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七月七出花园潮汕人特有的成人礼
TUhjnbcbe - 2021/5/28 19:25:00

在潮汕地区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到了15虚岁的这个年龄,父母就要给孩子筹办一个隆重而有趣的仪式——“出花园”。“出花园”类似古代的冠笄礼,是保存在潮汕部分地区一种独有的民间成人礼俗。在潮人的传统观念中,小于15岁的孩子都生活在“花园”里,受到公婆神(俗称“公婆母”)的庇护。因此,大部分家庭在孩子诞生后,都会在家里供奉“公婆母”(也有人兼供“司命公”),祈求孩子平安成长。当孩子满15虚岁时,父母就会为他们操办“出花园”仪式,感恩拜别“公婆母”,象征孩子已经长大成人,走出繁花似锦的花园,可以自主地求学进取走向社会。

七夕“出花园”

寓意孩子百巧集身

“出花园”仪式一般在农历七月初七举行。这天,民间称为“七夕节”,也是民间的“乞巧节”。乞巧节是七月初七的夜晚,人们乞求天上的神仙织女赠与聪明智慧,心灵手巧的日子。同时,也是民间的“婆生”。有些地方有“拜阿婆”的习俗。阿婆神位一般在孩子睡觉的眠床下,神位旁边放一粒象征胆子的鹅卵石和玩具。祭拜时在眠床中放一个竹编大箶,将阿婆神位抬上,用饭团、鱼肉、粿品、纸钱和纸衣等供奉。

“出花园”这一天,孩子要脚着外公外婆或舅舅送的新红木屐。蔡烨华摄

相传宋代真宗年间,潮汕有一位村妇,因其爱惜乡邻婴幼,并乐为左邻右舍的人家看管小孩,她在哺儿育女和调教有一套独特的方式,深受大家的爱戴,美名远播,被尊称为“阿婆”。后来,这位和蔼可亲的阿婆年老去世,人们将其生日农历七月初七,定为“婆生”神日祭拜。民间一些家庭为了孩子健康成长,便将阿婆的灵位请至家中,孩子睡觉眠床下供奉,潮汕民间俗称为“眠床脚婆”。

选择农历七月初七这天为孩子举办“出花园”成人礼,意为孩子百巧集身,心灵手巧,聪明活泼,善于变通。

筹办的物品

满含对孩子成长成材的期待

出花园成人礼举办之前,外公外婆或舅舅要为孩子送来新衣服、新鞋。旧时买双木屐,木屐有男方女圆的区别。穿红屐的习俗,传说起源于潮汕的文状元林大钦出花园的故事。在农历三月或六月,家长要按孩子的生辰八字,择日将新衣服带往佛祖或观音菩萨、慈悲娘娘等寺庙,请斋姑师傅读经,称“开光”,意示将此物穿戴在身上能保佑平安,驱邪化灾。亲戚邻居也会提前为孩子送来鸡蛋、“利是”以示祝贺,家长也会提前备好糖果等分送给亲朋好友,告知人们孩子已长大成人,并邀请人们一起来吃“花园桌”。

“出花园”当天的早餐,一般得凑齐8人吃“花园桌”。“出花园”者坐正位,咬鸡头,吃鱼、青菜、甜品等12道寓意好的菜肴。郑楚藩摄

花园桌

“咬鸡头”寓意独占鳌头

随着日子的临近,孩子要提前理发。家里需备鸡鹅鸭等三牲、猪肉、猪肚、猪肝、鸡蛋等,做红桃粿、石榴花粿,煮好汤圆等。家长还要为孩子采摘十二种鲜花,通常是龙眼花、石榴花、橘子叶(即大吉)、青竹叶、仙草、榕树叶(即“成树”)各取二枝,总共十二样,俗称“十二色花”。“十二色花”带有着吉祥如意、成人成材之意。比如,石榴、龙眼象征着多子多福。青竹象征着有德,榕树叶象征着孩子像榕树一样坚忍不拔,总的饱含着长辈对孩子的无限祝福与期待。

七月初六晚或七月初七清早,将十二色花放在洗浴水中,有的地方还要放入四粒煮熟染上“花红”的鸡蛋,让孩子在花卉芬芳中洗净贪玩调皮的孩子气。七月初七早上,穿上“开光”过的新衣服新鞋,在父母的引导下,孩子虔诚地拜别“公婆母”,感恩“公婆母”的守护。旧时,孩子还要扎上母亲亲手缝制的腰兜,腰兜里压着桂圆及铜钱,寓意平安富贵。尽管出花园是大多潮汕人所共有,但各地所举行的仪式和礼节却不尽相同,而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些“礼节”“仪式”也逐渐简化。

石榴花是备受潮人青睐的吉祥植物,在“出花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蔡烨华摄

出花园习俗,潮汕各地也略有不同。有些地方只给男孩子出花园,没女孩子的份;有些地方要先求神问卜,获知没有“忌讳”“冲撞”,才能举行仪式。

澄海县风俗与潮安县大体相同:要用12样鲜花泡水给出花园者沐浴;要换新衣,穿红皮屐,围新肚兜;当日要躲在房子里。除拜公婆神,还要拜花公花妈。男出花园者,祭品中要有一只公鸡,女者用母鸡,要请亲族吃酒菜。

饶平县用榕树枝、竹枝、石榴花。桃树枝、状元竹、青草各一对合12样泡水给出花园者沐浴。该县*冈镇十五岁男女,凡经算命先生卜卦而不给出花园者,仅举行简单仪式,给孩子穿新衣,另买一只猪肚子煮熟让孩子躲在门后吃,俗称“换肠肚”,然后拜别公婆神,将香炉丢弃。

揭西、普宁、惠来的出花园者,当天要吃炒猪肠猪肚,并邀请小朋友于地下围着“胶掠(竹箕)”同时进食,祝贺出花园者“换上成人肠肚”,与童年告别。

揭西县出花园者之家要给亲友赠送酵粿、鸡鸭,亲友回敬布匹。

有共性的地方是,出花园的孩子在当天要坐主位,每一道菜都要由他先动筷子之后别人才能吃。桌上的全鸡要鸡头正对着他,让他“咬鸡头”,这个习俗相传也是起源于林大钦。传说林大钦有一天放学回家,见有老者抱着一只公鸡蹲在地上,旁边还有一对红联纸,一张没有字,一张写着“雄鸡头上髻”。老者要求路过者应对,对得上可得这只公鸡,对不上者仅赔他一页对联纸。林大钦站了一阵,对曰:“牝羊颔下须。”对得好,老者将公鸡送他。回到家里,他父亲将公鸡宰了,烫熟后砍了个鸡头奖励大钦,以示独占鳌头之意。后来,大钦果然得中状元,名扬天下。潮人以为这是个好兆头,在孩子出花园时就给吃鸡头,希望孩子长大后能出人头地,兴旺发达。

一个小视频带大家感受下出花园的风俗

揭阳出花园风俗


  “胶罗”:当天一早,孩子沐浴换新衣后,站在竹筛子中让母亲“胶罗”,祈愿跨出花园之门后一帆风顺,平平安安。


  分花:母亲从祭拜的石榴花上摘取花枝分别为孩子和自己别上,意为孩子离开母亲怀抱,长大独立了。


  咬鸡头:“出花园”中独特而有趣的仪式,相传源于明嘉靖年间潮州状元林大钦的故事,寓意孩子独占鳌头,长大后出人头地、兴旺发达。


  花园桌:“出花园”当天的早餐,一般得凑齐8人吃“花园桌”。“出花园”者坐正位,咬鸡头,吃鱼、青菜、甜品等12道寓意好的菜肴。当天中午,一般还会备办丰盛的午餐,宴请亲戚好友,让“出花园”的孩子接受大家的祝福。


  拜“公婆母”:“出花园”的重要仪式之一。拜别“公婆母”象征孩子已长大成人,同时也表达了感恩之情。当天拜完以后都不用再拜了。


  剪石榴花:石榴花是备受潮人青睐的吉祥植物,在“出花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剪取石榴花的仪式简单而虔诚。

想起来小编出花园已经是10年前的事了,欢迎大家来评论里分享你出花园时的趣事,或者现在出花园的新风俗吧!

资料来源:南方+,揭阳新闻网

腾讯大粤网汕头站

更懂汕头更懂你

▼往期精彩回顾▼

汕头这些只有一栋的项目值得买么?

汕头这84个小区物业管理哪家强?

腾讯美食风云榜结果出炉!“C位”原来是它!

这就是汕头!

汕头商贷利率最高上浮30%公积金贴息贷款了解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七月七出花园潮汕人特有的成人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