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对潮汕祠堂多些保护
TUhjnbcbe - 2020/12/2 18:20:00
呼和浩特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jc/140821/4453160.html

速读

广东省*协委员张见悦建议*府部门扶持民间机构,针对潮汕祠堂展开全面调查登记和研究;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动祠堂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并探索将潮汕祠堂文化体系整体申报“世界遗产名录”的可能性。


  “列祖列宗保佑孙儿平安长大,聪明伶俐。”今年五岁的陈佳轩,在父亲的教导下,叩首祭拜祖先。时值农历正月初一,在广东省潮州市沙溪镇的陈氏家祠中,一个普通潮汕家庭在祭祖。这在潮汕地区是常见的一幕。


  在潮汕地区,祠堂遍布各乡镇村居,总体数量以万计,大多建造考究,历史悠久。历史上维系宗族亲缘的祠堂,至今仍是潮汕农村地区重要的宣教场所。忠、孝、仁、义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长辈在祠堂中教育子孙的重要人生课题。


  今年52岁的陈林标,离开潮州老家赴汕头经商二十余年,已在汕头安家落户。每年大年初一,他都会带着妻儿返乡祭祖。对他来说,祭拜敬奉祖先,是为人子孙孝道的体现,也是为了让自己的儿孙辈学习、遵循忠孝文化。


  在潮州市区南春路的谢氏宗祠中有这样一副对联:“宝树千寻祖宗植,心田一片子孙耕”,由国学大师饶宗颐题写。这是谢氏家族扶贫救济的写照。


  潮汕祠堂文化甚至随着潮汕人“下南洋”植根东南亚。始建于19世纪中期的马来西亚槟榔屿的韩江家庙,是典型的潮州传统祠堂建筑,在经过修复后,于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也成为槟城华文教育、潮人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


  自改革开放以来,潮汕祠堂文化再次兴起,一大批名祠、古祠获得整修重修,与众多新建祠堂交相辉映。但还是有部分祠堂因年久失修、无人打理而败落。泰中文联创会主席林栩表示,祠堂是纪念先祖、连接亲情的重要场所,老一辈华侨华人对祠堂还怀有特殊感情,但随着部分潮汕祠堂因保护缺位而消亡,不少年轻的华侨华人对祠堂的印象已逐渐淡薄。


  广东省*协委员张见悦建议*府部门扶持民间机构,针对潮汕祠堂展开全面调查登记和研究;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动祠堂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并探索将潮汕祠堂文化体系整体申报“世界遗产名录”的可能性。


  在今年的广东省两会提案中,张见悦强调,潮汕祠堂源远流长,规模庞大建造精湛,文化内涵丰富,对海内外潮汕人群体的思想和行为影响十分深远,是全球数千万潮汕人“记得住乡愁”最重要的精神圣地,至今在潮汕地区基层社会文明治理中依然发挥着独特的重要作用,在全球社会文化体系中,也是一种极具特色的文化现象。建议广东省委省*府统筹开展相关研究、引导和保护工作,使潮汕祠堂成为广东文化建设的特色品牌。

来源:光明日报

整理:潮汕圈编辑组

往期精彩好文推荐,点击标题即可查看


  1.金鸡奋起,龙湖乐动——一群年轻人以文明龙湖为大舞台闪出不一样的贺年旋律!


  2.《贤哥,我们挺你!》八零后游子致陈良贤书记的一封信


  3.香港潮州商会举行丁酉年新春团拜


  4.一笔买卖盈利超千亿,李嘉诚的一部电话只通往他一人


  5.时速公里!广铁集团明确支持广州至汕尾高铁延伸至汕头


  6.汕头牛田洋快速通道年底开工将多条高速公路连起来


  7.郑湫泓、郑志立歌曲《茶香》,唱出游子的思念


  8.也许是太久不见,才发现你会变


  9.纪录片味道中国第一集任运自然为美食背后的那份坚守和传承


  本刊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由潮汕圈进行整理编辑,所有权利属于原作者及原出版单位,本平台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仅作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赞助商推广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对潮汕祠堂多些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