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中国剧协第十届小戏小品编导演研修班成功举
TUhjnbcbe - 2021/2/17 2:36:00

年12月19日至12月29日,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中国文联戏剧艺术中心、张家港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承办的第十届小戏小品编导演研修班在张家港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40名小戏小品编导演人才参加培训。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副主任董涛,中国文联戏剧艺术中心副主任薛金岭,中国文联戏剧艺术中心教育培训处副处长佟欣、网络信息处副处长谢天一,张家港市文体广旅局局长孙建忠、副局长李忠影等出席开班仪式。

开班仪式现场

本次研修班是今年8月举办的“中国剧协小戏小品编导演网络专题培训班(编剧部分)”的延伸,因受疫情影响,编剧培训班以线上教学的形式开展,邀请了专家对学员提交的作品进行遴选和点评辅导,对其中精选出的优秀剧本“量体裁衣”,对应人物角色,选拔出合适的导演、演员来参加此次线下培训完成进一步的创作。此次培训为期11天,采取多元化、立体式的教学方式,融汇理论与实践,为学员搭建多层次交流学习的良好平台。

开班仪式现场

培训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专家授课,分别邀请了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副主任董涛讲授《全媒体背景下文艺创作态势及展望》,当代滑稽戏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梅花大奖”获得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顾芗讲授《漫谈舞台表演与人物塑造》,中国戏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艺术学和心理学双博士后刘小*讲授《李渔之“闲情”对创演小品小戏的启示》,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教授、创作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赵锡淮讲授《小戏小品剧本创作技巧讲解》,国家一级演员、原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研究员、戏剧表演教授周笑莉讲授《表演实践课》。第二阶段为实践学习阶段,学员们前期按照剧目分组,自行创排,并邀请了中国田汉研究会会长、中国剧协张家港(全国)小戏小品创作基地主任周光,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五届戏曲春晚总导演许玉琢,中国戏曲学院继续教育部主任、副教授姚志强,中国剧协张家港(全国)小戏小品创作基地办公室主任、研究馆员顾学*,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赵娟及周笑莉六位专家老师点评作品并分组修改指导、完成二度创作。

董涛讲授《全媒体背景下文艺创作态势及展望》

顾芗讲授《漫谈舞台表演与人物塑造》

刘小*讲授《李渔之“闲情”对创演小品小戏的启示》

赵锡淮讲授《小戏小品剧本创作技巧讲解》

周笑莉讲授《表演实践课》

排练作品点评

经过专家老师的精心打磨和学员的紧张排练,共有8个作品在12月28日的结业演出时搬上舞台。其中《娘家风俗》《争厨神》为小戏作品,《暖冬》《爱是你我》《两个人的车站》《疫情时刻》《幸福计分板》《春到山乡》为小品作品。8个汇报节目题材新颖,紧扣时代脉搏,反映当下生活。参训学员不仅全员参与其中,并且身兼数职,有的客串了其他剧组的角色,有的主动担当导演、音效、舞美的工作,大家在理论学习、作品排练、演出过程中探讨艺术问题、切磋表演技艺,短短几天时间不仅见证了作品从文本到立上舞台的创作过程,也共同见证了素不相识的同学们彼此的成长。

小戏《娘家风俗》

小品《暖冬》

小品《爱是你我》

小品《两个人的车站》

小品《疫情时刻》

小品《幸福计分板》

小品《春到山乡》

小戏《争厨神》

培训结束后学员们积极提交了学习心得,纷纷表达了对活动主办单位及授课老师的谢意。持续近一年的疫情,让我们的戏剧舞台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如今疫情形势依旧严峻,我们的戏剧工作者更要团结起来,以艺抗疫,用积极向上的作品,带给人们希望,让人们感受到爱与光明。此次全国小戏小品编导演研修班正是中国剧协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具体行动,更是以培训促创作、以学习积蓄力量的难得交流平台。希望广大学员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创作出更多贴近生活、贴近人民的有高度、有温度的优秀作品。

学员与授课老师合影

简介

授课老师

董涛

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副主任

先后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和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长期从事文艺宣传和理论研究工作。业余时间从事编剧工作,参与编剧影视作品曾获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中国微电影大典最佳编剧奖、北京大学“学院奖”最佳编剧奖等。

顾芗

当代滑稽戏表演艺术家

中国戏剧“梅花大奖”获得者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苏州市滑稽剧团名誉团长

国家一级演员,中共十八大代表、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江苏省文联顾问、苏州市文联副主席、苏州市*协昆评室副主任;“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德艺双馨优秀表演艺术家”,享受国务院*府特殊津贴。文化部第2届、7届、12届“文华表演奖”,中国戏剧第9届、15届、25届“梅花奖”,第14届上海“白玉兰奖”得主,两度荣膺全国小品大赛唯一“最佳女演员奖”。

代表剧目:《小小得月楼》《一二三,起步走》《顾家姆妈》等二十多部滑稽戏及小品。

刘小*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

硕士生导师、文学博士

艺术学、心理学双博士后

研究领域:戏剧戏曲表导演实践及理论。教授《戏曲导演创作》《剧本分析与导演构思》《戏曲角色创造》《剧目读解》《戏剧戏曲表导演理论》等课程。

赵锡淮

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教授、创作教研室主任

硕士生导师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评审专家

出版了《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戏曲精品剧目研究》《新时期优秀戏曲剧目研究》《戏曲舞台创造研究》《中国戏曲学院新世纪新创优秀戏曲剧目及剧作家研究》等学术专著多部;主编出版学术论文集1部;编著出版《大学语文》教材1部;出版了个人戏曲剧作集《雪窗吟哦》1部;在省级以上戏剧刊物上发表了大型戏曲剧本多部并被排演。一些剧本分别荣获全国戏剧文化奖银奖、铜奖,田汉戏剧奖等。发表学术论文六十余篇,一些论文荣获“田汉戏剧奖”“全国戏剧文化奖”等。

周笑莉

国家一级演员

原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研究员

戏剧表演教授

国家新职业课程“戏剧指导培训师”课程设立专家

代表作:话剧《良辰美景》《爱情泡泡》《楼上的玛金》《金磐石》等;电视剧《急诊科医生》《有你才有家》《彩虹的重力》《老房有喜》《都是天使发惹的祸》《胡雪岩》等;电影:《为人之母》《纸飞机》《诈骗犯》《耿二驴的那些事》《脱贫先锋——情系暖水湾》等。

周光

中国田汉研究会会长

中国剧协张家港(全国)小戏小品创作基地主任

年开始从事剧本编辑工作,后侧重小戏小品研究、教学与创作辅导工作。迄今为止,辅导创作《九品官上树》《局长家事》《步步高》《汇报咏叹调》等优秀作品余件,举办全国性戏剧创作高级研修班、培训班46期。此外,发表小戏小品评论文章数十篇。

曾经担任“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评委以及第四至九届中央电视台CCTV电视小品大赛评委。

许玉琢

中央电视台高级编辑

五届戏曲春晚总导演

全国京剧戏迷票友大赛总导演

执导了多部戏剧电影电视剧,多次荣获广电部、广电总局颁发的“星光奖”“特殊贡献导演奖”等。

姚志强

中国戏曲学院继续教育部(戏曲艺术教育中心)主任

戏剧影视导演、副教授

北京市学校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会秘书长

先后导演京剧《金子》、话剧《秋瑾》、评剧《海棠红》、戏曲电视艺术片《鸟尊记》等近40部戏剧影视作品。先后荣获“中国曹禺戏剧奖”剧目奖及导演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奖、“全国戏剧文化奖”导演奖及优秀剧目奖、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及二等奖等奖项;多部作品荣获省部级“五个一工程”作品奖及艺术节优秀作品奖,并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先后担任多部专著的主编、副主编,发表20余篇学术论文和调研报告,承担1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年至今,主持学院“戏曲进校园”“戏曲进社区”“国戏杯”学生戏曲大赛、“民族艺术进校园”等品牌活动,担任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观察员等工作。

顾学*

中国剧协张家港(全国)小戏小品创作基地办公室副主任

国家一级编剧

研究馆员

自至今,连续五届获“中国戏剧奖”金奖8个;连续两届获“中国曹禺戏剧奖”一等奖3个;获“中国群星奖”1个;连续八届获华东六省一市戏剧小品大赛特等奖5个、金奖2个、银奖1个;连续八届获江苏省“五星工程奖”金奖10个;获“江苏戏剧奖”一等奖8个;有7件作品参加了5届“CCTV小品大赛”,获“最佳作品奖”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3个;年,成立“顾学*小品工作室”。

多年来,创作小品《二叔快跑》《生日聚会》《幸福指数》《牛二进城》《今夜有雨》等多部优秀作品。

赵娟

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戏剧学博士

演员、导演

主持科研项目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世纪戏曲导演艺术研究》、文化部项目《乡村民族民俗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等,主要著作有《戏剧戏曲导表演艺术中的意境创作》,参与撰写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梅兰芳表演艺术体系及相关文献收集整理与研究》、“梆子艺术大系”丛书、“京昆艺术”丛书、“戏剧影视表演教程”丛书等,多次受邀担任央视、各省台电视节目的评委及嘉宾。

长按识别图中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剧协第十届小戏小品编导演研修班成功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