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考验:河长手机要通(组图)
主持人:林圳
12日傍晚,广州市水务局突然在官上公布了35位区级河长的手机号码。性急的媒体连夜试拨这些号码,结果有部分电话无人接听。大部分能打通的电话,都是由河长指定的秘书或联络员负责接听。也有个别河长亲自接听了电话。
由于河长热线13日才算正式启用,因此,12日下班时间河长电话不通,公众也能理解。
市水务局解释:“考虑到区一级领导比较忙,我们对河长热线的要求是电话能通,群众反映的诉求必须转达给河长本人,所以市民如果打电话碰到不是河长本人接也希望能体谅,因为你们对河涌问题的反映肯定能传达给河长。”相关人士也呼吁,希望市民尽量在工作时间拨打河长热线。
三员议事
最紧要的还是效果
特邀议员
林琴西
河长的手机打得通,接话的态度好,这是易事;难的是事情办得好,办得实,这才是关键所在。前者只能证明河长的公关能力,而关键要看河长的办事效果。
我们讲效果,并不是说让老百姓立见海晏河清;而只是一点一滴地干着实事,让河水渐渐地清澈起来,这就是一个好河长了。
须防“热线”变“冷线”
特邀议员
何龙
因为找领导的人多,找他们往往都有事相求,所以除非有交换价值,领导通常不会把手机号码给别人。
迫于治河的压力,35位区级河长的手机号码要向公众公开,相信这样的工作手机大多不会由领导本人亲自接听。在刚刚开始时,还有可能有一些领导听,但久而久之,接听的一定是一般工作人员。但民众的声音只要能确实传到领导那里,这也无可厚非。怕就怕一阵风过去之后,热线渐渐变成了冷线,民众的声音也被“拦路打劫”了……
电话接通以后
特邀议员
小乔
治污固然重要,但远远不是全部。作为一区之长,河长只是其一个小小角色而已,为此亲自接听电话,纵使三头六臂,恐怕也无从应对。即使秘书代劳,也一样应付不来。
动不动就公布电话,似乎罪魁祸首都是不知情,事实上,绝大多数的污染排放,并非不知情,而是明明知道,却熟视无睹,或无可奈何。
林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