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视频丨这是潮汕地区仅存的一座古城所
TUhjnbcbe - 2021/5/3 17:45:00

饶平县所城镇有一座历经多年的古城,它曾是粤东海防*事重地,古时称“大城守御千户所”,当地人习惯把它叫做“大城所”。几百年过去了,大城所风貌依旧,独特的风俗流传至今。

▲点击观看视频

大城所立于明朝洪武年间,为抵御倭寇而建,它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处于闽粤交界、饶平东南,把守着由福建进入广东的山道,是潮州府沿海的咽喉之地,也是明清抗倭的海防前哨。独特的*事地位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鸟瞰全城,大城所呈方形格局,四平八稳屹立于近海之地。有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城中东门直通西门,南门直通北门。规整的“三街六巷”的格局多年来不曾更改,23条街巷相互贯通、纵横交织,形成独特的棋盘式格局。至今,城内仍保留着完好的明清建筑群,众多祠堂、寺庙、驿站错落其间,古建筑占全城面积60%以上,是潮汕地区仅存的一座古城所。

早在年,大城所就被列为饶平县文物保护单位,年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年被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里住着多人,姓氏众多,最多时有36姓。究其渊源,在明、清代,驻守大城所的官兵及眷属来自全国各地,加上五湖四海的商贾也云集于此,使得中原文化、广府文化和闽客文化在这里交流融合,形成了不同的地方建筑风格。城内民居形式多样,保留了“四点金”“下山虎”“龙虎门”“五门通”“六合院”等格局。

作为古时屯兵之城,大城所内人口密集,牲畜多。为解决饮水困难,城内的大街小巷打造了许多水井,呈现二孔、四孔、六孔等不同造型,总量达到66口,昔日的繁华和喧闹,可见一斑。

时过境迁,大城所作为海防工事的历史已远去。徜徉古城,不禁令人神往,此时和谐宁静的乡村,在当年,是怎样的金戈铁马、烽火硝烟?

深厚的文化底蕴、风云变化的历史轨迹、加上各地文化互相交融,形成了大城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留下了当地乡民充分重视的年节习俗。这其中,端午“游旱龙”最具代表性。

游旱龙有别于水上赛龙舟,因为周边没有开阔水域,大城所的先民便因地制宜,别出心裁地用竹片和竹篾作骨架,用厚纸板和彩色纸扎制成有头有尾的龙舟,装饰五彩旗帜和绣球,称为旱龙。巡游过程中,涵盖了潮州音乐、刺绣、木雕等元素,具有独特的民俗文化特征,体现了大城所民众对于民俗文化传承的坚毅,以及对保护文化遗产的共识。寄寓着美好的愿望,以至于成为当地一张重要的民俗文化名片,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与今,*与民,紧张和安逸,大城所在变与不变之间寻找最佳答案。近年来,所城镇先后投入超过万元对大城所进行环境卫生整治,加强古城周边基础设施建设,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收集保护散落文物。通过一系列措施对古城进行保育活化,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探索古城保护与发展的新路径。

岁月变迁,古榕依旧茂盛;年代更迭,初心不曾改变。大城所人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身边的文化遗存,沿袭着代代相传的传统习俗,让这片赖以生存的土地越来越美好。

版权声明:潮州电视台原创内容,版权归潮州市广播电视台所有。未经许可,严禁擅自转载、复制、改编本台新闻作品,违者将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

看潮州APP

以“融视界潮天下”的大潮州气概

承载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和文化情怀

C位出道

看潮州APP现已上架APPStore和各大安卓应用市场

扫描下方

1
查看完整版本: 视频丨这是潮汕地区仅存的一座古城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