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花水、穿新衣、踩木屐、咬鸡头”
今天是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是情人节。这个日子,在潮汕家庭来说,还有着特殊的含义,因为这是“出花园”的日子。出花园是广东省潮汕地区一种独有的传统民俗,属于成人礼习俗,年满15周岁(也有地方定为虚岁15周岁)的孩子要“出花园”。潮阳剪纸市级剪纸传承人陈小燕裁剪“出花园”系列剪纸作品,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出花园”类似古代的冠笄礼,是保存在潮汕部分地区一种独有的民间成人礼俗。其仪式是将三牲果晶合凑成四件或八件或十二件,陈置在俗称“胶掠”(晾晒用的竹箕)上,请出公婆神的神炉,由出花园的孩子跪拜,拜毕,以后就不再拜了。
“出花园”当天,父母采来12种不同鲜花,浸在水里给孩子沐浴。要换新衣,穿红皮屐,围新肚兜(肚兜里藏桂圆和“顺治”钱)——而且这一身行头必须是舅舅家送的。
有些家庭会把鸡、鱼、粿品放在花篮里。
“出花园”这一天吃早餐,一般是凑齐八人,早餐有公鸡一只,甜品,青菜等各种拼凑成八道或十二道菜。就餐座位也是有讲究的,“出花园”者坐上正位,鸡头朝着他(她),由“出花园”者自吃,鸡头便成了他(她)的专利。其意义是,长大后能出人头地,兴旺发达。“出花园”者举箸之后,别人才可以吃东西,每一种食物都是这样。
一些地方还有这样的习俗,出嫁了的女儿在七月初七的这一天都要回娘家,每到七月初七要接回家来,意即要保护女儿和女婿的幸福生活。
提起15岁那年,你会想到什么?是堆积如山的作业,是呼朋唤友进行游戏,或者是操场上的那一幕不期而遇?只是,有多少人会想起,那一年,你曾穿上新衣,咬过鸡头,踩着木屐,在庄严和懵懂中“走”出“花园”,轻轻地向世人宣告:我已长大成人。你的15岁,是怎样的,欢迎留言和我们交流……
汕头橄榄台综合报道,转载请注明出处剪纸/陈小燕橄榄小编/松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