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潮绣与乱针绣的相遇
TUhjnbcbe - 2021/1/7 13:21:00


  


  苏绣、湘绣、蜀绣、粤绣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绣,潮州的潮绣,正是四大名绣中粤绣的一种,始于唐宋、盛于明清,因图案严谨、色彩瑰丽、富有强烈的装饰性,而在全国各绣种当中独树一帜。潮州有潮绣,常州则有乱针绣,乱针绣源于苏绣,又超越苏绣,因而自成一格,被誉为当今中国第五大名绣。当潮绣与乱针绣相遇,将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这里是潮绣名家康惠芳大师的工作室,康惠芳,从事潮绣工艺40多年,大半辈子的人生都在穿针引线上。她和潮绣之间的故事从五十年前就开始了。


  “五十年前,像我们十几岁的时候,就靠这个,绣这个嫁衣,然后呢,换取生活费。大概就从这里开始,就学习刺绣了。”国际工艺美术大师、潮绣传承人康惠芳告诉记者。


  潮州有着深厚的潮绣历史,古时几乎“家家摆绣框,户户有绣娘”,女子从小便拿着针线学起女红,制作戏服、嫁衣等等,靠着这门手艺生存,发展到今天潮绣已多为艺术品。潮绣有着强烈的地方色彩,题材有人物、龙凤、博古、动物、花卉等,以饱满、匀称的构图和热烈喜庆的色彩,气氛鲜明、生动地表现题材,也使潮绣产生了丰富瑰丽的艺术效果。


  “我们主要是来自民间,来自我们这里的地方文化。我们本来作为庙宇里面的装饰品演变过来的,所以它就是构图很饱满,然后呢大红大绿、金碧辉煌,这个就是我们的特色。”康惠芳表示。


  潮绣有绒绣、钉金绣、金绒混合绣、线绣等品种,各具特色。不过,康惠芳仍在不断革新潮绣技法,她潜心研究其他绣法的精髓,并结合自己熟练的潮绣手法,最终,研究出了潮绣的双面绣。


  “松鹤延年,这个是我在创新双面绣的时候,本来是做的小的金龙鱼,然后这一幅也是第一幅,把这个双面绣做成一幅大的落地屏。”


  这幅《松鹤延年》双面绣,正反完全一样,图案同样精美,针迹点滴不漏,可谓是一件难得的精品。潮绣在借鉴其他绣种的同时,还大胆革新,创造性地发明了“垫高绣”,即在绣之前以棉絮垫定图案造型,然后上面绣出金丝绒线,使作品看起来更加有浮雕感。她告诉记者,“这些我们都是立体的,你看这些就是用丝线的,我们就这样子融合在里面。但是我们垫高,每一针都离不开在这个棉花上。你看这个脚,是的,这样就立体感,都是垫高。”


  这样刺绣出来的图案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这种绣法在四大名绣中独树一帜。“我们跟其他名绣是截然不同的。人家一看就知道,是潮绣。”


  在康老师的工作室里,吸引大家眼球的不仅仅是那些富丽堂皇的绣品,在当中还有一副特别的作品——《梅兰竹菊》。“这一幅呢,我就是用那个头发,用头发把它绣出来的。然后结合抽纱跟潮绣,里面也垫了高,而且是双面(绣)。因为头发它最经得住时间的磨练,这个两百年它都没问题。”


  这幅双面的立体头发绣,是康惠芳结合潮绣和头发绣的特点而创新的。而在她的工作室里,我们竟然还发现了常州乱针绣的身影,这件作品同样带着创新的味道。


  “你看,我就是结合这个乱针绣,跟这个苏绣,跟我们潮绣,我是把它结合为一体的。这个后面是乱针绣,你们的乱针绣更粗旷,更厚重,还要厚重粗旷。”康惠芳解释道。


  康惠芳老师说这幅作品只是自己的一次尝试,对于乱针绣她也还在学习当中。说到这,朱玲娜老师拿出了她从常州带来的这件乱针绣的作品。


  说着,康惠芳老师带我们来到她的绣坊。绣坊里的绣娘们正在忙碌着,飞针走线,得心应手,娴熟的技艺,复杂的工序,让人不得不感叹这一幅幅潮绣作品的精工细作。领略了这别具一格的潮绣绣法,朱玲娜老师也拿出了这副未完成的乱针绣作品,绣了起来。


  “我们这个是交叉针,全部是这样交叉的。这个就是交叉以后,没有规律,不是一定说要横交叉、竖交叉,做偏峰有偏锋的针法,背景有背景的针法,所以它这一个是美术功底。没有美术功底它也不行的,这个跟我们完全两个概念。不一样。”康惠芳告诉记者,乱针绣主要采用长短交叉线条,分层加色手法来表现画面,但又乱而不杂,密而不堆,技法千种,从而立体感很强,颇有西洋油画的效果,与传统的潮绣绣法截然不同。


  两位老师互相交流着各自的绣法,谈论间,他们也说起了一件共同的心事。


  “我就是十几个学生,没多的。”


  “咱们常州现在那边的规模呢?”


  “常州现在绣乱针绣的,也只有几百个人。我们没有年轻的,所以就是后继乏人。”


  “我们更稀缺,没年轻的,没有。”


  “我们没年轻的。”


  “对呀,没有。”


  “整个潮州城都没有吗?”


  “没有。”


  “我们也三十多岁了最年轻的。”


  此情此景,让康惠芳老师有些心痛,她希望这项古老的艺术能够得到传承,而不是掩埋于岁月之中,因此这些年,她一直在努力探寻着潮绣新的发展之路。


  “在衣服上面,这个是婚纱。这个是我女儿做的东西。那里面有剪纸啊,还有一些刺绣啊。你看,现在做成这样子。这个就是实用品了,通过这二十年就慢慢的演变,就是要把它作为传统的非遗的项目。怎么样走长远道路,走市场的道路。”康惠芳思考着。


  潮绣运用在服装上自古就有,到了近现代还大量应运于婚纱礼服,潮州当地大大小小的婚纱厂不计其数,但大部分都是贴牌生产,始终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因此,面对这样的格局,康惠芳老师早就有了自己想法,“打自己的品牌。嗯,走向国际化要。三个阶段,现在也是在艰难地走打自己品牌的这个路。本土品牌一百多个工厂,我们都是靠这个产业基地,所以我老是提出来,要把我们这个潮绣的文化把它延伸出来作为产业,等自己的品牌成功了,它就很有很能挽救了这个行业。”


  从植根于民间,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简单生活用品,到如今成为文化和艺术的交流使者,靠的就是康惠芳这样老一辈艺人的坚守和创新,相信潮绣这块艺术瑰宝一定会在薪火相中传焕发出新生的光芒。最后,康惠芳老师还赠予我们一件特别的潮绣作品作为礼物。


  “我们潮州是凤城,你们常州是龙城。龙凤体现在这幅画里面了,希望我们凤城和龙城,多一点交流互动。”


  常州、潮州,一个龙城,一个凤城,似乎在冥冥之中就注定了两座城市之间那说不清道不尽的渊源。

观看本视频
  本刊所有内容均来自网络,由潮汕圈进行整理编辑,所有权利属于原作者及原出版单位,本平台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仅作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赞助商推广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潮绣与乱针绣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