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北有秧歌,南有英歌”,说起潮汕舞蹈,自然离不开英歌,每年春节期间,广场或空地上的英歌表演,粗犷豪迈、雄健有力,最令人振奋,因为这是扬正驱邪,更是吉祥平安的象征。
英歌,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有歌颂英雄的意义,气势豪迈,气氛浓烈,在当地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在广东,流传主要有普宁英歌和潮阳英哥两种英哥类型。
普
宁
英
歌
普宁英歌,起源于人民群众劳动之余喜习武,借以消除疲劳、健身壮体,后又在习武的基础上,根据梁山泊英雄的故事创编了唱英歌,代代相传,发展为南方汉民族优秀民间传统舞蹈。
普宁英歌的表演者勾画风格独特的脸谱,按梁山泊英雄形象造型,着武士服,紧身短打,手执特制双短棒叩击起舞,并配以锣鼓、螺号节奏。
潮
阳
英
歌
潮阳英歌是广东地区英歌的一种,是在不断完善和吸收北方大鼓子秧歌而逐渐演化发展的、集戏剧、舞蹈、武术于一体,极具阳刚之气的舞蹈艺术。
潮阳英歌舞在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和风格。按舞蹈节奏的板式划分,大致可分为慢板英歌、中板英歌和快板英歌三种。
近年来,各地还出现了不少女子英歌队、少年英歌队,更添无限情趣。每逢佳节、喜庆日子,村村少不了英歌这一活动项目,英歌锣鼓响遍城镇村寨,英歌所到之处,村民闻声而至,扶老携幼,围得水泄不通,整齐的踏步声、扣棒声、锣鼓声、喝叫声,声声催人急,观者的欢呼喝采声,把热烈场面推向高潮。
左右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