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花篮
潮汕花篮,是潮汕人记忆里的一种生活艺术品,它包含着浓浓的潮味、深深的乡情和不尽的怀念。
潮汕的花篮也叫“春篮”、“花篓”、“春篓”。平时做客,亲戚往来,便提这种花篮,潮剧《春归燕》中糯米婆便是提着“春篮”出门。《珍珠衫》的薛婆手提春篓。《绛玉掼粿》的绛玉提小巧玲珑的篓仔,粿品放在里面。由于花篮隐蔽,可以藏东西,故百姓把送礼行贿戏称“掼花篮”▼
花篮用竹篾编成,整体呈圆形,中间略大,底有环形“脚”▼
大的有二层,特大的也有三层、四层的,小的仅一层,叫篓仔,都有盖▼
四周用传统工艺画上花鸟虫鱼、写上吉祥话语,再漆上一层桐油,可保图画经久不褪色,也不怕日晒雨淋▼
岁月记忆
记得小时候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一个花篮,逢年过节要拜神时,把贡品放在花篮里,提着或挑着往神庙去,于是一路花花绿绿的花篮穿梭不绝,甚是好看。要做客时,把礼物放在花篮里,挑着去走亲戚。有人娶亲时,把喜糖放在花篮里,提着到各家各户去“吓糖”,告诉大家某户人家的公子或女儿要结婚了,“吓糖”的人和吃糖的人都脸带笑容,充满喜庆的气氛。
听老一辈说,花篮还为“土改”做过贡献呢——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土改”时,我们村因在旧社会占有大量山林、田地,解放后分田地时,人民*府便把一些山林、田地分给其他小村庄。其他村庄的人民分到田地后,欣喜万分。为表达对我们村的谢意,由社员代表用花篮挑着泥土到我们村来表示感谢!
漫步街头,看到街边挂着色彩斑斓的花篮,仿佛穿梭于上个世纪的棉湖古镇,心情格外惬意▼
(现棉湖解放路仍有传统花篮出售)
潮汕花篮是潮汕文化的一个缩影,它凝聚着潮汕人民的聪明才智、凝聚着潮汕人民的热情好客、也凝聚着潮汕人民那一份浓浓的乡情!
编辑:棉湖V帮编辑部
作者:棉湖V帮李秋生
摄影:棉湖V帮摄影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