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宵
快
乐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
是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
也是春节后的小团圆。
其实,在潮汕地区,
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刻才刚刚开始。
这个最热闹的时刻就是—
“营老爷”。
今年,是特殊的一年。
在这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疫情的关键时刻,
“营老爷”这一类人多聚集的活动,
当然也得取消举办了。
但我们仍然能通过网络,
来了解这个极具潮汕特色的游神活动。
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老爷”,
点进来就对了
______什么叫“营老爷”?
_“营老爷”大概是潮汕地区正月里最传统隆重的民俗祭祀活动。
所谓“老爷”是潮汕地区对各路神仙的一个统称,各地各村都有自己的“老爷”。
而“营”则是潮汕话,潮汕话是古汉语,古汉语中“营”有回、绕的意思,所以“营老爷”的大概意思是把神仙抬出来兜一圈,有的也写作“迎老爷”,其实这个不太准确,因为“老爷”本来就是当地的神明,就住在当地的老爷庙里,所以谈不上欢迎,“营”和“迎”的普通话发音一样,但潮汕话是不同的,所以“营老爷”,实际上就是游神。游神活动全国各地都有,但潮汕地区的却与众不同。
____从正月开始,潮汕地区各个乡村均会陆续举行“营老爷”活动,“营老爷”是由乡里的伯公祭祀发展而来的。
在潮汕,随处可以看到由村民个人出资建立起来的神庙。每逢节日,乡里人都会进庙拜神,庙里总是香火不断,多是祈求风调雨顺,全村平安。
为感谢“老爷”的保佑,每年有一个特别的日子,多在农历正月十二到十八之间,由乡里人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将“老爷”请出庙,并在乡中主要街道展开游行。
____这一天,每家每户都会放下手中的活,早早吃完饭,到自家门口等“老爷”。当“老爷宫”前三声响炮,即昭告全村“老爷”正式出游。
当震耳欲聋的鞭炮响起,热闹喜庆的潮汕大锣鼓敲响,标旗、彩旗、锣鼓队等组成的队伍陆续从神庙中走出,就开始了盛大的“营老爷”游行。
但是在潮汕,“营老爷”并没有统一的形式。
各乡里“营老爷”的形式五花八门,令人叹为观止,十分有趣。
有的在夜间举办,火堆香烛璀璨,热火朝天。
“营老爷”有“文营”和“武营”两种。
“文营”是将神像请上神轿在乡中主要街道巡游一圈后回到神庙。
“武营”实际为“走老爷”,潮汕话“走”是“跑”的意思,是将神像请上神轿捆紧,几人抬起或由壮丁绑在背后疾跑。
“转老爷”则是老爷入庙前举行的仪式,通过抬着老爷围绕香炉旋转,达到祈福的目的。其实,游神(“营老爷”)本质上还是寄托了我们对新年的期待,希望神明保佑乡民新年能平安顺利,驱赶厄运。
____“营老爷”,在潮汕人口中也叫“劳热”,是一个十分热闹的日子。
如此热闹的日子当然少不了鞭炮烟花。出游队伍走到哪,每家每户都会提早燃放烟花炮竹迎接老爷,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不仅让整个游神活动更加热闹;在潮汕人的心中,这也寓意着来年生活可以如这鞭炮般红火热闹。
每当游神期间,乡村里人山人海,大多锣鼓喧天,潮乐悠扬。
“营老爷”这项朴素的信仰,将潮汕人的情怀演绎到极致。让在外闯荡的潮汕人对回乡有了一种渴望,而这种渴望又寄托在这个活动中。
渐渐地,这么隆重热闹的活动也成为了每个潮汕人心中的自豪。毕竟能几十年坚持下来的,全潮汕地区不约而同地自发组织这样的祈福活动,在别的地方应该是为数不多的。
这就是仪式感。不亚于过年回家,清明祭祖。在这刻,潮汕文化也表现出最张扬的一面。
你的乡里什么时候“劳热”呢?
如果,
你的乡里也有十分有趣的“营老爷”形式,欢迎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