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最吸引人的地方
就是潮汕文化
纷繁荟萃的潮汕文化
是数千万潮人所共有的精神财富
潮汕文化,隶属于岭南文化
又带有古中原文化的特点
贯穿于潮汕人整个社会生活之中
潮汕话是现今全国最古远、最特殊的语言之一有中国古汉语活化石之称而且潮汕话保留古音、古词、古义多与其他语言很大区别不少人听到潮汕话都一头雾水据史载,潮语发端于秦汉发展于唐宋,成型在明末清初其主体是中原的古汉语所以潮汕人表示文言文一点都不难学因为他们天天在说王朔也笑称:"秦始皇讲一口潮州话"“为伊消得人憔悴”,里面的“伊”就是潮汕话的“她”;
“思物而物之”,第二个“物”字就是动词,和潮汕话的用法一样;
“何不食肉糜?”,“糜”潮汕话就是“粥”的意思,“食肉糜”的用法也和潮汕话一样。
“敢敢物伊”,大家猜猜是文言文,还是潮汕话?
在潮汕,随处可见的就是祠堂潮汕人特别重视宗族繁盛、光耀门庭正是这一座座祠堂让大多数潮汕人家族保存着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传承也因为祠堂的宗族文化所以潮汕人在特别重视远亲近邻的关系“胶己人,拍死无相干!”是潮汕的一句俗话意思是“为自家人做事就算肝脑涂地也无所谓了”▲潮州铁铺的围屋。到潮汕的街头走一走能发现家家有神龛,村村有神庙潮汕人祈福的对象包括玉皇大帝、天神公、土地公本土的三山国王、九天圣王还有福建传来的妈祖、三保公(郑和)它们被统称“老爷”潮汕人还要举办“游神赛会”当地人叫“闹热”每年从元宵节前后开始各个村的青壮年肩扛八抬大轿带着老爷游遍村里的大街小巷仿佛在昭示“看呐,这些人都是你的信众请你好好保佑我们!”游神赛会还会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潮汕人的成年礼,叫“出花园”等到孩子15岁这一天在隆重地祭拜公婆母之后要把香炉请出住房然后在睡床上就着祭品用餐吃过,就算成年了潮汕的婚嫁,比较注重"明媒正聘"其礼俗虽各地繁简有异但较一致的提法和仪礼是:提亲、合婚、定亲、行聘、请期、迎亲俗称"六礼"也有将其概括成"四礼":文定、请期、送聘、迎娶潮汕人住的房子样式很多
且都用生动形象的名称来命名
如"四马拖车"、"四点金"、"下山虎"、"爬狮"等
精致而又实用的潮绣
在潮汕各地随处可见的精美木雕
还有潮州音乐、潮州筝、英歌舞、大锣鼓等
被列入国家级的非遗名录达46项
日常中的种种
都显现出潮汕人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
No-Number-04味在潮汕,渴慕潮汕几十秋如今,潮汕的生活方式
简直羡煞了全国的小伙伴——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潮汕人可以吃山、吃河又吃海
▲用清水涮的潮汕牛肉锅
潮汕的“白糜”
会把米煮得将将爆开,粒粒分明
与广州成糊状的粥截然不同
潮汕一碗白糜,简单的配上菜脯、橄榄菜
奢靡的配上鱼饭、腌虾姑和腌蟹
可比吃米饭可舒服了好几倍
▲潮汕宵夜,又叫夜糜。图/《风味人间》
潮汕的鱼饭
新鲜打捞的海鱼用淡盐水腌起
再用盐水煮熟
原住疍家渔民不食米粒
只能靠鱼肉作为“米饭”,故称之鱼饭
潮汕大排档里的冷盘鱼饭叫打冷
个中的鱼类并不名贵
店家定会保证鱼饭新鲜
以此多挣几个回头客
▲各种鱼饭,鲜掉牙。图/味觉大师
潮汕的粿
传说,畲族起源于潮州的凤凰山
受这支原住游耕民族的影响
潮汕人爱吃用米粉、糯米粉、麦粉和薯粉做成的粿
粉的比例不同,馅料不同
做出粿的用处就不同
比如都是用糯米粉做的甜粿和钱仔粿
前者在日常祭祀都会用到
但后者会用在中元节上
▲日常售卖的各种粿
吃饱还要喝足
潮汕人讲究喝工夫茶
当地人叫jiadie
茶叶主要以乌龙茶为主
但斟茶的场所可以扩展所有场景:
去邻居家吵架,要先坐下来喝壶茶
去KTV的包厢一坐,茶具已经为你备好
在田间劳作,休息时聚在一起喝茶
汕头跑马拉松,也停下来喝杯茶
▲工夫茶。
不管几个人喝
老式的工夫茶会放三个杯子
大家不认杯子随机喝
喝完了主人就用开水烫一烫
潮汕人管这个叫“食nuá烧康挂”
大意是潮汕人背井离乡
难免有需要帮衬的地方
三个杯子,能喝出互帮互助的感情
潮汕人在外
带有很强的地域光环
潮汕人眼中,中国只有两种人
「胶己人」和「外地人」
他们有自己的文化,也有自己的信仰
团结、勤奋、务实
相信爱拼敢拼才会赢
作家老舍说过“渴慕潮汕几十秋”
很多人都喜欢潮汕
喜欢潮汕的人、潮汕的文化、潮汕的美食
毕竟这样的城市,这样的潮汕人
怎么能不让人喜欢呢!
如果用潮汕话来形容潮汕,那就是:
过浪险#今日话题#
你去过潮汕吗?最喜欢潮汕的什么?
欢迎留言说说!
文:印象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