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小戏里的大千世界我看浙江省新农村
TUhjnbcbe - 2021/3/21 10:23:00
如何控制白癜风         http://m.39.net/pf/a_6020116.html

6月20日至21日晚,由浙江省文化厅主办、浙江省文化馆承办、湖州市南浔区文化体育局执行承办的浙江省新农村建设题材小戏会演在湖州南浔花样开腔,我作为一个学习者有幸观看了各地选送的16个小戏作品,并深深地被一个个作品所感动,唤醒埋藏在心灵深处的文化记忆。

戏曲是高层次的综合文化艺术,在思想上有高度,在艺术上有深度,在情感上有温度,在美学上有浓度,是文艺百花园中的明珠,但它又是最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会演当天,观众席上除了从事戏曲工作的人外,还有许多戏迷慕名而来,上至八十岁下至八岁,大家都看得津津有味,有的甚至在听到一些熟悉的*梅曲调时,还一起轻轻哼唱。不禁感慨,当我们放下手机抬起头,当我们走出各种神剧、雷剧、闹剧,当我们静静地坐在剧院里听着戏曲里的中国好故事,这不仅是一种享受,更是在演员们动听、动心、动情、动人的演绎中感受戏曲之美,在小戏里看大千世界、品人生百态、彰显文化自信。

1

情态:传递能量

16个小戏16个故事,有讲述为官之道,有折射人性之美,也有思考社会现象的,但每一个故事都在展现当代精神、传递正能量、表达新农村建设成果。

▲莲花落小戏《一刨花》

绍兴市柯桥区文化发展中心选送的莲花落小戏《一刨花》就以绍兴“三乌”之一的乌篷船为题材讲述工匠精神。乌篷船工匠大毛师傅接到一笔打造景区乌篷船的生意,但他为省时省力省钱,认为景区里的乌篷船只是在湖里来回游荡供游客观赏,不用重载长跑,因而即使做得质量不高也不会有危险性。师傅船匠王作为乌篷船模的验收专家,对大毛的这种敷衍态度很是生气,师徒二人因船模的质量引发冲突。

船匠王严厉训徒:做船决不能差“一刨花”!大毛在师傅的感召下,不顾妻子的阻挠砸了船模,并答应重新做船,以后造船绝不少“一刨花”。

简单的故事,做人的道理,却在演员的一唱一念、一声一腔中表达着我国传统工匠所讲求的以德为先,德艺双修。

会演现场,许多作品里的话语、行为不时引起观众的共鸣,现场掌声不断。相信,这样的掌声不仅是对演员和创作者的一种鼓励,更多的是认同感。无论是新农村建设还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们除了经济的发展,更多的是文明的进步,而这些小戏作品通过正能量的传递,绘就着一幅新时代新农村的新面貌。

2

情感:触动心灵

▲越剧小戏的《壹元茶馆》

在湖州荻港古镇上有一家古茶馆,创建于年,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这个茶馆以前是5毛一杯茶水,后来顾客自己要求涨价到一元,而且自带茶叶,只用茶馆的开水。为感谢村民的仗义,无论物价怎么上涨,老板都坚持茶水卖一元钱。湖州市南浔区文化馆选送越剧小戏的《壹元茶馆》就以该故事为切入点,讲述了一个诚信的故事。故事经过编创,讲述了毛毛继承了爷爷的“壹元茶馆”,想结合当下流行将茶馆改建为咖啡馆,遭到妹妹的阻挠。并从邻居奶奶那里得知了茶馆名字的由来,以及爷爷为报乡邻自动提高茶钱,帮助他们家度过难关的恩情,郑重承诺以后茶钱一概一元钱的事情,认识到“诚信”的经商之道,决定继续经营壹元茶馆。短短十几分钟的表演,却营造了好几个泪点。尽管只是一个小戏,但当它将故事进行演绎,加之曲调的演唱,人情味加上乡土味,演技配合着唱腔,更加地触发人们的情感、触动观众的心灵。相信,当老百姓看到这些小戏,会比任何的说教更能起到作用。

▲云和包山花鼓灯戏《福囡嫁妈》

如果在戏里,我们看到的是情感,那么在戏外我们感受到的是情怀。在看会演时,恰逢云和包山花鼓灯戏《福囡嫁妈》的编曲陈江涛老师坐在邻座。在这个小戏编排过程中,浙江省文化馆的周子清老师多次前往指导编创,并担任导演,而这就是周老师深入基层、希望戏曲事业在每一个地方都能蒸蒸日、欣欣向荣并越走越远、越来越好的情怀。同样,在受众市场并不景气的戏曲世界里,有这么多人忍受孤独、坚守职业、不忘初心地从事着戏曲的创作与演出,这也是一种情怀。当这些情怀无限放大,就是触动人心最美的情感。

3

情趣:展现风貌

此次会演以新农村建设为题材,参演的16个作品基本围绕了这一主题,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故事讲述着新农村建设的方方面面。

▲乱弹小戏《村长阿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个重大的历史任务在*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也就是年10月11日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时提出来的,至今已有十多个年头。在这十多年里,我们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物质到精神、从目标到梦想,一幕幕的变化也发生了许多故事。会演的第一个节目乱弹小戏《村长阿旺》就以光棍家的鸡扒了寡妇家的大蒜、寡妇家的狗追得光棍家的鸡落水丧命,引来村长为光棍与寡妇断案为题材,讲述了在新农村建设下,农民思想觉悟不断提高、邻里和谐、乡风文明的故事。整部小戏诙谐幽默、充满情趣,虽然是鸡毛蒜皮的故事,却表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的践行,很好地弘扬了主旋律。

《村长阿旺》是由衢州市江山市文化馆和丽水市莲都区文化馆联合选送,这是两个地区的第一次合作,因戏结缘,两地将江山乱弹和处州乱弹结合,共建共融共通,以精彩的语言和戏剧化的情节,表达了农村群众的淳朴与善良,描绘了一幅邻里和谐的生态蓝图。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进一步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何为美丽?它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农村,呈现出的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就是我们的山山水水美了,我们的村容村貌美了,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的心美了。正如会演舞台上的*梅小戏《梅花与桃花》、婺剧小戏《翠花鸡》、桐乡花鼓戏《一只鞋子》等,无一不在体现戏剧里的情趣之时,更多地在表达人性之美,展现当代人的风貌和新农村的“美丽”。

4

情韵:传承文化

▲诸暨西路乱弹《追龙缸》

在浙江,戏曲具有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此次小戏会演里,有两个古装戏,分别是越剧小戏《酒》埕口里捞铜钿》和诸暨西路乱弹《追龙缸》。其中《追龙缸》选自郑板桥的传说。讲述的是郑板桥由范县赴任潍县,入境便遇师爷与衙役带人横行乡里,掠走民女龙缸。郑板桥顺水推舟,将其二人放走,借此倾听民女痛说原委,遂前往追缸。郑板桥方知强抢民财竟是为逢迎自己,不由得大为震惊。“衙门口盯着钱眼转,黎民怎不受欺压?”郑板桥声称肯出天价,诱引师爷、衙役自甘以缸作轿将其抬回。当得知买家便是县太爷,师爷、衙役顿时瘫痪……尽管《追龙缸》的故事并非新编,但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路乱弹演绎却是第一次。将现有故事进行改变,融入到地方戏曲,这是在戏曲创作人才紧缺的当下,一种对文化传承、剧种保护的很好方式,也是对并不广为人知的曲种的做好诠释。因为一出《追龙缸》,我们在西路乱弹的情韵里,看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文化建设是“五位一体”全民小康省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化自信的更基础、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是软实力的核心。小戏会演舞台不仅向我们呈现了新的作品,同时也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平台,更是文化自信的彰显。前面提到的处州乱弹小戏《村长阿旺》让处州乱弹这一地方戏曲形式首次登上了全省小戏会演的舞台。

年3月,浙江省文化厅主办了浙江省第二期传统戏剧濒危项目师带徒(处州乱弹),而此次小戏会演舞台上的亮相,正是对这一传统戏剧的肯定,也为其发展提供了更多方向。

一部中国戏剧史,半部在浙江。在两天的小戏会演里,我们聆听南戏遗响、越地长歌,体味花鼓情缘、乱弹绕梁,笑看滩簧戏说、婺剧情长,深深地感受着传统文化的魅力。

浙江有着56个曲种,在今年的小戏会演舞台上,我们仅仅领略了其中的一小部分,这让我们有些遗憾,更有着期待。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戏曲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们期待在以后的小戏会演舞台上,能欣赏到越来越多的曲种,品味不同地方的戏曲之美,并且呈现出更多表达新时代群众心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新作品。并且通过一个个小戏走进大千世界,看到一幅幅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文化自觉的新画像,感受“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

来源?莲都区文化馆/吴镜晶

欢迎阅读欢迎转载

关于文化莲都

文化点亮生活体育绽放活力

*策宣传、信息服务、公益宣传致力于分享莲都文广文化资讯

投稿

wenhualiandu

.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戏里的大千世界我看浙江省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