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越来越多人倾向于找一份安稳的教师工作,无论是报考教师资格证还是应聘教师招录,都持续升温。以年为例,截至目前为止,已有万人次通过认定获得教师资格证书,较去年全年增长28.7%。
与“考教热”相对应的,是越来越多师范生发现,教师岗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小学校对教师的学历门槛越来越高,清华北大等名校的硕博生扎堆一线城市、省会城市的中小学校,很多学校明确要求教师拥有以上层次重点大学的学历,根本不给普通师范生活路……好像中国的教师资源严重供过于求,天上随便掉下来一块石头都会砸到教师似的。
但事实上,我国很多地方教师紧缺,学历要求也不高,并且中小学教师已经多次进入“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的个职业排行”。不相信?下面给大家举三个例子。
第一个例子:某地一初中教师表示,今年学校新进了7名特岗教师,清一色的三本学校毕业、娘子军,其中4个还是最差的三本学校毕业的,并且还不是学的还不是师范专业。
第二个例子:广西博白县公布年招聘高中教师拟聘用人员名单,也少见一本院校毕业生身影,二三本学校毕业生占多数,只要有本科学历即可。
第三个例子:广东揭阳市揭东区公布年拟聘用教师名单,名新进教师中二本学校、独立学院本科毕业生占多数,也有部分是高职大专毕业生。
由此可见,并不是教师岗位竞争激烈,不给普通师范生活路,而是大家都在大城市当教师,把这些地方的中小学校的“胃口”吊得越来越挑剔了。在很多小城市或者乡镇地区的中小学校,不仅师资紧缺,而且门槛很低。
其实大家扎堆大城市中小学校当教师的心理很容易理解,大城市工资水平高、生活条件好,加上家长普遍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更愿意配合老师工作,在这些地方当教师更能体现自己的价值、更有成就感。在小地方当教师呢,无论薪资收入还是生活水平等各方面都要差很多,而且发展受限。
但换个角度想,报考小地方的中小学校教师岗位恰恰是我们普通师范生的机会,而且近年来国家对教师队伍的重视,教师的薪资收入水平逐年提高,已经基本实现义务教育教师的工资收入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水平,虽然部分地区还没有实现这个目标,但相信也很快了。
笔者始终对一件事情感到比较遗憾,那就是毕业后没有回到自己的家乡——广东粤西某乡镇当教师,因为当时家乡的教师工资只有两三千块钱,笔者嫌少了。时过境迁,过了几年后家乡的教师工资基本上达到了+,妥妥地当地的高薪阶层,但现在已经没有机会了。
所以说,在提高教师薪资待遇为主旋律的当下,如果有机会的话,小城市、乡镇地区的教师岗位也是可以考虑的,不一定非要留在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