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版权由《潮州木雕博物馆》所有,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取授权。
金漆潮州木雕蟹篓
清代
广东省博物馆藏
○
○
我国的木雕流派众多,其中潮州木雕、东阳木雕、徽州木雕为著名的三大木雕流派。
虾蟹篓是潮州木雕最有特色的题材之一,潮州木雕的高超技艺在虾蟹篓上展现的是淋漓尽致。
▲金漆木雕蟹篓
清代
广东省博物馆藏
▲金漆木雕蟹篓
清代
广东省博物馆藏
地方风物是潮洲木雕的常见题材之一,具有独特的地域特点。从清代后期开始,潮州木雕已把当地常见的蟹篓作为表现内容,但是以通蟹篓作建筑构件则较为少见。
木雕艺人在这件作品上镂雕一个蟹篓,然后以蟹篓为中心,在口沿、篓身及底部雕出几只形态各异、生动逼真的螃蟹,外围以梅树枝环绕,作为烘托陪衬。六角形透孔、编织纹、篓绳等细部处理精致入微,酷似现实生活中的竹编蟹篓。底部雕刻海浪纹。整件作品结构紧凑,浑然一体。
▲金漆木雕蟹篓
清代
广东省博物馆藏
▲金漆木雕蟹篓
清代
广东省博物馆藏
潮州木雕对题材的选择及组合安排,着意于传达某种美好意念,而不完全符合实际生活,此件作品即为其中一例。中国人自古喜欢梅花,喜欢梅花的风姿与妩媚。这组梅花虽历经百年,但依然妩媚、风姿。
虾蟹篓是潮汕地区渔民最为喜爱的吉祥物件,虾蟹篓传达的是对江海中水族的喜爱之情。
虾蟹篓是潮州木雕艺术中的精华,也可称之为世界雕刻界的一绝!
虾蟹篓,如今已成为潮州木雕的代表作之一,通过不断的研磨,虾蟹篓通常会被雕刻的通透纤薄,就像是竹子编制的篓子一样。篓里篓外都雕刻着活灵活现的虾蟹,它们是动态各异,或者是相争相斗,或者是相依相偎,动静结合,有疏有密,真是好不热闹~
虾蟹篓的诞生
清代末期的光绪年间,为今代驰名于世的多层镂通龙虾蟹篓的罕世精品,奠下基础的半畔蟹篓面世了。它是被誉为“木雕状元”的*开贤所创作。
*开贤生卒年不详,从小喜爱木雕,后成为著名潮州木雕艺术家,人称“木雕状元”。他博学多能,擅长创亲,是潮州青龙古庙“半畔蟹篓”的首创者。有一天,*开贤路过市场,见渔人挑着蟹篓赶夜市,篓里的螃蟹爬来爬去,别有一番趣味。他灵机一动,即买回螃蟹,仔细观察,怎样才能让螃蟹活现于木雕艺术中呢?经过冥思苦想,他终于创造了一种“毛尾”的雕刀解决了多层镂通的技艺难题。这在潮州木雕艺术史上是一次突破,为当今闻名海内外的“虾蟹篓”,立下了功绩。
▲潮州青龙古庙通雕蟹篓梁托
▲潮州青龙古庙通雕蟹篓梁托
▲潮州青龙古庙通雕蟹篓梁托
▲潮州青龙古庙通雕蟹篓梁托
虾蟹篓的寓意
潮汕地区靠海,往往生活在这的人们多数是靠捕鱼为生。所以人们对于虾、蟹、鱼等水生物的喜爱就像是农民对于粮食的喜爱是一样的。
虾蟹篓,代表的是渔民喜获丰收。那还有比这更让人欢喜的事情吗?
潮州木雕虾蟹篓也更加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世代生活在海边的渔民,虾蟹早就已经成为了他们的文化的象征之一。所以在木雕艺术品中,虾蟹篓也是一种极具特色的文化表现形式。
○
○
○
潮·州·木·雕
○
○
.End.
郑桂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