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宋丁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旅游与地产研究中心主任
年12月5日,揭阳市政府主持召开了“揭阳市城市发展研讨会”,宋丁主任在会上作了关于揭阳如何实现城市战略转型升级的主题演讲。
在中国沿海有两个最有影响力的城市群,一个是长三角城市群,一个是珠三角城市群,在这两大城市群之间,还有两个较小的城市群,一个位于福建南部,叫厦漳泉城市群,一个位于广东东部,叫汕潮揭城市群。厦漳泉与福州连起来,又构成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其规模也不小了,算得上是长三角和珠三角中间有分量的城市群了。而粤东三城组成的城市群相比之下就弱得多。揭阳位于粤东地区,其发展当然要受到这种区位和规模的影响。我看了揭阳近期的发展规划蓝图,当然是很让人振奋的,但从现实看,多年来经济发展虽然有很大进步,而总量和内部结构仍然达不到应有的合理程度。究其原因,有以下一些问题:
其一,从广东内部看,从来就有珠三角“灯下黑”现象。相比珠三角,粤东、粤北、粤西地区普遍呈现经济发展偏弱的情况,与珠三角差距较大。现在广东珠三角九城又与香港、澳门联手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与粤东、粤北、粤西地区的差距就拉得更大了。
其二,粤东三市分立,多年来始终难以形成区域经济中心所必需的集聚能力,未能形成像样的经济龙头。揭阳、潮州、汕头三市都是地级市,但主城之间都只有几十公里距离,骨子里是分不开的,然而,现实却是三个独立的城市,这种行政切割的结果就是近距离竞争,分离式发展。按理说,汕头作为粤东的核心城市,当年和深圳同时建立特区,曾经也是风头无两,然而奈何多年努力,就是成不了大气候,汕头的发展成了中国经济特区发展不到位的典范。特区尚且如此,作为非特区的揭阳就更不容易做成龙头了。
其三,揭阳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大大弱于珠三角。首先是难以形成稳定自强的的市场机制,这和珠三角的外部拉力相关,导致揭阳的市场动能更多地倾向于把强势力量向外输出,珠三角乃至国外有那么多潮汕揭阳能人就是明证;其次是民营经济难以做大做强,这和揭阳乃至粤东地区的市场格局有关;再次是多年来揭阳也不是国家重点投资地区,没有为揭阳带来来自国家经济体系的更多动能。
其四,揭阳虽然在粤东是大市,但品牌是潮汕,对揭阳的发展有负面影响,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揭阳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旧石器时代,所谓潮汕文化的诸多根基在揭阳,然而最终形成的文化叫“潮汕文化”,没有“揭阳”两个字,这在当今的品牌化时代对揭阳实在不是什么好事。好不容易在揭阳境内争取建了个机场,还把名字定为“潮汕机场”,让揭阳情何以堪。难怪揭阳在外面的知名度远远敌不过潮州和汕头。
其五,揭阳传统上与广东省以及省会广州关系较强,与深圳关系偏弱,难以分享来自特区的价值链。深圳作为中国发展最成功的经济特区,拥有众多经济底气和实力企业,按理说,揭阳应该与深圳有更多的经济合作机会。但是从现实看,并没有很多的深圳企业在揭阳投资,两市政府间的经济互动合作也很少。应该说这对揭阳是机会的错失。
如今,揭阳已经意识到自身发展的这些困局,揭阳开始头脑风暴了,揭阳期待尽快实现城市的战略转型和升级。现在最值得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