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農莊。
春日裡的浙江蒼南日月潭農莊,是一片花的海洋。揚鞭騎馬,暢遊花海,果園採摘,農莊生活體驗,即便是工作日,農莊裡依然有著不少來自溫州,甚至福建的踏青人潮。在這其中,拍攝婚紗照的美麗新娘也成為農莊的別樣風景。
在蒼南的縣中心區,溫州市台協會原會長許燦欣投資的大順發商業中心正在緊鑼密鼓的建設,建築工人的敲擊聲,機器轟隆聲伴隨著陣陣熱浪向外散開,預計未來兩月商業中心的主體建築就將結頂。
建設中的大順發商業中心。
蒼南縣靈溪鎮東端是一大片濕地。攤開規劃圖,這片接近三平方公里的區域將變身濃縮版的小台灣,裏面的花草樹木,不僅全部按照台灣的景觀栽種,還將融入大量閩南風情、媽祖文化景觀。這片區功能變數名稱為蒼南台商小鎮,是浙江省諸多特色小鎮中,唯一的台灣特色小鎮。
從醫療衛生,幼兒教育到休閒購物,養老養生,短短數年間,蒼南這個浙江省最南端的縣城融入了越來越多的台灣元素。而在蒼南縣對台經貿合作服務中心副主任林士任看來,再過三至五年時間,蒼南的地方產業結構會出現顯著區別於周邊縣、市的差異性,帶有融合台灣元素的蒼南特色。
日月潭農莊。
對台交流熱絡擁有三大國家級平台
溫州市蒼南縣,位於長三角經濟區與海峽西岸經濟區的交匯處,是浙江省距離台灣海上距離最近的縣。在台灣,上海洋山港,寧波舟山港這樣的世界級大港熟悉的人也許不太多,可是蒼南的霞關港,雖然只不過是一個不起眼的小港口,可台灣的漁民們一定不陌生。緊鄰福建的蒼南同屬閩南文化,全縣閩南語人口70多萬,這也使得蒼南成為溫州各區縣中與台灣文化交流最密切的地區。
兩岸(蒼南)楊府侯王信俗文化交流、浙台(蒼南)媽祖文化節、浙台(蒼南)兩岸少數民族文化交流等,四年時間,蒼南舉辦了20多場較大規模的交流活動,密切文化交流讓台灣民眾認識了這座浙江南部縣城,也助推了兩地經貿合作。如今,國家級台灣農民創業園、國家級海峽兩岸少數民族交流與合作基地、霞關港獲批國家級對台貿易試點口岸,作為目標的四個國家級平台,蒼南已經獲批三個,目前正爭取獲批國家級(蒼南)台商投資區。
融入海西農業民生領域台味濃
與浙江北部地區積極融入長三角經濟不同,蒼南有自己的考慮。相比長三角經濟圈,融入以福建為主體的海峽西岸經濟區(即海西經濟區)是蒼南更好的選擇。
大陸年推出海西經濟區戰略,輻射海峽西岸的福建和江西、浙江、廣東等部分地區。蒼南抓住這一機遇,於年設立了浙江省內首個浙台經貿合作區,並以此推動蒼南成為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的示範區和浙江「海西」建設的先行區。
從多年前入職浙台(蒼南)經貿合作服務中心至今,林士任經歷了蒼南對台經貿合作從無到有,從貧乏到熱絡的全過程。在他看來,蒼南與台灣的熱絡得益於明確的目標,*府的強力推動以及蒼南自身的良好基礎。
從東莞與昆山為代表的珠三角、長三角到海西與內陸,台商產業轉移的步伐明晰;地理上,蒼南霞關港與台灣基隆港僅相隔海里,是浙江省離台灣最近的港口;蒼南與與台灣同屬閩南語系,文化同源、習俗相近。且蒼南三次產業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民間資本雄厚、市場經濟意識較濃,與台灣開展產業合作實現優勢互補的前景被看好。
如今,休閒農業是蒼南與台灣合作最先結出的碩果。台商呂如仙創辦的日月潭農莊不僅成為浙江省內的知名景點,其現代精緻農業的管理方式還啟動當地種植業的活力,帶動了不少農業項目。而在醫療、養老、幼兒教育等領域,蒼南也有了越來越多的台灣元素。林士任說,和台灣之間的合作,不局限在資金,還在理念、技術和管理上的合作,把蒼南本地情況和台灣優勢產業相結合,比如農業以及民生專案,用台灣先進管理理念、浙商回歸的資金、加上本地在土地流轉和種植管理上的經驗,以三者融合的模式進行合作,提升傳統產業。
日月潭農莊。
海峽兩岸(温州)民營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區助推蒼南快速前行
在交流合作快速發展的同時,林士任也並不諱言蒼南仍有不少領域需要提升和努力。比如工業,縣域經濟的發展,需要工業的支撐,而蒼南在引進台資工業項目的部分並不太理想。而在貨貿的部分,雖然有霞關港這一優勢,但貨貿成本還有提升空間。貨貿更順暢,成本更低才能促進台灣商品在蒼南的銷售。
對於蒼南和台灣未來的交流合作,林士任信心滿滿,而海峽兩岸(溫州)民營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區花落溫州,更將助益蒼南以「先鋒者」的姿態,跑在浙江省海西經濟發展的最前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