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潮语吟诵进龙实,非遗文化在传承
TUhjnbcbe - 2020/12/11 15:36:00

潮语吟诵进龙实

非遗文化在传承

10月22日,龙湖区非遗传承人齐聚我校,与我校师生一起参加“龙湖区第七批非遗项目及传承人颁牌仪式暨非遗进校园展示活动”。本次活动由龙湖区文广体旅局组织,龙湖区文化馆馆长、龙湖区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庄少武主持。

本次列入龙湖区第七批非遗项目的是“潮语古文吟诵”和“手工编织毛衫技艺”。保护单位分别是龙湖实验中学和巧艺毛织厂。李楠和谢春霞被命名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龙湖区文广体旅局领导为我校和李楠老师颁牌。

龙湖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龙湖区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局长蔡垂*在颁牌仪式发言中呼吁全区非遗传承人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潮汕讲话精神,加大对非遗进行传承和保护的力度。

我校风吟社的同学们为现场嘉宾、师生吟诵了古文名篇《春夜宴桃李园序》、《卖油翁》和《木兰辞》。潮语古文吟诵有着非常悠久的传承历史,用潮汕方言吟诵的古文名篇别具韵味。琅琅书声萦绕着集会厅,传统文化的魅力让现场观众陶醉其中。

会后,领导、嘉宾观看了我校学生的太极英歌舞训练表演。太极英歌舞融太极拳、英歌舞和潮州音乐三种非遗“瑰宝”为一体。

“潮语古文吟诵”俗称“读书歌”,是一种将古文经典篇目用潮汕方言带上腔调读出来的口头表现形式。古文吟诵在潮汕地区自古已有,林大钦就在《试策·潮州风俗》中记载:“由里中市井以至海滨,家家传诵周礼之书”。潮语古文吟诵将这些特殊的语音现象都保留了下来,无疑是保留了潮汕方言的“活化石”,是潮汕方言研究的宝贵材料,具有较高的语言学价值。

办学以来,我校一直致力于走特色发展的办学之路,努力搭建活动平台,让学生“走向书籍、走向‘舞台’、走向社会、走向阳光”。

在我校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风吟社表现尤为突出。近年来,风吟社在各类吟诵活动中崭露头角,我校学子参加国内高级别专业赛事——中华经典吟诵大会,已斩获近百项奖项,赢得吟诵界和本地学界的高度认可。

年,蔡子涵同学获评第二届中华经典吟诵大会“十佳吟诵传习人”。

年,郭佳茵同学获评第三届中华经典吟诵大会“优秀传习人”。

年,李楠老师吟诵作品获评第三届中华经典吟诵大会“最美读书声”。

年,李楠老师论文《潮语古文吟诵源流考》入选中华经典吟诵大会学术研讨会。

潮语古文吟诵的惊艳亮相,让潮汕人惊呼:原来在潮汕这片热土上,还保存着这么个好东西。《汕头日报》、《今日视线》等汕头的主流媒体纷纷来我校采访,对我校潮语古文吟诵的保护和传承工作赞誉有加。

年,经专家评审通过,龙湖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批准,潮语古文吟诵被列入龙湖区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命名李楠为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潮语古文吟诵的成功申报,改变了龙湖区非遗项目门类单一的结构,得到了龙湖区文化部门的高度评价。

撰稿

李楠

图片

卢侠生

排版

张晓霓

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潮语吟诵进龙实,非遗文化在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