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老早以前,我很喜欢看犯罪纪录片,也因此了解到了三个大毒枭的故事。
第一个,是广东揭阳普宁人。
他是年生的,名叫陈炳锡,堪称“世界头号冰du之王”。他自幼丧父,家里只有瘸腿的妈妈和一个哥哥,小时候穷得揭不开锅。没条件上学,他初中没有读完就辍学了,然后开始在家种田。80年代,跟小自己五岁的同村姑娘结婚。生了孩子后,他们把女儿送了人(怕养不起),留下儿子,后来一共生育五个子女(其中两个儿子)。改开后,他发家了,靠做斗笠和服装。发家之后,他买房买商铺开水族馆,还开始做慈善,比如出钱修祠堂、修学校啥的。但是,人心不足蛇吞象,他可能是觉得传统生意来钱慢,居然开始贩du。一开始只是卖海luo因。后来认识了一个福建人刘招华,两人开始开冰du厂,位于一个鱼塘附近。财源滚滚来,但陈炳锡内心也开始不安,他开始成为佛jiao徒,每次去寺庙都捐好多钱。平日里,他是乡亲们面前的大善人,而且信佛信到了一种匪夷所思的地步,逢庙必捐钱。他开那种工厂,会产生大量污染物,村民们养的鱼纷纷被毒死。他们怕暴露,就把厂子转移到了宁夏银川一个农药厂房。年,两人十个月就生产出了至少12.36吨冰du,并分别运回广州和普宁进行销售。十二吨啊!如果流通到市场上,啥概念!海luo因生意也还做着的,好多从云南过来的du品,都得靠他去销售。年11月,J方在跟踪一个du枭时,顺藤摸瓜发现了陈炳锡,缴获了12吨冰du。这相当于年全世界查获冰du的总和的两倍,如果卖到美国,市值55亿美元。
陈炳锡跑得快,案发时已带着老婆跑到了泰国,案发前就把两个儿子弄去了香港(以别人儿子的身份)。他就这么在泰国逃了四年,像人间蒸发了一样。你们知道他最终是怎么被弄回来的吗?年,他让国内的朋友汇万元给自己,被J方发现了线索,锁定他就在泰国北部。追逃小组分析了他的生活习惯,知道他是虔诚佛教徒,判断他虽然深居简出,但必定会向寺院参拜。既然是拜佛,那一个虔诚的拜佛者,添油礼佛时是必用真名。毕竟,你若是用假名字,怎么用真心面对佛祖呢?然后,我国追逃小组跑去泰国北部,寻访了数千家佛庙的功德簿,一一进行进行查对。嘿!果然发现了他的真名!年,泰国J方在泰国一家潮汕菜饭馆里,把正在吃家乡菜的陈炳锡抓获,移送给我国。案件审理了好几年,年他被执行S刑。S前他叮嘱自己的子女:挣钱不可强求,千万不要乱来。
02
陈炳锡的合伙人刘招华也是个有意思的人。他们俩制冰du,主要是想卖给外国人,说是不能du害同胞,要du就du外国人。刘招华这人,年纪比陈炳锡小,但胆子比他大很多。他出生于年,老家在福建省福安市一个小乡镇,有四个兄弟姐妹。他父亲是卖豆腐的,但在他12岁那年就去世了。那时候,他还在上学,而且化学成绩超好,但家里越来越困难,他读到高二就辍学当兵了,后来转业到派出所,曾因贪污一百多块公款被处分。再后来,他转去法院成了一名法J,还立过功,当过“先进工作者“。本来嘛,就这么过下去也蛮好的,但年他妈瘫痪了,大哥因为儿子意外去世而出家(大嫂早就出家了),两年后他妈又去世………家里就他是顶梁柱了,但他的工资不够一大家子花,所以他就辞职下海去了。一开始,做走私生意,但嫌来钱慢,索性就开冰du厂,因为来钱快。制造冰du,他几乎就是靠自学,首批生产出来的冰du纯度就高达99%。以研制保健品名义,他购入大量设备,大量生产冰du,远销欧美。年,因为和陈炳锡合伙做冰du生意被发现,刘招华开始自己的逃亡生涯。那个年代,办假身fen证很容易,刘招华就跑去了桂林、青岛等地,还一度回到福建老家。年他被抓获,年被执行S刑,终年44岁。这哥们儿先后娶了三个老婆,其中两个是逃亡期间娶的,一共生了4个孩子。第一个老婆在知道他制du后,气得直接出了家。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全国通Ji令发出来之前,他竟然还因为见义勇为抓小偷上过当地的报纸,接受了采访。为了掩人耳目,他还种植了世界上最大的红豆杉林场,而且给自己取了好多与树木有关的化名,比如,刘彬彬,刘森,刘林权,刘林场。可能是因为他命中五行缺木,J方干脆把抓捕他的行动取名叫“啄木行动”。刘招华伏法之后向J方交代,虽然自己这些年制造了不少du品,但这些du品大都销往欧美,往国外卖了大约31吨左右。
他自己有一个原则,那就是绝不向中国人贩毒。他说,当年英国人用鸦片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他就要用冰du打开外国的大门。这就是礼尚往来,他是在报鸦片战争的仇。
03
广东、福建的这两大du枭,一个虔诚信佛,一个只卖du品给外国人,以至于第三个du枭谭晓林显得不大特别了。
谭晓林成为du枭,算是一个“结婚改变命运”的案例。
他本身是四川人,出生农家。
19岁父亲因病去世后,他就顶的班,成为了供销社一个仓库保管员。
对于农民子弟来说,这好歹吃的也是公家的饭,算是有个好出路了,可是,改开后,他看到周边有人赚到钱,就横竖看不上手头那份工作,说是总得值夜班,很辛苦,到手的钱又不多......就这样,他外出打工了。
他去的不是广东等沿海地区,而是去了中缅边境,并在那里认识了第一任妻子:一个比较有钱缅甸姑娘。
这位姑娘的父亲是缅甸大du枭杨国栋(明面上是个官儿)的女儿杨妹。
一开始,谭晓林做的是正经木材生意,还跟杨妹生了两个女儿。
可是,有一次,杨妹在去林场看望他的路上,被人sha了(被sha的原因未知,也有可能沦为了父亲贩du生意的牺牲品)。
半年后,谭晓林开始跟着岳父做du品生意,专门从缅甸向内地倾销du品,并快速发家。
当时,从缅甸进入我国的du品,有一半是经他手运作的。
他赚了钱后,开始贿luo缅甸guan方、jun方,甚至跟他们合作搞了很多项目,自己也混成了缅甸官员。
他本身不吸du。一般来讲,以贩养吸的,只是位阶比较小的小马仔。大du枭以及他们身边的人,是不吸du的。
他们也知道,吸du者du隐发作起来,自控能力很差,会把上线供出来。所以,大量贩卖du品的人,是绝对不允许吸du者进入“自己人”的队伍里的。
年,谭晓林娶了一个女大学生做老婆,分别生了一个女儿、一个儿子。
据说,他老婆自始至终不知道他从事的主业是贩du。
抓这个谭晓林,我国可谓是动了大心思,如果能拍成电视剧,一定紧张、精彩得不得了。
我国直接启用了卧底牌,派出去的几个卧底,只有其中一个救过谭晓林命的卧底能成功打入内部。
这个王牌卧底成为了谭晓林的马仔,并且出色地帮他完成了几次运输任务(第一次是空车,测试忠诚度用的)。
发现有卧底后,谭晓林第一反应是要干掉他全家(可见缉du警cha的工作是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危险的)。
贩du证据被中方掌握后,他也被du道的人找上了,面临着大额赔偿。
谭晓林继续贩du,同时紧锣密鼓开始转移财产,试图跑去南美。
在那之前,他还把母亲接去了缅甸。
母亲去世前想叶落归根,他给大陆写了一封忏悔书,但最终还是没把母亲送回去。
他自己也知道,如果回到大陆,他的下场只有一个。
如果呆在缅甸或是南美一些国家,他可以拿钱买命。
年,他第二任老婆生了儿子,他跑去给母亲上坟,想告诉母亲谭家有后了。
此时,中方和缅方的交涉已取得决定性成果,缅方终于出动把他给逮捕了,马上移交给了中方。
谭晓林掌握的证据太多,有私人武装的du道群枭这时候也慌了,有的想劫车救人,有的想把他弄死。
中方当时为了把他给弄回国内,想了很多种办法:绕路、搞“真假谭晓林”方案(让一个身形跟他相似的Jing察冒充他,坐另一辆车、走另一条路)。
年,他终于在昆明伏法,终年41岁。
我第一次在纪录片里看到他的故事,不知道说个啥好,只觉得我国缉du警太厉害了。
04
我小时候是在云南很穷的农村长大的。我们那儿的人九十年代外出打工,去得最多的不是工厂林立的广东、江苏等沿海地区,而是中缅边境、缅甸,主要从事伐木、雕琢翡翠、贩du等工作。从云南往广东、江苏跑,路程太远,路费太贵,而往瑞丽、缅甸跑,路上花销要少很多。农村人打工,基本上都是“一个带一个”这样出去的。一个做什么,另一个也跟着去做什么。比如,有的村子的男丁全部出去做伐木工人,有的村子全部出去做雕琢玉石的石匠,有的就全村贩du。我们村的话,几乎都是出去做伐木工人、建筑工人。我爸早些年也去过瑞丽、缅甸,还在那边的林场待了有好几年。钱么,他没带回来多少,倒是带回来一堆照片以及不值钱的玉石。另一个村,从事贩du工作的人就特别多,他们快速暴富但又快速陨落。有的S在异国他乡,有的S于吸du,有的S于刑法,没一个有好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