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到周五每晚23点首播
次日17点10分重播
请锁定广东影视频道
在潮汕地区,有一种流传了三百年之久的广场舞,它融合了戏剧、舞蹈、武术等成分,同时也是当地人表达喜庆的一种方式,它就是英歌舞啦。英歌舞不仅是粤东最潮的广场舞,还是国家级和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陆丰甲子镇是英歌舞最盛行的地区。最近在甲子镇就举办了十年一届的庙会,究竟这种历史悠久的舞蹈有什么故事呢?马上睩睩。
英歌舞的来源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北有秧歌舞,南有英歌舞。潮汕话中的英歌和秧歌谐音相似,似乎向世人暗示它们百年前一脉相承。因此英歌舞的来源,相传是从山东鲁北的“大鼓子秧歌”和鲁西的“柳林秧歌”演变而来。
还有部分研究英歌舞的学者认为,潮汕地区的英歌舞是以傩仪为核心,傩舞、傩戏、傩俗为主的傩舞。
英歌舞融合了南拳的特点
英歌舞虽称为舞,但更注重打。舞动时双脚扎马步半蹲,距离与肩同宽,前进、后退均以马步姿势进行。
难怪说英歌舞融合了南拳的特点,举棍击打肩、腰、腿恰如其分,抬步、返身,南拳腿功扫出旋风,起、落、背向各有轻重,处处体现南派武术的浑厚功底。
潮汕人热爱英歌舞
潮汕当地人对英歌舞的热情外人难以想象,不管你正在做什么,只要总教头一声吆喝:“跳英歌舞咯!”全国各地的舞者纷纷都放下手中生意、工作,请假都要聚在一块,这就是英歌舞的号召力。
好像已经进入不惑之年的老刘,从事服装生意,得知这次家乡庙会上,要跳英歌舞,立马把生意交给下属管理,提前半年回家练习。
当地还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只要有英歌经过的地方就会带来吉祥;看到英歌队员们跳舞,来年就会带来好运。因此,英歌舞在潮汕民间,被誉为英雄和吉祥的化身。
潮汕人对非遗的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民族文化的DNA。其实非遗项目,目前在全国各地的保护和推广力度越来越大。
粤东潮汕一带非常多的传统项目得以保留,除了可以看到传统文化的一脉相承,而且还可以看到它的保育和活化,给大家领略到非遗文化的“前世”和“今生”。
想知道更多英歌舞的精彩内容,请留意收看我们今晚播出的《睩睩生活圈》啦~
睩睩生活圈
健康生活每一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