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节日bull祝福海南省潮商文化研
TUhjnbcbe - 2020/12/14 0:36:00
端午◎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午节。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龙日等。

◎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多年历史。

端午节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建身、防疫祛病、避瘟驱*、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

◎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年被国家设定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

年9月30日,“中国端午节”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的由来,流传最广的说法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据说屈原悲痛投江后,人们竞相划舟去寻找屈原的尸体,这一行为演变到后来,就成了赛龙舟。但是人们一直找不到屈原的尸体,于是就丢米团丢到河里喂鱼,想把鱼喂饱,以防止鱼吃屈原尸体,这则是后来“吃粽子”习俗的由来。

端午节民俗

包粽子

从晋朝开始,粽子就是端午必备食品,现在,粽子更成了端午节标志。粽子的制作极其有特色:用艾叶或者箬壳包上糯米,然后糯米里加上特色馅料制成。根据里面馅料不同粽子又分为不同种:北方比较流行在里面包蜜枣、豆沙,如北京枣粽。南方则流行在里面包蛋*、火腿、鲜肉等,如嘉兴肉粽。

辟邪,解五*

端午节在中国传统习俗中还被称为邪魔当道的日子,蝎子、蛇、马蜂、蜈蚣、蟾蜍这五*并行。端午节的很多风俗与避五邪有关,比如插菖蒲艾叶,饮雄*酒,挂香囊等。

插菖蒲艾叶,是端午辟邪的风俗之一。菖蒲自古被认为是五瑞之首,叶子似宝剑,可以斩千邪。艾草可以招百福,可杀菌,插在门口,能赶走病魔。到了端午节,人们就会将菖蒲艾叶用红线绑成一束,悬或插在门上,以驱邪招福。端午节要饮雄*酒,这种习俗在长江流域尤为流行,传说中的白娘子就是在端午节饮了雄*酒而变回原形的。雄*也叫“鸡冠石”,将微量雄*加入酒中制成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的功效,还可以治皮肤病。端午节之后就是夏日了,蚊虫瘟疫开始盛行,而雄*酒则有预防之用。

为了让小孩们安然度过五*横行的日子,父母会在其手臂上绑上五彩丝线,或在脖子上戴香囊,以驱魔辟邪。香囊是用碎布缝成的,里面可以装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或者辟虫的雄*粉。随着岁月演变,香囊的造型越来越精美,也成了端午节重要工艺品。

潮汕端午节习俗

在潮汕地区,过端午节可引用“家家插艾望消灾,欲食粽球兴满怀。更喜龙舟竞渡处,锣频鼓急桨花开。”这首诗来概括。

潮汕的端午节习俗不少,如祭拜祖先、赛龙舟、吃粽子、吃栀粽、插艾浴(喝)药汤,吃真珠花菜煮猪血汤等。

赛龙舟

潮汕有韩江、榕江、练江三条主要河流,支流河溪交错,水流平缓,是赛龙舟的*金水域。端午节期间潮汕人赛的龙舟一般有三种,一种是大型龙舟,长20—30米,宽1.4—1.6米,设20—30对桨,周身彩绘鱼龙图案。另外两种是彩头船(饶平、南澳一带)和龙船仔。

有些地方(如澄海),人们在赛龙舟后,要饮“龙须水”,吃“龙舟饭”,祷求平安健康。

插艾花浴(吃)药汤

潮汕端午节的另一主要习俗是插艾花浴(吃)药汤。这一天,各家各户门上要插艾(或有些地方是炙艾),“艾虎形以辟邪秽”,驱瘟辟邪。另外,这一天称作“圣日”,吃药最有效。

潮人早餐有吃“五果汤”的习俗。“五果汤”即莲子、玉米、白果、*豆、怀山等煮成。家里的老人们会在端午节这一天用艾水洗澡,去风湿等。

吃端午粽

潮汕人家,世代相沿,端午包粽,是祭吊屈原遗风之一。民间有句“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的气象谚语,可见粽球已成为潮汕名小吃的历史悠长。

吃栀粿

在潮汕地区,栀粿一年里仅在端午节时才有销售。潮汕人家端午食栀粿,希望清热祛疫助消化。

制作栀粿需将采摘下的栀子洗净捣碎,浸泡滤渣成为*色汁液,后与糯米浆搓匀,放入专用粿帕,装入蒸笼蒸熟。蒸熟后的栀粿呈棕*色。放凉后食用,食用时不用刀切,而用纱线牵拉切成小片,蘸着白砂糖吃。

吃食真珠花菜

潮汕人有时还干脆将端午节称为“漏屎(拉稀)节”。在这时节,除了要服食圣甘枳和朴籽粿,还吃食真珠花菜(白花艾),用*栀和蒲姜石灰制成的“栀粿”,或者用凉粉草做成的草粿等食物。

吃“圣甘枳”

“清明食叶,端午食药”是一句流传广泛的潮汕饮食俗语。汕头当地的民俗是,清明时节要吃食朴子树叶,端午节则要吃食驱虫良药“圣甘枳(使君子)”。

悬插“五瑞”

潮汕人家,端午相沿要在门楣、门环以至屋檐下,悬挂一束束用“红头绳”系扎着的艾草、菖蒲、榴花、蒜头、龙船花共合为五种称“五瑞”。旧俗传为“合五”以招屈原之*,其实,古代潮人先贤是针对“恶月”瘟疫猖獗而采取的防疫保健措施,意在驱瘟辟邪。端午佳节承载了人们对圣贤的缅怀对健康的追求对疾病的防治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五月五过端午祝您端午安康吉祥,平安幸福!来源:揭阳日报、网络声明:转载文章纯属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属作者所有,如来源标注错误或侵权,请联系我们更正、删除。谢谢!

海南省潮商文化研究会

传播潮汕文化弘扬潮商精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节日bull祝福海南省潮商文化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