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新冠肺炎疫情情况
10月27日0-24时,广东省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7例(广州19例,深圳2例,佛山3例,江门1例,阳江1例,茂名1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88例(广州46例,佛山29例,梅州10例,中山1例,江门1例,揭阳1例)。全省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1例(广州4例,深圳5例,佛山2例);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29例(广州19例,深圳2例,珠海2例,佛山1例,东莞3例,中山1例,肇庆1例)。
广州
今天(10月28日)17时,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年总第场),通报广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情况。
广州市新增65例
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张屹通报:10月27日0至24时,广州市新增65例新冠病毒本土感染者,其中,50例感染者在隔离观察、风险区域筛查中发现,15例感染者在社区筛查及发热门诊中发现。以上感染者均已闭环转运至广州医院诊治,病情稳定,无重症、危重症感染者。
天河区:
传播链条相对清晰
近两天,在全市的核酸筛查中,天河区龙洞街发现11例核酸检测结果异常,主要涉及城中村、高职院校、中小学、机团单位等。流调溯源显示,龙洞街疫情为海珠区黄码人员到天河区活动引发,在追踪阳性个案时发现家庭成员已有续发感染,传播链条相对清晰。但学校、城中村等涉疫场所人员密集繁杂,防控难度较大。
目前,相关高职院校已实施封闭管理,龙洞街相关区域正加强社会面疫情防控,我们正全力追击,争取抢在病毒前切断传播链条。
海珠区:
此轮疫情毒株的实时传播指数
已从8.2降至3.2
近日,海珠区新增感染者主要集中在江海、赤岗、凤阳和南洲4条街,新增的阳性个案大多在管控人群中发现,其中,南洲街西滘、沥滘片区和江海街红卫片区有新的散发阳性个案,存在社区传播风险。
广州市疾控中心新闻发言人张周斌表示,海珠区疫情防控经过数天的艰苦奋战,特别是在广大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已取得一定成效。实时传播指数(RT)已从最高峰的8.2降至3.2,说明前期的防控措施是有效的。但3.2这个数值,对于传染性疾病而言,仍然是一个比较高的数值,距离切断传播链条需要降到1以下这个目标仍有较大差距。说明社区的传播链条仍未被阻断,疫情传播扩散的风险依然很高,仍需继续坚持目前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也更需要广大市民朋友的支持与配合。
白云区:
新的阳性个案轨迹
关联专业市场和城中村
白云区白云湖、嘉禾、钟落潭疫情已得到遏制,正处在收口阶段。
目前白云区疫情风险主要集中在松洲街、均禾街,新的阳性个案轨迹关联专业市场和城中村,疫情扩散风险较高;另外,黄石街马务村也出现新发疫情,有一定社区传播风险。
近期,白云区全区上下紧紧围绕流调溯源、核酸筛查、风险区域管控与服务保障等四个方面积极采取系列措施,主要做了以下三个工作:
一是做深做透流调溯源;二是从严从快开展核酸筛查;三是用心用情做好服务保障。
花都区:
解除部分临时管控区域防控措施
广州市花都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28日发布通告,根据疫情处置工作进展和疾控专家建议,自年10月28日起,解除以下临时管控区域防控措施:
一、迎宾大道以南、三华中新大街以北、许广高速以东、铁路线以西区域。
二、东华新村二区一街以南、龙珠路以北、大华二路以东、建设北路以西区域。
以上区域落实“个人防护、避免聚集”防范措施。“解除”不等于“解防”。请广大居民继续支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明后两天时间是广州市
控制本轮疫情处置的
关键窗口期
接下来,我们仍要共同努力,一起抗击疫情,共同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要严格管理。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要履行防控主体责任,落实各项防疫制度和措施,强化工作人员的全覆盖管理,严格落实工作人员旅居史排查;特别对有本土疫情发生地来返穗人员,要落实名单化管理,按要求开展“三天三检”,暂缓返岗,居家健康监测。加强出入口管理,落实体温检测、核验健康码及48小时内核酸阴性结果证明。同时,注意科学防控,人性化管理。
二是黄码人员落实防疫要求。在疫情的处置过程中,我们会根据流调结果和防控需要,对涉疫场所暴露人员的健康码赋黄码;同时,我们根据实时黄码人员的数量,通过增设黄码专用核酸采样点、增派医务人员、视情延长服务时间等方式,提高为黄码人员采样的服务能力。请广大市民朋友们密切留意自己的健康码状态,若发现被赋黄码,请即采核酸,做到“三天两检”,少外出、少聚集,降低传播风险。
三是疫情期间倡导简约生活。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疫情防控没有局外人。明后两天时间是广州市控制本轮疫情处置的关键窗口期。全体市民朋友要人人参与,积极配合防控大局,近几天,非必要不聚集、不聚会,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减少人员流动和社交活动,积极参与核酸检测,力争抓住这个重要窗口期,把握疫情防控主动,扭转疫情发展势头。
黄码人员应该怎么做?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书记、新闻发言人张周斌介绍:
为督促涉疫风险人群尽快开展核酸检测,尽快发现并阻断可能存在的隐匿传播链条,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一些曾经去过涉疫重点场所或重点区域的人员健康码会被赋予黄码。按照相关要求,黄码人员需要及时向社区报备,落实居家健康监测、非必要不外出,完成三天三检。
需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第1次检测阴性后,健康码只会转为“绿码”,但并不意味着风险已经消除。需要在第三天再次进行核酸检测阴性后,才能最大程度降低潜在的传播风险。因此,规范完成3天的居家健康监测,特别是不要去空间密闭或者人群密接的场所格外重要。
黄码人员虽然不是密接、次密身份,但风险仍是高于普通百姓的,如果不及时排查和管控,也极易造成社会面的传播。
新闻知多D
扫两次场所码,能避免成为密接?
多地辟谣!
近日,有网友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