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仰峰:华硕索赔案正义防线是怎样失守的
作者:修仰峰2006年,*静购买了一台华硕电脑,在修理过程中发现其CPU存在问题。然而在维权过程中,*静却被华硕以敲诈勒索之名告到公安部门。此后,*静被批准逮捕,在看守所度过了10个月。近日,*静终因“冤狱”获得了国家赔偿认定书。26日,*静及其律师决定对华硕提出名誉侵权、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以及诬告陷害三项诉讼。(10月27日《京华时报》)女大学生*静通过向媒体曝光,将华硕电脑的问题公之于众,然后和代理人一起,提出500万美元的巨额索赔款。有人说,这是*静牢狱之灾的根源所在,因为她太过于狮子大开口了。持这种观点的人忘了根本一点:当消费权益受到侵犯时,向商家索赔是消费者理所应当享有的法律权利。再说,500万的赔偿金额,只是*静一方之说,如果商家觉得无法接受,完全可以申请协调,如果协调不成,还可以到法院,由法院最终裁决赔偿金额的多少。让人吃惊的是,华硕公司舍此正当渠道不走,却以敲诈勒索的罪名将*静告到公安部门。更让人震惊的是,华硕公司的蛮横打击,竟然得到了北京市海淀区公安、检察部门的积极回应,刑拘*静,然后批捕,然后关进看守所———“效率”多高啊,就好像这些部门和公司是一家人似的,老板一声令下,就干脆利落地搞定“刁民”。以保护消费者为主旨的消法,在大公司的强势之下,轻易被突破了;作为正义守护神的司法部门,又自动放弃职责,选择与大公司站在一边。两道“防线”先后失守,*静怎能不到看守所去蹲着?所以说,*静牢狱之灾的根源,不在她的“狮子大开口”,那顶多只是“维权过度”,与敲诈勒索犯罪完全是两个概念。她的不幸在于碰到一个大公司,这个公司因实力雄厚而蛮横无理,视消费者权益如草芥。而在这背后,更关键的因素是一些司法部门的纵商与媚商。不要以为*静的遭遇与我们无关。*静的不幸,每一个人随时都有可能遇到。同情*静,就是同情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弱势消费者,而支持*静对华硕的诉讼,就是伸张我们自己的消费权益,也是以民间力量的方式重新修复正义防线。福建 修仰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