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年1月5日),“潮州国际刺绣艺术双年展”在潮州完美收官,作为首个在中国举办的国家级、国际性的刺绣艺术双年展,汇集了15个国家刺绣艺人的件刺绣精品,为海内外嘉宾和广大市民带来一场视觉盛宴。
潮州国际刺绣艺术双年展是当今世界第一个专业的双年展。自去年12月20日开幕至今已有半个多月时间,因展览规格高,且展品丰富,获得国内外专业人士的肯定和赞赏。
作为一场专业的绣展,本次展览不仅是专业人员的技艺切磋,它更给广大的市民、游客朋友带来美的享受。仅元旦小长假期间,“双年展”及系列活动共10个展区便已接待市民游客6万多人次。
近水楼台先得月,我们在双年展开始就迫不及待地去参观,并摄下很多美丽相片,在朋友圈获得了满满的点赞。
一直以来,潮绣作为粤绣的流派之一,因图案严谨,色彩瑰丽,运用金线、银线、绒线结合绣制,垫凸而富有强烈的装饰性,因而在全国各绣中独树一帜。然而如何将这样的特色推广出去是广大潮绣工作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本次双年展为国内外刺绣界搭建起顶尖级的展示交流和传承创新平台,更为潮州刺绣艺术的发扬光大带来难得的契机。
为什么我们潮州的潮绣展出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应呢?其实这和我们潮绣有很深厚的底蕴分不开的,请大家跟着小编的步伐来看看潮绣的过去和现在吧!
一、潮州人的潮绣情结!
潮绣在潮州可以说是家喻户晓,我小的时候就看到母亲经常边做家务边绣潮绣。当时母亲绣花的技术在同龄人中算是比较好,她最拿手的是一个人可以绣出整幅的“松鹤延年”潮绣,而其他人可能要几个人互相补充才能绣出来,一般她绣这幅潮绣用两三天的时间就可以绣好。到了后来,母亲到市彩瓷厂工作,才没有继续做潮绣。
二、潮州人难忘的潮绣!
潮绣又称顾绣,是我国四大名绣之一(粤绣)中的一大支系,历来以瑰丽多彩和技艺精巧而著称。潮汕抽纱则是外国抽纱与潮绣工艺结合的产物,以其工精艺巧而久负盛名。
早在唐代年间,潮州纺织业就很发达,每年向朝廷进贡蕉布十匹。纺织工业的发达,为潮绣工艺的萌发提供了充分条件。唐贞观年间,潮州就出现了第一个刺绣作坊。历经宋、元两朝,到明嘉靖年间,潮州绣工得一顾姓艺人指点,绣品更臻完美,因而又称“顾绣”。潮绣尤以立体感强、装饰性浓烈,金碧辉煌的雍容华贵风格而受到人们的喜爱。清朝以后,刺绣已成为潮州妇女的家庭工艺作业。据乾隆年间《潮州府志》记载:“潮州妇女多勤纺织……故纺织刺绣之功,虽富家不废也。”产品以祭祀场合的彩眉、床裙、招幡,厅堂挂屏和婚服等为主,其工种分为绒绣、纱绣、金银绒绣、珠绣4大类,刺绣针法之繁多达60多种。在一件成品上,常用方法有数十种,描绘着花卉虫鱼、珍禽瑞兽、风光、人物、戏曲故事等图画,产品多达千种,分为日用、欣赏和剧服3大类,销往国内各地及新、马、泰等国家,颇得世人喜爱。特别是最能体现潮州特色的供厅堂佛庙摆设的彩眉、床裙、招幡、挂屏绣品和中式绣花婚服、男女绣花衣等,更成为市场的抢手货。
清光绪十二年(年),欧洲抽纱工艺开始传入潮汕,利用潮绣工艺制作手巾等艺粗量少的抽纱产品。到光绪二十六年(年),海阳县北厢乡新埔桥(今陈桥)人丁惠龙打通潮、汕两地抽纱的产销联系,由绣工们根据国外抽纱品的订货要求,配以刊绣的图案针法,遂逐渐形成了风格独特的潮州抽纱,产品销路也逐渐打开。年,潮州第一家摧残纱商铺丁发合号创立。发展到年以后,潮州已有抽纱商号17家,从事抽纱刺绣者已近万人。
(潮绣作品)
20世纪80年代,是潮州潮绣和抽纱业最为鼎盛的时期。当其时,中国开始对“文革”进行拨乱反正、全力抓经济建设。潮州要发展经济,广大妇女通晓刺绣技艺,加之有很多引自港澳和海外侨胞的“三来一补”企业,它们的主要产品就是潮绣品、抽纱品和刺绣服装,因而,这个优势行业成了潮州发展经济的“龙头”行业。潮绣“九龙屏风”、“巧手牌”抽纱、“水仙花牌”绣花衣等,屡次在全国工艺品大赛中获得金奖、银奖;潮绣厂(后改制易名为名瑞集团)生产的婚纱,畅销欧美和中东地区,享誉海内外。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各种工业的发展、妇女劳动力的转移,海外对刺绣品需求的减弱及电脑绣的兴起,潮绣、抽纱及刺绣服装行业处于一个不断充实、提高和改进的新的发展阶段。
三、来欣赏一下不同风格的潮绣吧!
立屏。
挂件
摆盘
潮州胶已人(8):母亲河韩江的故事!
童年趣事(4):撬“安仔”的往事回忆!
潮州胶已人(1):“鸭母捻”引出的冤案!
艾滋病启示录(6):青春因“同性恋”而折翼!
潮州歌册奇谭(3):苏六娘卷一(上)苏六娘郭继春真心私定终身。
潮州俗语隐藏的医学知识(16):千金难买老来瘦!
陈伟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