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如何被扣上“封建专制”的大帽子?
答曰:西方中心论!西方中心论发源于西方,真正起到推波助澜作用的是被殖民化的中国本土知识分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方殖民中国的梦想成了明日*花,但学人思想的殖民化整体上越陷越深。西方中心论者缺乏基本的理性判断,本应独立的人文精神变成了冠冕堂皇的人云亦云。他们总是努力在中华文明中找到与西方文明对应的要素,如果附和不上,就削足适履,就算大卸八块也在所不惜。比如中国哲学不讲二元对立,根本没有唯心、唯物的之别,而那些西化学者坚称荀子是唯物主义者。西方中心论与西方文明共生。当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第一眼看到金字塔时,他断言那是奴隶建造的,因为如果希腊人建造金字塔,肯定要逼迫奴隶终日劳作完成。现代考古学证明,金字塔的建造者不是戴着锁链的奴隶,而是可以享受假期的自由劳动者。从亚里士多德开始,“专制主义”就是一种站在外面对“东方”的评价。亚里士多德认为:“野蛮人比希腊人更有奴性,亚洲人比欧洲人更有奴性;因此,他们毫无反抗地忍受专制统治。这种君主*体很像是暴*,但是由于它们遵循成法而世代相传,所以很稳定”。开始“专制东方”指土耳其地区,后来扩大到波斯,然后是印度,最后是中国,如果另一个有智慧生命的星球正好出现在东方,那西方学者会将这个星球上的文明立刻定义为专制主义——好莱坞的一些电影就是这样做的。断言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中国为封建社会是西方中心论的特例,本来中外学者大多认为,中国的封建体制在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就结束了。比如年,严复在翻译英国学者甄克思(E.Jenks,~年)的《AHistoryofPolitics》时,就认为中国有四千多年处在宗法社会之中,宗法社会又可分为两个时代:周以前是封建时代,秦以后则是*国社会;马克斯·韦伯(MaxWeber)也仅把中国先秦称为“封建社会”,秦统一后至清代的中国社会,他称之为“家产官僚制”(世袭君主下的官僚制)社会。但年以后,苏俄却坚称现实中国是“半封建”社会,于是又有了五阶段论,欧洲走过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中国也要重新跟着走一回。这样,秦始皇之后的中国“重返”封建社会也就顺理成章了。历史事实是,周朝才更像西欧中世纪的封建社会。在西周,受封诸侯承认周天子为天子,诸侯在分封的国土上,聚族立宗,修建城池,设百官有司,组成国家机器,也像周天子那样搞分封,将一部分土地分给昆弟子侄、姻亲,任命他们为卿大夫。各侯国除了朝觐、互通聘问外,拥有多方面的自主权。年1月19日,陕西眉县杨家村发现一组窖藏西周青铜器,出土铜器20多件,铭文字以上。这些青铜器属于周王朝显赫的单氏家族,其中逑盘(逑,音qiú,也有学者释为“逨”)记载了单氏的家族史,从中我们看到,单氏一直是西周显族,历代要么为王室征战四方,要么在宫廷担任要职。自从周立国初期单公被封在杨村一带,这个家族就世世为官,靠血缘世袭一代又一代传下去,直到东周礼乐崩坏,其特权才消失,代替封地的是中央直接管理的郡县,代替世袭贵族的是对社会作出贡献的精英集团。就是说一个农民通过战争或辛勤劳作获得国家功勋后,也可以做杨村的地方首长——当然他不能将自己的职位传给自己的子孙。就像历史前进都不会直线发展一样,中国封建与反封建的辩论一直持续到清末。辩论归辩论,当西方封建制成为常态时,封建制在中国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大一统时代,很早主张恢复封建制的是齐人淳于越,此事发生在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年)。淳于越的主张引起了时任丞相的李斯的强烈反对。西汉主张回到封建制的是郦食其。《史记·留侯世家》记载,公元前年,楚汉战争正酣,刘邦在荥阳被项羽包围,郦食其建议恢复分封制,以争取六国旧贵族的支持。张良为刘邦辨明利害后,刘邦大骂郦食其是“竖儒”。不仅在秦汉,直到唐朝,李世民还曾想恢复分封制。贞观十一年,李世民欲分封自己的子弟功臣,但善于虚怀纳谏的李世民在李百药等反对后,改变了主意。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反封建之国。反封建铸就了国人的大一统意识,它告诉人们,只有统一才有持久的和平和真正的福祉。在21世纪全球化时代,它将成为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节选自翟玉忠《道法中国:二十一世纪中华文明的复兴》,该书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年出版。)一、尚武精神的源头中华民族素有尚武传统,其源头可以追溯到远古神话。神话这一古老的精神文化形态,以最质朴的形式,在本原意义上凝定了民族精神结构的基型,蕴含了一个民族主体方面的内在规定性,承载着一个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化基因。盘古开天辟地、炎*争帝、后羿射日等神话就是先人赞美力量、歌颂勇武和冒险精神的反映。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奴隶主贵族为了保卫王权和自身利益,对内镇压奴隶们的反抗,对外征服其他部落和边远地区,国家建立了最初的常备*。各部落之间常常为争夺水源、土地和人口而进行血腥仇杀,夏商周三代都曾大规模对外用兵。统治阶级将武力、征伐视为生存的保证,在其深层文化心态上,呈现一种勇敢和冒险精神,反映在代表着当时艺术水平顶峰的青铜器制作上也呈现出一种“狞厉的美”。为了彰显其尚武精神,当时还有专门的巡狩制度:《尚书·舜典》曾载舜巡狩之绩;《竹书纪年》载夏“帝启十年,帝巡狩,舞《九招》于大穆之野”;《诗经·周颂·时迈》颂周武王巡狩,“怀柔百神,及河乔岳,允王维后。明昭在周,式序在位”;《穆天子传》载,周穆王令造父驾八骏西巡至昆仑山。这些都表现出中国早期的尚武精神。二、尚武精神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群雄逐鹿,社会动荡不安。在这混乱的时代,武力成为最有说服力的工具,尚武精神得到社会各阶层的崇尚。诸侯割据,列国纷争,时代的主题是“王道”和“霸道”,战争此起彼伏。连绵的征战,不停的角逐,使儒、墨、道、法、刑名、阴阳、纵横等诸子百家都特别关心和深刻思考社会*事生活及战争活动。客观地看,先秦诸子无一不论*谈兵,他们从各自的立场出发,围绕当时思想理论界的中心议题,诸如“礼制”、“法制”、“王道”、“霸道”、“合纵”、“连横”等,深刻阐述了大量有较高理论层次的*事思想,也是对社会尚武意识的归纳和总结。各诸侯国要在激烈的兼并战争中不被吞并,也不得不整兵备战、注重国民尚武精神的培养。齐桓公即位后不久,就向全国各地选拔勇武之士,规定“于子之乡,有拳勇股肱之力秀出于众者,有则以告。有则不告,谓之蔽贤”。地方官有向上级及时推荐勇土之责,否则就被视为失职。《韩非子·定法》记载,“商君之法: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斩二首者,爵二级,欲为官者,为百石之官;官爵之迁与斩首之功相称也。”并按爵位高低配以相应特权,爵位越高,待遇越丰厚。如果临战畏缩,则以*法处置。《淮南子·主术训》云:“越王好勇,而民皆处危争死。”赵武灵王鉴于公元前年楚大败于秦,亟思提倡尚武精神,乃下令国人着胡服,以习骑射。“胡服骑射”是赵武灵王实施战略转变的一次*事改革,也是增强国民尚武精神的一项创举。征兵制度的完善有力地促进了尚武精神的发展。在奴隶制时代,*队主要由奴隶主贵族及其宗室成员所组成,并征发居住在各诸侯国国都及其近郊的国人作为车战的主力,普通平民充当随车的徒卒,而奴隶则担任后勤保障人员。自春秋以后,随着奴隶制的瓦解,国野畛域的混灭,世卿世禄制度的废除,奴隶主贵族*队逐渐被新兴地主阶级*队所取代,士兵的主要成分由过去的“国人”改为农奴或“编户齐民”的农民,*官的主要来源则由过去的奴隶主贵族改变为立下战功的地主阶级*功贵族。这一重大变化,反映在当时的兵役制度上,主要表现为原来等级征兵制的转变,开普遍征兵制和募兵制的滥觞。普通平民由以前在战争中的从属地位转变成了主体,加之统治者极力提倡尚武事功,因而战场杀敌立功成为当时普遍的社会风尚。《秦风·无衣》中写道:“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日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表现出了秦人踊跃奔赴战场、慷慨从*和乐于战斗、崇尚武力的战斗精神。《秦风·小戎》通过描写妇人们对战车、战马、铠甲、装备的喜爱,“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厌厌良人,秩秩德音”,由衷地赞美了征人的高尚品德,“在其板屋,乱我心曲”,又表现了妇人对征夫的无限思念,从侧面反映了秦地妇女对英雄的崇拜与敬慕,对战争的支持和武力的崇尚。三、尚武精神的特征、影响先秦时期尚武精神具有十分鲜明的原始性。当时的*治斗争和文化冲突常常是通过战争来解决的,贪生怕死,畏首畏尾,这个部落(或国家)就没有立足之地,更谈不上创业和发展。普通大众的尚武、坚毅的习性还保留相当完好,因为刚刚脱离蒙昧时代,先民的自由、好斗、竞争意识还很强烈,利益至上的天生法则思想没被破坏,当时的各诸侯国最符合强者生存、弱者淘汰的自然规律。从大大小小上百个诸侯国被强大的几国兼并,最终成为战国七雄的局面可以看出,是适者生存的法则在起作用。春秋时尊强者为霸主,凭实力说话的自然游戏规则是被人们尊重的,也是不得不选择的,各诸侯国都在崇拜强者的同时保持很强的自我发展和竞争进取意识,对华夏民族起着相当积极的促进文明发展的作用。先秦时期的尚武精神对后世的影响深远。首先,先秦时期的尚武精神是先人在与大自然、与其他部落(或国家)搏斗、征战中发展而来的,带有明显的原始性和自发性,因而各国君主都信奉实力原则,都对外来的威胁和敌对势力采取武力消灭的办法,扩大疆土,融合蛮夷。可以说,华夏族第一次以整体国家形式扩张是诉诸武力并基本成功的,这直接影响了后世君主谋求边界和平和征服外域的做法。汉唐雄风之所以能持续数百年之久,重要原因就是它们将先秦以来的尚武精神发挥到了极致,通过不断征战开疆拓土,以武力将国家的威望抬升到了极致。其次,它为中华民族主体精神注入了崭新的内涵。华夏文明发源于*河流域的农耕文明,总体上偏于保守和内敛,但正因为先秦时期极具开放和张扬的社会历史条件,从源头上为民族精神注入鲜活的血性因子,每当面临民族存亡的关头,中华民族自强不屈的尚武精神总是进发出来,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挺身而出,这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历经沧桑而不中断的一个重要原因。张若冲:美国的“伟大”有一半是中国人的功劳
国产航母研制总指挥胡问鸣被审查,让人惊出一
中国光刻机项目年下马之谜方方的别墅真是坚不可摧当代汉奸是什么下场?答案是:被家族除
人民日报与钟南山出现重大矛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