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了汨罗市的考察之后,乡协会一行又赶往安徽泾县中国宣纸小镇,参观考察了宣纸文化园包括:宣纸博物馆、宣纸技艺展示与体验区、宣纸原料观赏与加工区、书画家创作中心四部分,亲临体验了宣纸制作工艺全过程。
参与考察与洽谈人员有:东旭集团(上市公司)李总、乡协会主任周海、副主任高辉、宣城泾县县委刘书记、中国宣纸集团胡董事长、中国宣纸集团总经理、副总经理等参与会谈。
泾县位于安徽省南部,总面积平方千米。资源十分丰富。不仅盛产林茶粮棉,还有煤铁铜金和石材等矿藏。传统名产首推宣纸,在唐代就是贡品。纸质致密、洁白、柔韧、吸附力强、润墨性能好。同时具有抗老化、防虫蛀、耐搓折等特点。宜于长期保存,又有“千年寿纸”之称,被书画家视为“瑰宝”,“红色泾县,宣纸之乡”是泾县旅游品牌的对外形象,近年来,宣纸产业取得了突破性发展。
泾县是一片绿色的土地,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南依*山,西临九华山,襟抱太平湖,是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境内山高林密,溪涧纵横,小桥人家,风景如画,素有“山川清淑,秀甲江南”之誉。
源于*山北麓的青弋江,则宛如一条飘动的绸带,在万山丛中左右潆洄,自南向北奔腾而去,沿途风光无限,四时景色宜人。唐代大诗人李白曾经游历泾县,盛赞“泾川三百里,佳境千万曲”。
领略过泾县的自然风光后,下面就让我们来体验下泾县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国宣纸文化园
在这里要重点介绍下红星牌宣纸,是中国宣纸集团公司按国家标准组织生产的,该产品是传统工艺产品,其自身的艺术性和富于民族特色的中国书画艺术共冶一炉、流芳于世。具有质地绵韧、光洁如玉、不蛀不腐、墨韵万变等特点,享有“千年寿纸”的美誉。
江泽民总书记来公司视察时题下“传承优秀文化,弘扬中华文明”,并指示宣纸工艺要父传子、子传孙、代代相传。郭沫若先生也曾为其题词赞誉:“宣纸是中国劳动人民所发明的艺术创造,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离了它便无从表达艺术的妙味”。
这里山环水绕、碧波万顷的湖水环绕;峭壁嵯峨、古树纷披的桃潭秀色;一望无垠、涛声阵阵的蔡村竹海;茂密葱郁、古树参天的原始森林,犹同颗颗珍珠点缀在泾川大地。
第一站:中国宣纸博物馆
中国宣纸博物馆于年12月6日正式建成对外开放。该馆经过近4年时间的建设,投资1亿多元,是中国宣纸文化园暨宣纸传习基地核心项目,是全国首个系统性综合宣纸博物馆。
第二站:宣纸技艺展示与体验区
△
与全国劳模“大国工匠”周东红先生的合影
传统的工艺和工人们精湛的技术使得中国宣纸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第三站:宣纸原料观赏与加工区
提到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其中的纸就是宣纸,宣纸是中国的古典书画用纸,是汉族传统造纸工艺之一。宣纸“始于唐代,产于泾县”,宣纸“始于唐代、产于泾县”,因唐代泾县隶属宣州府管辖,故因地得名宣纸,迄今已有余年历史。
这里展示的是制作宣纸的全过程:泡料、煮料、洗料、晒白、打料、捞纸、榨干、焙纸。
第四站:书画家创作中心
中国宣纸文化园参观结束后,在几位领导的陪同下,又参观了红星宣纸厂的原址......
这里不仅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也是不可复制的,整个小镇透漏着一股艺术的气息......
本次考察收获颇多,其主要目的是希望参与中国宣纸小镇投资运营方面。最终乡协会在未来管理小镇方面给出以下建议:
重视五个“寻找”,明确未来项目发展的战略方向
1、“历史寻根”,探寻它的历史根源,作为此地的文化底蕴代代传承;
2、“文化寻脉”,这个文化的脉络应该是很清晰并需成倍放大;
3、“商业找*”要找到独具特色的功能业态与商业之道;
4、“运营寻资”——没有大资本协助无力可为;
5、“lP寻市”,通过创建独一无二的东方lP文创衍生品走出去,通过一路一带走向全球;
在这个五个的指引下,做到小镇既保护,同时高价值开发,弘扬传统文化内涵,注重与现代时尚结合,发展与时代脉搏共振,才能焕发活力,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