钢筋配筋率是一般建筑的两倍,二是8层以上也不许用塔吊,所有材料和设备都必须人工搬运上去。
▲运营中心封顶仪式
陈季在春节休假时还曾在雷神山战斗过一周,一有闲暇便对新兵们讲一讲雷神山的故事。舒峰就是他的三个徒弟之一,春节时通过云直播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