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淮乡小戏娃(三)
大二班
活动来源
新学期来到新的教室,孩子们对新的环境充满了好奇,很快他们就发现了教室里一本非常特别的粘土书,大家围在那里叽叽喳喳地议论了起来。
老师,这是什么呀?上面怎么有这么多的龙?
这是以前在这个班级的哥哥姐姐做的一本关于九龙口的书。
九龙口是什么呀?九条龙吗?
集体活动:九龙口
我们及时地抓住孩子的兴趣点,进行了集体教学活动《九龙口》,详细地讲解了九龙口的由来,和他们一起分享了九龙口的神奇传说,为了让孩子能更直观地感受到九龙口景色的美丽,我们还播放了九龙口航拍风光纪录片,并将“六一”儿童节哥哥姐姐表演的《神奇的九龙口》节目视频播放给他们看。
九
龙
口
语言活动:九龙口
节目:神奇的九龙口
原来在我们家乡建湖还有这么神奇美丽的地方呀,太棒了!
哥哥姐姐们真厉害,在舞台上表演得真神气!
剧本初创:剧作家的萌生
区域活动开始了,萱萱说:“哥哥姐姐在台上把九龙口的传说表演出来,我也想在我们的“西塘小戏苑”表演一个我想表演的故事,我去美工区把故事先画出来。”你的想法得到了其他伙伴的赞同,有了这样的想法,孩子们开始了自己的剧本初创作。
01
02
分享活动:讲述剧本
“剧本”创作好了,每个人都兴致勃勃地和大家分享自己的创作,精彩的故事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可是谁的故事是孩子们最想表演的呢?
投票:我的剧本我做主
我们进行民主投票活动,最后萱萱创作的《西游记三打白骨精》得到了最高票数。本着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最终确定了我们小戏园里的排演剧目。
绘本分享:《西游记》
萱萱,这个故事太有意思了,你怎么知道这个故事的呢?
我爷爷经常给我讲西游记的故事,我家里还有这本书呢,里面有好多西游记的故事,明天我把这本书带过来给你们看看。
萱萱的书带来了,于是我们进行了分享活动,大家一起分享了这个《西游记》的绘本,大家都惊叹于故事里唐僧师徒四人所遇到的神奇经历。
设计小戏台
我告诉你们其实萱萱画的这个故事就叫剧本,有情节还有人物,我们生活中看到的电视剧、电影和舞台上的节目都是有剧本的,要想把一个故事变成节目表演出来,需要很多人一起努力。泽泽说:“我看哥哥姐姐们表演的那个舞台特别漂亮,不如我们先来设计一个漂亮的小戏台吧!”
我来画
我来搭
我来做
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合作用废旧的纸盒制作小戏台。并将自己和爸爸妈妈一起做出来的小戏台带到幼儿园,大家都兴致盎然地分享着小戏台上表演的故事。我们还将孩子们制作出来的小戏台作为新投放材料加入到阅读区中,在阅读区中进行着舞台故事的讲述活动。
确定演员:我想演……
剧本有了,小戏台也有了,该确定演员了,谁来演?演什么角色?本以为孩子们都很害羞,可没想到大家的热情都很高昂,都要报名参加这个演出,可是角色是有限的,不可能每一个人都能得到表演的机会,于是大家决定轮流上去表演自己想演的角色,让小伙伴共同决定参演演员和扮演的角色。
我
想
演
肚子挺起来就像猪八戒了
看我像不像孙悟空
我
会
演
我们表演得像不像
美美的白骨精
寻找表演道具
没能参演的孩子也不气馁:“我们可以帮忙做道具和表演的服装啊!”教室里的材料有限,于是大家决定去五楼的多功能室去寻找合适的表演道具。
制作表演道具
有一天早上,恒恒一来幼儿园就过来告诉我:“老师,我在功能室没找到孙悟空的帽子,昨天晚上我想到用什么做了,以前我们做花旦头饰的皮球也可以拿来做孙悟空的帽子。”我告诉你这叫头套,我帮你找了一个废旧的皮球并切成了两半,然后就交给你了。只见你邀请了两位小伙伴一起制作,用水粉上色,用粘土做金箍。真的是创意十足!
01
找到皮球
02
切成两半
03
水粉上色
04
粘土做金箍
社会实践:走进老年大学淮剧班
怎样用更加专业的淮剧动作表演出来呢?为了让孩子们能够顺利排练,我们开展了“走进老年大学淮剧班”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走进老年大学,和淮剧班的爷爷奶奶们一起上课,并请淮剧班的老师帮我们一起设计表演的动作,孩子们学得都很投入很专注,一板一眼,很有韵味!
认真排演
从老年大学回来后,孩子们对《三打白骨精》排练的兴趣更浓厚了。排练进行得有条不紊,经常都能看见几个小演员认真地排练,大家互相合作,纠正对方的动作。
排练厅的小精彩
家园调查
地方戏曲剧种和有趣的方言
一天图书区里笑声一片,原来是熙熙说着一个四川方言把大家逗乐了,我问你:“你怎么会说四川话?”你告诉我:“上次在家里设计小戏台的时候,我妈妈给我在家里看了一个川剧的视频,就是四川的戏,那个里面还会变脸呢,可有意思了!”
通过这个契机,让孩子能够对中国地方戏曲剧种有更多的了解,我们发放了家园调查表让家长们和孩子一起通过各种方式去了解地方戏曲的种类,还可以了解一下有意思的地方方言,通过调查交流,大家知道在中国原来有很多像淮剧一样的地方戏曲剧种,还知道了一些有别于普通话的地方方言。
小小调查表
请家长们和孩子一起通过各种方式去了解地方戏曲的种类,还可以了解一下有意思的地方方言。
集体活动
通过分享交流,孩子们知道在中国原来有很多像淮剧一样的地方戏曲剧种,比如四川的川剧、安徽的*梅戏、河南的豫剧等,还知道了一些有别于普通话的有趣地方方言。
正式演出: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
终于听到你们说:“我们排练出来了,邀请大家一起来看看。”于是孩子们一起到五楼表演厅,你们激动地做着表演前的准备。
我们还邀请了桐桐的妈妈来帮助你们进行妆容的准备。
演出开始了,大家的阵阵掌声足以证明你们的演出是成功的,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
老师的话
我们的微课程进行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围绕《我是淮乡小戏娃》这一微课程,孩子们在多个领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经验。我们的微课程从一开始将他们对新环境的好奇到最后的成功表演,串联在一起。最后我们的小戏园确定要上演的剧目是《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他们创作的小“剧本”在成人看来确实比较简拙,但是在萱萱和她的小伙伴们的眼中是美的、特别的,他们用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这些艺术作品美的感受。他们不要现成的、漂亮的项链首饰和表演道具,偏偏要花时间自己做,他们表演时的动作或许不像专业演员那样精湛,但对孩子们来说,这个过程就是他们感受、理解、表达和创造美的过程,不必顾忌成人的审美标准,他们享受过程、乐在其中,这是多么美好和愉快的体验。我希望保护孩子们由内心自然生发的纯真、快乐的表达,更希望这美好的情感成为孩子们一辈子难忘的回忆。
THEEND
本期编辑:张娅娟祁镜谷晓艳
审稿人:陈珊
建湖县幼儿园
倾听美、分享爱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