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出花园我们的十五岁成人礼
TUhjnbcbe - 2021/5/29 23:07:00

图片影像拍摄不易,未经授权表擅自转载或商用

七月初七,在潮汕大部分地区,十五岁的孩子有一场盛大而隆重的“出花园”成人礼。这个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传统习俗,在今天仍有重要的意义。它是潮汕孩子成长过程的一个仪式,意味着和童年时光的道别,宣告着长大成人,肩担责任,迈入更宽广的世界。

你可还记得自己出花园的场景和心情,又是在哪个时刻意识到要真正地成长,今年家里邻里有哪个小孩出花园,有什么想对他说的话,对于生活中的仪式感又有哪些感想呢。让我们来听听潮汕各地的父老乡亲他们是怎么说的?

安静声音摄

揭东小畅

我是家中长女,家里也很重视,很早就在提了。当时初二,舍友们知道自己的这份期待和兴奋还在讨论着要给我买全套红色的衣服,后来还收到了她们七个暗地里准备的礼物,想来当初那份心意是多么真诚和感人,哈哈。当天早晨一切礼俗按照长辈所说进行着,最热闹的时刻也在宴请亲朋好友吃大餐度过了。

虽说出花园就意味着长大成人了,但却总感觉自己还和小孩子一样,我不知道什么才算真正的长大。就算出花园几年了,仍在疑虑着自己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成熟一些,不要再稀里糊涂度日。可能出花园的意义对我来说更多是一个让自己思考成人的节点:是该长大了;要怎么才是长大;要变成一个怎样的大人……

大多时候在彷徨,长大似乎是某一瞬间的事情。哪个时刻意识到要真正地成长呢,大概是夜里突然想到爸妈,并且害怕失去的时候。大概是发现自己浪费了不少时日、自己身上还有很多不足的时候。大概是不再呼朋唤友、平静而波澜不惊地度过自己的生日的时候。

*加红摄

潮阳*加红

“出花园”成人礼是在一部分潮汕地区的少男少女达到成人年龄时举行的象征迈向成人阶段的仪式。潮汕各地都有不同的各式各样成人礼。今年家中最小的弟弟在七月初七这一年“出花园”,意味着他踏上了成人阶段的第一步,今年九月他也将迎来初三第一学期,希望他能凭借努力和运气考上一个理想的高中,为以后的大学打好基础。同时当然希望“蹦高蹦大”,比做哥哥长高一点,突破一米八!

榕城洁敏

上一次过七夕节,已经是七年前了。七夕节是家乡的成人礼,俗称“出花园”。那时母亲带我“拜老爷”“咬鸡头”,设宴请了亲人朋友。我穿着新衣服坐在“大位”上,有点受宠若惊。青涩的自己不懂“出花园”的意蕴,只是很想出去玩,怎奈天气炎热,阳光白亮得刺眼。那天母亲说过什么话已经忘记,大概就是“出了花园就是大人了”。岁月匆匆,如今我已是20出头的大学生,想对“出花园”的“小大人”们说,十五岁是青涩懵懂的年纪,对人生、自然和社会,开始有自己的想法,好好学习,交好朋友,以后会很感激这段青葱的岁月。或许会敏感、叛逆,但小树苗终会在风雨中长成苍天大树。

*瑞德摄汕头月浦成人礼

榕城俊嘉

在八年前其实我完全不明白潮汕地区为什么有这样的习俗,也不懂老一辈人为什么起这么一个名字叫做“出花园”(现在也是搞不懂这名字哈哈哈),只知道每个潮汕的十五岁奴仔在七夕这一天,天没亮就要起来洗澡、换新衣服(红衣服、红鞋子、金手指、金香项链……),其次就是拜公婆母,拜完公婆母之后家里的大人会为他准备一桌好饭(好像是十二道菜品)。但我不是七夕当天过出花园的,奶奶提前算好一个良辰吉日(好像是农历的三月)为我举办出花园仪式(??????)那年家里的很多亲戚朋友都来我家吃饭,当时我难免有些羞涩,毕竟主角嘛,第一次坐上“大位”。现在记忆最深的场景是:我必须每道菜都必须试一次、两碗饭一碗吃一碗看、咬鸭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别人咬鸡头我咬鸭头)、我爸现场拿了条新手机给我(人生第一条手机诺基亚)……现在回想起来嘛还是挺幸福的,毕竟那是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长大之后,才觉得我们这一代的潮汕孩子还是挺幸运的,父辈那一代哪有像我们这么隆重的举办出花园仪式,有的话估计也是简简单单吃一顿小饭罢了。我很荣幸我是一个潮汕人,在漫漫人生路中获得一场意义深重的成人礼,最后还是要谢谢八年前的自己,谢谢你,我的十五岁。

*瑞德摄汕头月浦成人礼

揭东Struggler

说起“出花园”,可以说自己过了一个假的“出花园”,因为宗教信仰的原因,奶奶这边是信基督教,外婆那边是拜神,所以导致了爸爸妈妈既不信基督教也不拜神,对于我的“出花园”就没那么真的过,就是在那天做几样菜,吃完以后出去玩这么简单,那时的心情因为没有经历过,脑子里完全没底,好像带有点紧张,哈哈。至于什么时候意识到自己真正成长,我觉得应该这么说吧,从我意识到成长大概是在16岁差不多吧,但是我到今年24岁,可以说我到现在都没觉得自己真正成长,哈哈,因为社会你需要经历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只能说现在见一事长一智,边经历边成长,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学会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以至于现在沉着应对,这就是成长吧。对于“出花园”,其实每个时期每个时期的想法是不一样的,但是我特想对今年“出花园”的孩子们说:“出花园”在潮汕地区就意味着你们长大了,首先我们要用孝心对父母,其次用爱心对社会,再之用忠心对祖国,做自己喜欢的事,凭着自己的兴趣爱好走出自己精彩的人生。对于生活仪式感,我觉得每个人的概念不一样,但是有一点就是千万不能满足于现状,要有一个目标,一个目标一个目标去实现,不管别人觉得如何,我们自己觉得ok就行,加油吧,以后生活很精彩。最后,向你们道一声:青春万岁,珍惜当下,把握人生!

*瑞德摄汕头月浦成人礼

东山大婷

小时候七夕呢,不懂什么情人节,只知道是出花园,等于可以吃大餐,可以“劳热”。等到了自己的出花园,那年刚好搬新家,一切都是新的,好像自己也换了个新的自己。第一次穿小女人味的单鞋,还搭一套粉色的裙子,第一场自己作为主角的小宴会。第一次深刻感觉自己是个小大人了。但是也是从那一天开始,好像也开始懂事,开始茫然,开始学会伤心,学会接受,学会改变…不说了,我发现自己离出花园原来这么远了,老阿姨先去敷个面膜………

*瑞德摄汕头月浦成人礼

揭东阿芝酱

在一个普遍都是重男轻女的家乡风气之下,还能举办得热热闹闹的。从早上六点就被一家子长辈围着转的感觉确实是人生第一次新奇的感受。

不能打不能骂,一身新衣裳,承载着众多人的祝福与期盼,似乎跨过这一天,我就长大成人,不能再小孩子脾性,自己也有些惶恐但又十分期待成人的世界。

最难忘大概就是要咬鸡头。

*瑞德摄汕头月浦成人礼

梅州丰顺LL-LUO

我们这边比较特殊,潮客混合,不过说潮汕话的人都会有出花园

不巧我们是客家人没这样的习惯,所以我只送过别人鸡蛋。

我们这边虽然两种方言很常见,不过习俗互不影响,各过各的。不过说潮汕话的一定会有出花园,客家人没有这样的习惯。

*加红摄

揭东塘埔R。玲

那年暑假刚刚带上牙套我的成人礼坐着看别人吃香喝辣

渔湖伟沛

当看到这个话题时才意识到自己的‘出花园’已经是六年前的事了,但是现在的我并没有成为当时那个十五岁少年所希望变成的模样。我不曾预料自己会被时间打磨成什么样子,在这个刚刚步入青春期的年纪,你可能还对这个世界充满着好奇与期待,但它同时也标志着你要渐渐的学会独立思考与生活。人生要经历很多阶段,才能走向完整。这样的转变指的不是个性,可能也无关理想,它指的是脑子转运的方式,指的是你看这个世界的眼光。当岁月的潮水从我脚下退去,回忆里剩下的,净是生命里盛放一时的璀璨。

揭东泽锶

今年……我妹出花园不过居然因为要考试所以错过了她人生的成人礼,回想自己那个时候,好像是很久之前了还记得超级开心和朋友去万竹园玩了然后我妈还给我买了一套的粉红的卫衣哈哈哈哈哈哈哈

*加红摄

蓝城故人叹

出花园在潮汕地区是非常悠久的古老传统,即成人礼。出花园即意味着长大成人。当天家庭里需大办宴席,头胎即第一个子女成人礼还需宴请宾客,宾主尽欢恭贺主人公长大成人。当天主人公需全身新装,以红色为主,意寓大吉大利,成长路上一帆风顺。有趣的是,主人公还需要“咬鸡头”,脚着红木屐,这来源于典故明嘉靖时期的潮州状元林大钦,意寓出人头地,独占鳌头。这些充满期望和美好寓意的风俗应长期保留,绵延潮汕地区世世代代永不断绝。但于我个人而言,我认为需要摒弃的便是成人礼当中的红木屐。一整天穿着红木屐,脚趾酸痛无比,难以始终保持愉悦的心态。期望在保留美好传统的同时能推陈出新,例如把红木屐换成同样红色的普通鞋子。

番畔佬摄泰国拜公婆

LYU

出花园是潮汕地区的成人礼,场景并非要铺排,礼物也不分轻重。我想时过境迁,每一个经历过出花园的孩子回想起来最温暖的不过是——感恩亲戚家人的祝福和期望,感谢他们一起庆祝,一起见证自己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一节。

踏出花园,生活仍需要在仪式中前行。我们会经历人生重大的时刻,但更多时候是要度过一个又一个寻常的、普通的日子。我们总在一个又一个特别而寻常的日子里慢慢成长,或热闹喜庆,或平淡低调,大大小小的仪式是我们记忆的切入点,让每段经历都有迹可循。

仪式是什么?作家圣·埃克絮佩里写道:“仪式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踏出花园的成长,愿你铭记当日当时的与众不同,也更珍惜当下,认真保持生活中的仪式感,用心料理生活。也许,心怀仪式感,简单的、一个瞬间的呼吸,都能让此刻变得庄重而珍贵。

小畅

编辑

KK

Weibo:

乡土揭阳-厝角头

欢迎分享朋友圈

如需转载/合作请

1
查看完整版本: 出花园我们的十五岁成人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