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时人事日相催
冬至阳生春又来
又一年冬至悄然来临
当冬至撞上考研
温暖寒冬拼搏有你
报考华师人数史上最高
据华师招生考试处介绍,报考华南师范大学年硕士研究生的总人数为人,相比于年的人,增加人,同比增长45.6%。本校报考人数为人,相比于年的人,同比增长37.2%。
近五年来,报考华师硕士研究生总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从年的6千余人到如今的2.2万人,报考人数急剧增加,今年是史上最高一次。
考研学子的日常
戳视频感受一下
02:53冬至
不仅仅承载着考研学子的热忱
还记录了华师人许多珍贵的回忆
1
陈清楠广东揭阳来自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的陈清楠介绍道,在她的家乡——揭阳,人们都很重视冬至这个节日,把它称为小过年。每到这个时候一家人都会齐聚在一起,祭拜先祖,吃胶罗钱、尖米丸(潮汕美食),吃过之后即寓意又长一岁。
陈清楠的上一个冬至是在学校过的。那天晚上她和班里同学一起在食堂亲手包汤圆、做饺子,一起吐槽着自己“手残”,包得很丑,欢乐的气氛让让想家的她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回忆起当时,她笑着说,“以前吃的汤圆、饺子大多都是直接从商店买来的,第一次DIY汤圆和饺子,感觉非常有趣!”
2
安恬安徽桐城谈及家乡的冬至美食,来自化学与环境学院的安恬分享道,在安徽桐城,冬至那天他们会吃南瓜饼,当地人称为番瓜粑。据说桐城先民大多于元明之际渡江北来,其后人口渐多,不得不杂以五谷之外的杂粮。久之成俗,冬至食番瓜粑成为定例。安恬还说,与很多地方在清明重阳祭祖不同,桐城人在冬至祭祖。“我奶奶和我说,这个习俗是从上古保留下来的,现在很多年轻人也不知道了。我觉得这也算是一个城市的历史底蕴,我们至少应该去了解。”
今年的冬至,安恬打算和整个宿舍一起买羊肉卷煮火锅,然后从华师天桥底开始,到广州各个地方拍vlog(土味视频)。
3
古丽妮尕尔新疆哈密少数民族预科班18级的古丽妮尕尔,是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的姑娘。今年是古丽妮尕尔第一次在外过冬至。她说,新疆在冬至的时候会特别冷,但最让她开心的就是可以出去扫雪,和朋友们一起打雪仗、堆雪人。谈起今年冬至,古丽妮尕尔除了想去食堂吃饺子,还想和同学们一起去吃早茶,体验一下广东的冬至味道。
4
李悦刘冉云南教育信息技术学院17级的李悦和刘冉是同一个宿舍的老乡,都来自云南。去年,她们一起在冬至这天购买食材、包饺子、煮饺子,共度在异乡的第一个冬至。由于李悦的姥姥是北方人,她们家在冬至时延续了吃饺子的习惯。今年,李悦赴美国交换,远在大洋彼岸的她已经经历了数场大雪,回国的日期正逢冬至,能与家人节日团聚。
而作为南方人的刘冉,在冬至这天则是习惯与家人一起吃汤圆。今年是她第二个在外过的冬至了,刘冉表示还是想在那天吃一碗汤圆或饺子,体验过节的仪式感。
5
周于铃广东广州开放学院17级行政管理专业的周于铃说,自己冬至时会一如既往地回到广州的家,与家人团聚。关于冬至,周同学还有许多温暖的回忆:“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在学校过冬至,班主任贴心地给同学们准备食物,还有表演节目,大家有说有笑,气氛融洽,在寒冷的季节里我却感受到了不是家人胜似家人的温暖。”
俗话说“冬大过年”
有一群人每年冬至都坚守在
饮食和后勤服务的前线
为华师的师生们
送上美味与温暖
陶园黄图生:陶园主食部部长黄图生在华师饭堂已工作了十年有余,负责糕点、早茶等主食出品以及饭堂的日常管理。每逢中秋、冬至这样的传统节日,饭堂的工作节奏会比平时忙碌许多,虽不能回家团圆,但黄图生表示:“冬至就是为学生服务嘛,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楠园赵经理:回忆起以前在家里过冬至的日子,身为广东人的楠园赵经理感慨地说,那时节日气氛特别浓厚,田里的作物收到屋子,远方的亲人也已归家。“现在的传统节日味道渐渐淡了。食堂提供这样的服务,就想让五湖四海的同学都体验到旧时冬至的氛围。”赵经理说道。宿管谢小金:来自湖南的北区17栋宿管谢小金,家里原本是没有过冬至的习惯的。但来到华师工作五年,她对冬至有了不一样的感触。每年冬至,她会和同事一起包饺子度过。但最让她感到暖心的是,来到华师的每年冬至都会有学生自发给她送来一碗热乎乎的汤圆。当冬至和考研相遇
好像是一个预定的祝福
交上答卷后
和陪伴的朋友大力拥抱
奖励自己一碗热腾腾的汤圆
谢谢那个拼命的“傻瓜”
1
李玟萍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来自信息光电子科技学院的李玟萍,正在准备跨专业考研——学科语文的师范方向,她想通过考研转换专业,在新的领域挖掘潜能,让自己有更丰富的提升。谈及考研的准备,李玟萍坦言,中后期心态会比较不稳定,有时候也会羡慕别人的繁华。但想到大半年的努力,身边人的鼓励,李玟萍笑着说,“自己的目标,不到最后放下笔的那一刻,是不想要放弃的。不管结果怎样,还是要去拼一下,这是对自己的负责。”
潮汕人一直注重传统节日和家庭氛围,“去年冬至我和师弟师妹们一起在食堂包汤圆,今年妈妈会来广州,我打算考完试带妈妈去吃好吃的!”回想起这个与考研相伴的初冬,最让李玟萍感动的是,曾经的学生家长在朋友圈上对自己的表扬,“这更坚定了我想当老师的这条路。”
2
陈昊辉文学院“冬至是吃汤圆的日子,大家都是团团圆圆的,考研那天也是一个跟知识团圆的日子。”来自文学院的陈昊辉如是说道。陈昊辉考研的方向是现当代文学,他认为这是一个比较鲜活的科目,能带给自己更多生活的思考,比如身边的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术语,虽然听起来陌生,但是弄清了之后会发现,书中的理论与现实生活有所呼应,周围很多事情都可以用这些概念去理解。
备考疲倦时,陈昊辉常常到大学城外环的渡口边看日落,偶尔的放空自我,心灵仿佛得到洗涤。陈昊辉笑着说,“准备过程中肯定会感到孤单,但既然选择了,就要学会‘自负盈亏’,自己去承担它的好处和坏处。”在他看来,考研是一个抓紧年轻时间,促使自己跳出舒适区的有益过程,过程中的收获比结果更重要。
3
范同学体育科学学院对来自体育科学学院的范同学来说,今年的冬至因为考研而有了特殊的意义。范同学说道,作为兼班,班上的孩子们是督促自己学习的很大动力,给了自己许多鼓励,“他们让我觉得,我们之间的关系不只是兼班和学生,我更像是他们的姐姐,或者说是哥哥!”回忆起这个冬天里的暖心故事,范同学笑着说道,班里的学生们经常会问:“老大,今天学习了吗?”还有一位同学送给她三张印有理想院校和录取通知书的照片。“我是在一种很温暖的氛围中复习的,身边的人都对我有很大的期望,我怎么能不努力?”
枯燥中的温情
是黑暗中闪烁的光明
夜空中总有星辰
一句话说考研
外国语言文化学院的周同学:走错路了,才知道什么比较适合自己。刘惠婷:好朋友亲手给自己画了励志画,还去日本求了守御。教育信息技术学院的木方:每当想要放弃的时候,就会思考自己当初为了什么而出发。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张汉彬: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林钦辉:在考研路上,有一位高考亦敌亦友的同学不断的激励和鼓励,一直坚持下来了。公共管理学院的钟承彬:身边有几个一直一起学习的好朋友,复习过程中可以相互交流,不开心的时候一起拼单喝奶茶!冯婉玲:对我来说,在这个年龄最好还是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多挑战一下自己!冬至快乐
考研加油
我在华师等你
转发这条锦鲤
祝大家考试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