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梁永利老屋记忆
TUhjnbcbe - 2021/1/8 8:39:00
沈阳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yyq/160213/4769999.html

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梁永利,天门皂市人,天门中学教师。随着年龄渐长,以前的事情有些在脑中越发清晰,于是记录下来,也让一些将来可能模糊的记忆有文字可去追忆……

老屋记忆

记忆里的老屋是标准的泥巴房子,冬暖夏凉。正屋有四间房,东西各两间相对。正屋后面是一间厨房和只有一墙之隔的猪圈。一个院子把它们连成一体。

一、燕子窝

正屋的梁上有燕子窝。小燕子在梁上张着嫩*的小嘴,喳喳地叫唤。奶奶总是告诉我们,燕子在家里垒窝,能给我们带来好运,不要去惊扰了它们。就连家里木门上锁的时候都有考虑到它们。两扇木门之间留有很大的缝隙。放学回家,大人出门干活了,锁着的大门根本拦不住我们小孩子,呲溜一下就从门缝里钻过去了。而且奶奶专门叮嘱我们不要把门关严实了,说这样燕子妈妈进不来,小燕子会挨饿的。

在纯朴的农村人心里,动物也是家里的一份子。

二、阁楼

正屋东西两间相对的屋顶上都有阁楼,用来堆放一些平时不用的农具和杂物。这里晚上是老鼠的天堂,白天是我们小孩子玩捉迷藏的乐园。

阁楼说是楼,其实没有楼梯上下,就是简单的在横梁之间铺上了一块块木板。上下都需踩着木梯子攀爬。这根本拦不住灵活矫健得似猴子的我们。每天上上下下,钻来钻去,灰头土脸,不亦乐乎。

三、院子

院子连着正屋和厨房。院子一角垒了一个草垛,用来作烧饭的柴火。每到寒冷的冬天,我们就窝在草垛里,晒着暖洋洋的太阳,嚼着田埂上刨来的白白的茅草根。院子的另一边我还种了一些花。凤仙花我们也叫指甲花。把它的花摘了,胡乱涂抹在指甲上,看汁液把指甲染红,臭屁得很。还有夜来香。我们把它的花茎往外轻轻拉出,再挂在耳朵上,一摇一晃的挺像耳环。再有就是美人蕉,根部像莲藕,叶子似芭蕉。栽种一点点就可撒起欢来,长成一大片去。

现在想想,儿时的我们极易快乐。不管是一缕阳光,还是一截草根,亦或是一朵小小的花,都能让我们心生满满的欢喜。

四、猪圈

在农村,牛,猪,鸡这些畜禽对农村人都有着非凡的意义。因此农家的猪圈都会挨着屋子搭建。我家的就建在正屋后,与厨房一墙之隔。家里的残渣剩饭老菜帮子倒进一个固定的大桶里,就是泔水。用葫芦锯的水瓢舀上两勺,兑上米糠,那就是猪的伙食。

春夏水草丰美时,为了节约粮食,我们会去野外打猪草。就是用铲子把地里各种鲜嫩的野草铲了,用背篓背回来。还有就是去水里打水葫芦回来喂猪。那种东西浮在水面,大片大片的,打捞很容易。就是不小心碰上了,会让人皮肤发痒,痒到要把皮肤挠出一道道红印的那种。但我们还是乐此不疲,因为猪长胖了出栏了,就意味着年底家里的收入又增加了。

五、巷子

老屋旁边是一条巷子。与邻居家的巷子连在一起,成了街坊邻里茶余饭后闲坐聊天的好去处。特别是夏天的时候。巷子里阴凉,风吹拂过,是纳凉的绝佳场所。大人们就端着碗,坐在地上。讲究些的,会从草垛上扯一把草垫巴在地上。慢慢吹着凉风,东家长西家短地闲扯,时光仿佛都静止了下来。特别是夏天傍晚的时候。我们小孩子会早早把竹床搬来巷子里。大人们忙碌完了,也会搬上椅子板凳,摇着蒲扇聚拢过来。

这时的小巷最是热闹。大人们谈着庄稼,收成,天气。小孩子们就拿上透明的瓶子,蒲扇,去后面不远的田里捉萤火虫。星星点点,一闪一闪的,到处都是萤火虫。有的歇在稻叶间,有的在空中飞动。捉到了就放进瓶子里,够不到的就用蒲扇挥舞。睡觉时放蚊帐里,梦里都是一闪一闪的萤火。突然有人大喊"*来了",大伙就呼啦一声往回跑,游戏自然终止。躺在竹床上,大人们慢慢摇动着蒲扇替我们驱赶蚊子。有时仰躺着,看着满天繁星,听着牛郎织女的故事,在蒲扇摇动的微风里,不知何时就睡熟了。

六、邻里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在那时的农村,这是一句至理名言。大人有事外出,会把家里的钥匙交给邻居保管,家里的小孩托给邻居照顾。逢上年节,但凡打点牙祭,做了好的吃食,必让家里的孩子给左右四邻送去。晾晒稻子碰上天气突变,晒场上必然都有左右四邻的身影。更别说碰上红白喜事,家里的桌椅板凳,锅碗瓢盆,家伙物什什么的,统统贡献出来。真正是要人出人,要物给物,倾其所有,倾囊相助。

时过境迁,老屋已不复在,邻里亦多搬离。但老屋,老屋的人、事,会永远留在我记忆里……

天门文艺投稿邮箱:

QQ.
1
查看完整版本: 梁永利老屋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