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潮风研究济济人才榕江之光ld
TUhjnbcbe - 2020/12/8 2:08:00

济济人才榕江之光

“国画之乡”薪传火接

记者*晓旋

Chaoshanstyleofstudy

[潮风研究]


  

揭阳灵山秀水,养育了一大批泼墨写意的丹青妙手。新中国成立之后,揭阳群众性美术创作十分活跃,作中国画者蔚然成风,好作品层出不穷,揭阳画坛一片繁荣。年举办的“揭阳县海内外老画家中秋画会”,揭籍海内外著名老画家陈文希、范昌乾、孙星阁、谢海燕、*独峰、刘昌潮、王兰若等18位著名丹青高手应邀寄来新作。学宫展厅上,84幅书画作品交相辉映、观者如云。会上,刘昌潮、王兰若则当场主持2幅巨画《万古长青》《百卉腾芳》的总体布局,陈望、杨影、林逸、吴之峰等各显技能,挥毫补墨。一时山川现于几上,百花呈于室中。郭笃士赋诗:百川汇海,百卉腾芳。济济人才,榕江之光。

寒香

画坛代有人才出


  晚清时期,揭阳画坛便有“徐松*、石帆猴、苍石鸡、伯虔竹、剑香兰、亦华乞丐、岩耕山水”之说,此外尚有画虎闻名的何浩、以画佛道人物见长的余梅等,画坛可谓人才济济。其中,林伯虔擅山水,宗八大山人画法,所作贞石、墨竹、朴拙简练、超脱不凡。潘天寿曾说,林伯虔的兰竹实际上已超过郑板桥。

点石为羊林亦华作


  20世纪20年代,林天均在上海举办个人画展,他深窥海派奥秘,以意传神,画风古朴。孙裴谷作品则时代气息强烈,画品、画格、画骨融为一体。他多年在潮汕任教,培养了一批书画人才,较出名的有刘昌潮、邱及、罗铭、郑家任、王兰若、洪志圣、林运华等。

华夏庄严郭笃士作


  继孙裴谷、林天均之后,林受益、邱及、谢海燕、林魁士、刘昌潮、林逸、谢海若、范昌乾、陈文希、*独峰、王兰若等走向美术院校接受正规教育。他们学成之后,或在外地弘扬艺术,或在海外传播国画,或在揭阳课徒受艺,这批出外求学的画家,对于繁荣和发展揭阳的国画艺术,起了很大的作用。活跃在揭阳画坛上的有刘昌潮、林受益、林逸、洪志圣、陈胜、王香涛、余凤生、卢育宗、魏进祥等。年,由刘昌潮、陈胜、洪志圣创作的国画《农村俱乐部》便参加全国国画展览,并发表于《诗刊》。此后,入选全国美展的还有《火鸡绿竹》(刘昌潮、王香涛作)、《造林图》(林逸作)、《青年生产队》(洪志、陈胜作)、《报喜》(洪志、陈胜作)等。这些事例被作为“文化大事记”收录到《揭阳县文化志》。

秋色罗铭作

“国画之乡”美名扬


  揭阳素有“国画之乡”“潮汕国画的发祥地”之美誉。今年6月,为期三个月的《扬帆新时代——揭阳中国画院名家邀请展》在南宁博物馆圆满落幕,近百幅作品题材多样,涉猎山水、花鸟和人物,创作风格丰富,既有传统工笔写意佳作,亦不乏融入西洋、东洋画技巧的精品,丹青墨韵让南宁市民领略了来自广东省揭阳“国画之乡”的艺术魅力。

猿戏陈文希作


  揭阳“国画之乡”闻名遐迩,皆因揭阳人民素喜国画,而旅居海外的侨胞更爱家乡艺术,每每回乡,都要寻找几幅带回欣赏或馈赠亲友,国画在华侨工作中成了联络乡情,增进友谊的珍贵礼品。及至出国访问、考察,县委、县*府也多以国画为礼品,深得国外友好人士的认可,“国画之乡”因此广为传扬。


  “国画之乡”虽然是民间传扬出来的,代表着的是一个集体荣誉,但揭阳不乏丹青妙手在这一领域出类拔萃,赖少其有“艺坛圣哲”之称,是中国20世纪画坛领袖之一;杨之光是第二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他在人物画的艺术探索中为新中国的国画发展树立了一座丰碑。

新翠刘昌潮作


  继上世纪50年代之后,80年代揭阳县又涌现了一批中青年国画作者,他们是林寻稳、陈精耀、陈锦雄、林瑞凯、*树铠、潘锡豪、林俊复、卓素铭、林延辉等。年县文化部门为他们在汕头举办国画联展,其中《月容夫人》《玉屏奇观》《孤山雪霁》《群鸭》《心声》《消暑图》《虎嬉》《百丈泉》《枇杷》等因立意新颖、地方色彩浓厚而受到一致好评,被盛赞“国画之乡”后继有人。县文化部门十分重视这支新生力量,经常组织他们学习、观摩、请名师辅导,他们也不断深入生活、进行写生,技艺更加娴熟。作品一批批涌现,硕果累累。


  

泼墨写意寻常见


  在揭阳,不论是机关、会堂、大厦、商场甚至各阶层的家庭,都可看到悬挂着的国画,国画成为人们装饰厅堂、房间不可缺少的艺术品。平民百姓的屋子里,挂山川、兰草、牡丹题材的国画作品是寻常的摆设,身处其中,仿佛置身于国画之乡。今天,更有画师们深入基层、扎根群众,如创文示范点潭王村、桂东村等均可见他们创作的身影,他们还将创作作品赠送当地,为乡村营造艺术氛围。

罗汉孙裴谷作


  市实验小学五年级的一次课外作业,老师要求学生用不同形式演绎古体诗。全班40名学生,有不少同学以国画形式,描绘古体诗画面。之后,老师在班级群中展示了其中6位同学的画作,白居易的《忆江南》、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杨万里的《舟过安仁》在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笔下,笔墨写意已跃然纸上。流水前波让后波,芳林新叶催陈叶。海滨邹鲁地,淳朴的民风,独特的民艺滋养、浸润着揭阳人的人文情怀,传统文化中的国画成为揭阳人薪水相传的精神之烛,用丹青绘志抒怀。从揭西大山走出来的著名书画家刘佑局展艺于北京世园会南粤园舞台,岭南书法艺术的韵味与园林景观交相辉映,向世人诠释着艺术家的梦想追求和艺术理想。


  在揭阳,习书画者众多,很多的知名画家把传承书画笔墨作为己任,设立书画艺术培训,书画热遍及城乡,书画队伍不断壮大,老作者宝刀不老,后起之秀接连涌现。


  年3月,“贤德揭阳揭阳进贤”——南粤之光·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在揭阳岐山文化博览园开展,现场展出幅入选作品以及50幅加入中国美协会员资格作品,为全国文化艺术爱好者奉上一场高雅的文化盛宴。不仅揭升了揭阳“国画之乡”这一品牌的影响力,更坚定了文艺工作者的文化自信。

[潮风研究]

揭阳书画网·独家专栏

文章来源|《揭阳日报》

(转载请注明出处)

近期精彩

点击阅读

林文斌-婺源写生水彩欣赏

郑少钦作品《玩个够》

揭阳书画家|方一位

吴履逊的书画缘

阔笔柔情写红妆-读*英忠的美人蕉作品

《刘百杰先生画集》序

近期最热

点击阅读

陈晓生作品《恩和河边》New!

他岁,饱经沧桑初心不改,被称为南国画坛奇才New!

徐继新书法篆刻作品欣赏

天接云涛连晓雾-郑沛佳山水画小品赏析

揭阳书画家|范昌乾

记忆中的父亲-王仁

超级热文

点击阅读

在线画集|*少南花鸟画新作欣赏

佳作品读

陈少忠书法作品《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逸韵留馨

求骨南贴争韵北碑-读蔡叔庸书法

画风解读

红袖濡墨-林玉习艺之路

潮风研究

郭笃士书法:不拘法度写修养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

揭阳书画网·微社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潮风研究济济人才榕江之光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