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赤子情怀是画魂读云庐中飞黄岐山国画
TUhjnbcbe - 2021/5/22 20:56:00

赤子情怀是画*

——读云庐中飞*岐山国画有识

诗棣杨可风与卢文龙來访,并携來文龙日前*岐山写生创作一组国画给目欣赏,嘱写点评。吾非画道中人。但见賢伉俪殷切至诚,且真心追求艺术,仰慕传统文化,行道雅正,勤奋用功,耕耘不缀,便亦欣然纳之。

卢文龙,字中飞,号云庐,揭阳市青年画家。少时启蒙於本土书画家激夫、剑阁门墙,更得益於名书画家胡天民座下。常与交游,是长师而親如友朋兄弟。经常笔墨游戏、论书谈画、习艺研理,浸淫於艺术氛围之中。后又得机於广雅艺术,常与外來清华、复旦等京沪大黉府艺壇巨擘、博士导师、名家雅会,得其指点,受益良多。因之云庐虽少年未得读书机遇,非科班学人,而仗其酷爱书画艺术之天性,孜孜不倦学习求索,广益多师,博闻长见,吸纳甚多。更曾於九十年代初参学揭阳县图书馆"古典文学讲座",多场听受当时全县著名古文学专家陈隆士、*彬士之课,薰习陶养,用真功夫,打下国学基础,成其今日书画艺术之铺垫。岂不闻书画坛老前辈齐白石先生等,便非科班所出?却其酷爱艺术之天性,能与大多有成就前辈相似。后足追逐,可盼!可喜!可赞!

吾欣赏其*岐山系列画作,觉其色彩调和,浓淡中冲,线条分割组合画面得当,宜近宜远,粗细有分,点染皴擦等技法娴熟。总体给人以朴茂与精润相滋、浑厚与淡雅成趣、虚实相照、神质相依之感觉。由于取材写生,因之一景一物,一崖一湖,一石一涧,一寺一塔,皆能勾勒提摄*岐山真容。令人,特别是乡人,一见倍感親切。

由於传统文化艺术之薰修,云庐主人能重视神情灌注,从取景、剪裁、调色以至布局,去宣染画幅内涵,让人感觉画*在中,水墨清华,不墜流俗。最可赏如侣云寺古兰槐荫下宝鼎图。宝鼎玲珑精致,古色古香,如画龙点睛,突现画眼。兰槐疏淡、寺门隐约,留下神韵,让人寻味。犹如弦外有音,诗外有境。设色则浑朴蒼穆,令人一看心动,阿练若好个修禅去处。

又有竹崗岩图,剪取一角,竹树扶疏,墙阶垒叠,从朴厚处透出生机。以人物点缀,顾盼有情之间,实写"岐山勝景"石刻作为眉眼。叹为得体之笔,堪称传神之作。还有龙石湖、凤内湖,水木之氤氲悦目,景致之清和明快;童子拜观音巨石之雄奇峻拔;大幅*岐山全图之豪迈气势等,皆显见功力之不浅。

功力对於书画艺术而言,是重要的,但还有比功力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精神内核。我认为云庐中飞这一组*岐山画,贵在他倾注出对乡山之赤子情怀。云庐是*岐山下人,生於兹,长於兹。*岐赤子对*岐山风景物情、人文胜迹、历史逸趣、故事传说真如数家珍,奉为瑰宝。他在微传发表这一组画时,特意配美文颂扬一个个岐山历史故事。这些故事或为人知,或少人知,串起来如珍珠一束,美丽炫目,表达了画家深心眷恋乡山之情。爱乡又岂能不爱国?爱国又岂能不自珍国粹精华?云庐中飞以追寻传统文化艺术之走向,写此一组*岐山图,时、地、人,物、景、情洋溢生活气息,标出时代之新。透露出画家精神内核中乡山赤子情怀,这才是这组*岐山图之亮点所在。

以云庐中飞的勤奋、努力,刻苦进取精神,假以时日,艺术功力及作品境界当会再上层楼!

东篱香谨识

丁酉腊月二十

下面组图为文龙*岐山写生组稿

《岐山胜景》:得山水清音、极天地正气

丁酉金秋于*岐山凤内水库写生

丁酉金秋*岐山凤内水库写生稿

竺岗岩写生稿

龙石水库写生稿

侣云寺宝鼎图

竹枝岩一角

童子拜观音

古塔雄姿

卢文龙:字中飞、号云庐。

现为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南方书画院理事、岭东书画院副秘书长、揭阳市美术家协会理事、揭阳市书法家协会理事。

个人出版有《云庐书画》、《文龙书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赤子情怀是画魂读云庐中飞黄岐山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