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吁尽快出台操场使用标准
徐余轩:午评金银之殇三大因素导演暴跌,反弹最终被空头打压!
10月29日,全球三大顶级评级机构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发布评级报告,分别给予中国企业大连万达以“BBB+”“Baa2”和“BBB+”的长期企业信用评级,并全部给出“稳定”展望。万达成为目前国内唯一获得标普“BBB+”信用等级的民营、非上市房地产企业。 万达获三大评级机构投资级评级,体现了在境内房地产企业中的比较优势,但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改变国际资本市场对中国企业的评估视角。国际化已成为中国有志向企业的普遍选择,但总体看,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仍处于弱势。中国企业常常触碰的投资天花板,中国概念股的被周期性做空,折射了中国企业与国际市场仍不互洽。有时,中国企业还会遭遇污名化待遇。 中国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困境,既让国际资本市场养成了将中国企业脸谱化的惯性,也让不少中国企业产生了小媳妇心态:不愿面对国际资本市场的全面检视,不愿升级会计准则和内控机制,将国际市场原则*治化解读。很大程度上,这是中国企业能够做大但无法做强的内在原因,而这又反过来加剧了不少中国企业对国际市场定价的猜疑。 哪里都没有完美市场,但市场定价相对而言瑕疵最少。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既要有能力建立起国内行业的市场标准,又要有能力适应国际市场的定价体系。 中国企业首先需要对国际金融投资标准真正认可。适应国际金融投资标准,才能了解国际市场投融资、债券担保等诸多金融工具的价值取向和风险尺度,作出最有利于企业的战略选择。诚然,金融危机期间三大评级机构也曾对美国债券资产错误定价,但三大机构作为金融投资标杆对于中国企业打开国际市场投融资渠道的平台意义不可忽视。 其次,要对满足投资者知情权足够认真。投资者知情权既是金融体系一系列标准体系的基石,也是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利润空间所在。没有对投资者知情权的基本认识,就难以储备从公司治理结构到会计准则的内在优化动力,也就难以建立起国际市场投融资的平稳环境。 再次,要对国际市场规则产生的倒逼压力足够适应。国际化企业既需要完善内控机制,更需要强化外控机制。国际资本市场的检视评估,起的是市场风向标的作用,从长期趋势看,有利于帮助企业从利润诉求型向价值诉求型转变。而后者正是所有伟大公司的共有企业内涵。 相较而言,中国民营企业既具有更多的市场进取心,又因宏观背景、经营策略模糊等因素容易陷入战略性彷徨。主动参与国际市场定价,是摆脱这种背离的有效之举。更开放,就会更强壮。
九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检科科长魏红告诉:“九江市目前只是水产养殖大市,水产品出口还是小市。去年全市出口小龙虾、螃蟹、鳜鱼等共计1192.9吨,出口创汇才562.9万美元。上饶市水产养殖面积比九江市少,但九江市的水产品出口值只有上饶市的43.3%。
中广北京3月20日消息(葛方度)据中国之声《晚高峰》报道,近期,冷空气活动频繁,北方气温起伏多变,而南方总是无法摆脱降水的影子。中央气象台今天预计,未来三天,新一股冷空气将会由西向东全面影响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降温将会超过10度,专家表示,春季冷空气光临我国的次数绝不会逊于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