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始建于宋代的揭阳学宫和城隍庙,转角遇到元代的揭阳禁城,登上明代的进贤门城楼,看过清代的潮汕民居和祠堂,穿行于民国时期的中山骑楼街,再沿着崭新的公路前行,高楼大厦和建设中的商业综合体夹道而来……行走于揭阳市榕城区的大街小巷,犹如置身于时空隧道,几公里路程就可以看遍几百年的历史,几十分钟时间就可以感受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化新城的魅力。
12月21日《南方日报》A12版
“活力揭阳古城建设项目”,拉开了揭阳古城保护建设的序幕。项目将推进揭阳古城保护活化,传承古城历史文脉和民俗文化,融合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活力古城,让“揭阳古城”成为广东文化旅游发展的新亮点。
从揭阳古城一路向南,来到揭阳滨海新区,虽是冬日,但这里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11月17日,揭阳至惠来铁路暨揭阳市第四季度重点项目开工活动在揭惠铁路先行开工段百吉岭隧道出口及各县(市、区)分会场同步举行。当天共开工重点项目45个,总投资近亿元,其中,揭阳至惠来铁路全长88.66公里,设计时速公里,起点为梅汕客专揭阳站,终点为汕汕高铁惠来站,并设中石油广东石化和大南海公共码头专用支线,将成为连接揭阳活力古城、滨海新城,打造产业强市的战略通道,为揭阳加快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揭阳学宫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10月10日,揭阳市召开市委六届九次全会,分析揭阳面临的新形势、新机遇,研究部署当前重点工作,推动全市上下提振再创业的精气神,聚焦高质量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活力古城、滨海新城,努力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产业强市,在全省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中展现揭阳作为、贡献揭阳力量。
近阶段以来,揭阳市先后召开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市委务虚会议和全市干部大会,全面落实省委“1+1+9”工作部署,紧扣省委对揭阳的发展定位,按照省委“全方位、全过程、高水平、高站位”要求,切实把事关揭阳“十四五”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重大问题谋深谋实谋透,认真谋划好“十四五”时期发展。在此基础上,揭阳将在12月23日召开市委第六届十次全会,动员全市上下提振再创业的精气神,提高抓落实的执行力,乘势而上、起而行之、接续奋斗,努力在“十四五”期间实现前两年强基础、后三年快发展,奋力开启揭阳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找准发展定位抢抓历史机遇
揭阳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拥有潮汕地区面积最大的土地、最多的人口,地处珠三角与海峡西岸两大经济圈轴线中心和粤港澳大湾区陆上出省通道,享有.9公里海岸线和平方公里海域,汇集了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海上风电等千亿级产业集群……是一片欣欣向荣的发展沃土。
如何把这块沃土开发成大发展的热土?首先,揭阳需要找准自己的发展定位。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活力古城、滨海新城,是对揭阳全市全域的要求,就是要把千年古城的历史文脉、文化魅力彰显出来,把滨海新城的区位优势、城市特色展现出来,让揭阳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生态优势、商贸活力与新时代经济发展、社会文明、城市建设相得益彰。
努力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产业强市,就是要发挥揭阳的产业基础、交通区位和海洋经济优势,加快做大做强临海产业集群,为沿海经济带建设提供强劲动力,指明了揭阳依靠什么加快发展。
揭阳如何实现这一发展定位?对此,揭阳市委书记蔡朝林提出,切实统筹好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高质量抓好老城区保护提升,高标准推进城市新区规划建设,充分发挥交通基础设施的先导性基础性作用,强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打造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业、现代农业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实现老城蝶变、新城崛起、产业振兴。
当前,揭阳面临国家和省层面的重大战略叠加机遇,以及近年来形成的良好发展态势,特别是在产业、交通、市场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和良好的投资环境。揭阳提出要牢牢把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带来的战略机遇,积极抢抓省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和“双区”建设、“双城”联动的新机遇,充分发挥揭阳自身有利条件和良好发展态势,把发展机遇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发展优势。
活力古城、滨海新区,老城蝶变,新城崛起,产业振兴……一幅宏伟的建设图景正在三江大地徐徐展开。
老城蝶变新城崛起
揭阳是一座古老的城市,见诸史载已有余年,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揭阳也是一座新兴城市,建市将近30年,三十而立、风华正茂。揭阳主城区与普宁市区已经有现代化都市的风貌,而揭阳滨海新区粤东新城和中心城区榕江新城的加快建设,为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注入了更多的生机活力。
山与海之间、古与新之间,浮现了揭阳发展的路子: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活力古城、滨海新城,打造沿海经济带上产业强市。
《中共揭阳市委关于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活力古城滨海新城打造沿海经济带上产业强市的决定》和《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紧扣发展定位,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要求,坚持老城蝶变、新城崛起两手抓,坚持陆海统筹、港产城联动,明确实施路径、突出工作重点、狠抓任务落实,切实增强发展动力,更好地肩负起推动沿海经济带东翼迅速崛起的历史使命。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活力古城、滨海新城,需要抓好规划、建设和管理,建立规划控制体系,优化综合交通网络,强化区域协调发展,全方位拓展优化城市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合理布局城市产业空间,促进城市有序建设。
老城蝶变,必须做好古城保护开发、旧城改造提升,延续历史文化脉络,打造宜居宜业现代化城市社区。揭阳古城所在的榕城区是揭阳市的核心城区,也是揭阳推动老城蝶变、建设活力古城的主阵地。榕城区提出,推进古城遗址遗迹保护活化,还原古城水系风貌,完善古城景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开发青狮、行彩桥、翁仔灯等特色文化,彰显古城民俗风情和人文气息。
打造宜居宜业现代化城市社区,需要高品质的生活配套。榕城区正全力服务汇金中心·万达广场、中骏·世界城项目建设,推进新河社区“三旧”改造项目,打造中心城区现代服务核心区、潮汕特色宜居示范区。其中,中国铁建计划投资亿元实施新河社区“三旧”整村改造,重点建设一条锦绣之路、两个繁荣场所、三大示范片区,打造揭阳市首个连片改造的旧村示范样板。
空港经济区发展大道南段
新城崛起,重点则在揭阳滨海新区和空港经济区。凭借粤东新城、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和临港产业园三大板块,揭阳滨海新区建成后将在经济体量上再造一个“新揭阳”。广工揭阳理工学院明年将开始招生,不仅结束揭阳没有本科院校的历史,其带动的科教板块还将为揭阳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而通过揭阳潮汕国际机场、高铁、高速、榕江港口打造粤东海陆空交通枢纽,大力推进榕江新城开发建设,将使空港经济区成为空铁港综合枢纽。
打造产业强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立方米混凝土,50辆罐车循环运送,4台泵车不停作业,31个小时不间断施工……11月4日,在揭阳滨海新区,中石油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者顺利完成抽余液塔基础的一次性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这是该项目混凝土量最大的浇筑作业,是芳烃装置后续土建施工顺利展开与安装工程按期开工的重要保障。在“抗疫”背景下,揭阳加快中石油炼化一体化、国电投海上风电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推动近期签订的超千亿元共39个合作项目落地落实,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打造产业强市,是揭阳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为加快建设产业强市,揭阳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省委“1+1+9”工作部署和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要求,坚持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充分发挥揭阳的产业基础优势,以重点产业园区为依托,引导产业集聚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协同发展,构建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业和现代农业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陆海统筹、港产城联动,提振传统优势产业信心,加强玉器、纺织、医药、钢铁、塑料等传统产业的产业升级,推动智能智造、快递物流、电子商务、文旅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揭阳将崛起成为沿海经济带上产业强市。
作为揭阳制造业重镇,揭东区围绕“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打造产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发挥中德金属生态城和揭东经济开发区两大产业平台作用,在国际合作、应用型创新、科技孵化生产基地上下功夫,积极承接和主动对接更多创新项目,着力引进一批标志性、骨干型重大项目落地建设。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则致力擦亮“中国玉都”金字招牌,巩固玉器玉雕产业优势,加快玉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空港经济区依托机场、高铁、桥梁、隧道等交通区位优势,重点谋划引进辐射广、质能优、带动强的建设项目。
普宁市区。曾坚强摄
而普宁将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医药、纺织服装两大支柱产业,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和发展品质,增强城市发展动能,形成产城融合、产贸融合发展格局,打造“商贾名城、创新之城”。揭西围绕“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因地制宜发展山水旅游、农业旅游、乡村旅游和红色旅游,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培育一批全国旅游重点村和引进生态产业为抓手,打造生态发展示范区、国家级全域生态旅游目的地、粤东城市群后花园。
在以大项目带动产业发展的同时,揭阳坚持陆海统筹、港产城联动,依托揭阳潮汕国际机场、高铁和揭阳港,打造空铁港综合交通枢纽。根据《广东省通用机场布局规划(—年)》,未来揭阳普宁、惠来还将建设通用机场,即年前新增普宁为通用机场布点,—年新增惠来为通用机场布点,届时揭阳将能更好适应沿海经济带发展需要。
汕潮揭三市同处于广东沿海经济带,同根同源、山水相连、人文相亲。当前,揭阳也积极推动潮汕城市群融合发展,加快形成紧密联系、相得益彰的城市群。揭阳主动加强与兄弟城市的沟通交流,进一步推动交通网络、产业体系、民生保障、环境保护和社会治理等方面深度合作,共同把沿海经济带东翼翅膀舞动起来,在全省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中展现揭阳作为、贡献揭阳力量。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发展的生命线,也是核心竞争力。揭阳牢固树立“乙方思维”,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突破口,大力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为此,揭阳精简行*许可,清理变相审批,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打通开办企业的绿色通道,加快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落实“照后减证”措施,提升行*审批效率,全力服务企业落户发展;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着力解决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难问题,并进一步落实减税降费措施,帮助企业降低成本。
揭阳还加快健全公开透明的监管规则和标准体系,着力破除阻碍市场活力发挥的行*垄断、地方保护和市场壁垒,大力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完善部门联合监管机制。构建亲清新型*商关系,加快“数字*府”改革建设,全面优化提升*务服务水平。
11月上旬,揭阳市自然资源局印发《揭阳市自然资源局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方案》,并公布第二批优化营商环境9条措施,措施主要包括不动产登记、采矿权审批登记、“放管服”改革三大类。根据新措施,揭阳开通不动产登记“网上预审”,推动不动产登记“秒批”“全城通办”,优化普通砂土石类采矿权审批登记制度等。据悉,目前该局已出台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措施共两批24条,计划于今年年底前推出第三批优化营商环境措施,以实实在在的举措助推揭阳市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揭阳市公安局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出台了《揭阳市公安机关优化营商环境方便群众办事十条创新措施》。揭阳公安交警部门也推出“异地办”“便捷办”“网上办”等三个方面12项公安交管优化营商环境新措施,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机遇叠加的当前,揭阳干群到了提振精气神、撸起袖子发力的时候。如今的揭阳,激荡着“再创业”的热潮,全市上下团结一心、接续奋斗,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活力古城、滨海新城,努力打造沿海经济带上的产业强市,奋力开创揭阳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广东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创造新的辉煌、作出应有贡献。
来源
来源:南方+
整理:“揭阳发布”*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