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潮商middot潮艺展览开幕
TUhjnbcbe - 2021/6/20 13:03:00

《潮商·潮艺》

潮州文化金融街建设专项主题展览开幕

《潮商·潮艺》开幕式

今天是第45个“5·18国际博物馆日”,由潮州市金融工作局、潮州市文广旅体局、广东省博士工作站、潮州市工艺美术协会、潮州市社科联教育科普基地、潮州市侨批文化馆、潮州市人才驿站颐陶轩分站、中国工商银行潮州分行、潮州市颐陶轩潮州窑博物馆举办的《潮商·潮艺》展览,于上午9时30分在潮州市颐陶轩潮州窑博物馆开展,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人。开幕式由市金融工作局谢仲文局长主持,市*府*庆明副秘书长致辞。

市金融工作局谢仲文局长主持

市*府*庆明副秘书长致辞

当前,潮州正在争创省文化金融合作示范区建设,本次展览为潮州文化金融街建设的专项主题活动,分为五个部分:一、冒险下南洋;二、商务与侨批;三、潮商与潮艺;四、潮艺与创汇;五、精致潮州工,展出各类藏品件,旨在彰显“以潮绣、潮瓷、潮雕、潮塑、潮剧和工夫茶、潮州菜等为代表的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为潮州打造岭南文化新高地,提供深厚的历史文化支撑。

展览释读

本次展览反映近代以来,潮商以诚信拼搏赢得经营的成功,之后以感恩之心“建祠堂、起大厝”,聘请知名艺人精雕细刻,把传统的木雕、灰雕、石雕、漆画、嵌瓷等呈现于建筑之上,促进潮州工艺行业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潮州工艺品成为中国出口创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年之后,潮州工艺向规模化发展,该展览在潮艺方面突出潮绣、潮瓷、潮雕、潮塑、潮剧、工夫茶、潮州菜等潮州非遗项目,以窥见一百多年来潮州工艺的发展脉络。

展厅布置

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潮绣

潮绣于明清以来甚为鼎盛,流传于国内及东南亚一带,现在能见到的最早潮绣品是潮州开元寺内的装饰品及佛像。潮绣讲究构图均称,品种大致可分为日用品、欣赏品和剧服三种,形式有绒绣、纱绣、金银线绣、珠绣四大类。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抽纱是从潮绣中衍生出来的一种工艺,是潮州传统刺绣工艺与欧洲抽通技艺相结合的产物。潮州抽纱技艺精巧,轻盈淡雅,被誉为“南国之花”。生产出的手巾、台布、绣衣、床罩、被套和枕套、靠垫、餐套等品种,既有实用价值,又是厅堂、房间高雅的陈设品和馈赠亲朋好友的珍贵礼物。

潮瓷

潮州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外销瓷生产基地,“陈桥文化”贝丘遗址显示,潮州和陶瓷结缘已有多年;唐宋时期,潮州已有较大规模的陶瓷生产;明朝是青瓷、青花瓷发展时期。清至近代,兴起陶瓷彩绘业。新中国成立后,潮州成为广东省三大陶瓷产区之一,重要的出口创汇基地。主要产品分美术陈设瓷、日用瓷、卫浴瓷和特种陶瓷等大类。年,潮州获“中国瓷都”称号;年,潮州彩瓷烧制技艺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潮雕

潮州木雕是潮雕的代表,又称潮州金漆木雕,与浙江东阳木雕并称中国两大木雕体系,肇始于唐以前,初兴于唐宋,成熟于明,盛于清,至清末民初臻于完美。潮州木雕流传于我国粤东、闽南地区,以多层次的镂通技法和金漆装饰手法为世所称重,创作题材丰富,使用范围广泛,多用于建筑物、家具装饰,佛器、神器,挂件、摆件及案头陈设等。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潮塑

潮州瓷塑历史悠久。近代,枫溪潮州窑继承了北宋笔架山窑遗风,塑瓷工艺除却潮州民间传统工艺特征外,还借鉴石湾陶塑、德化瓷塑等技艺,融入时尚写实等风格,发展出独特的地方瓷塑艺术面貌,门类分为以雕为主的通花瓷和以捏塑为主的瓷塑。

大吴泥塑,产自潮安区浮洋镇大吴村,人称“涂安仔”。清末民国初是大吴泥塑人才辈出,精品纷呈的兴盛时期。大吴泥塑按素材结构制作,可分为戏曲脸谱、人物肖像、脸谱和“安仔”等四大类。采用田野间的“牛犟土”,先炼泥,捏塑,再着色,独创“贴塑”艺术。年,大吴村被评为“广东省民间艺术之乡”,并被列为广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物遗产保护单位。

潮剧

文革期间,潮州传统剧目被现代剧目替代,而香港地区及新加坡、泰国等地仍然保留潮剧的演出,并发行潮剧唱片海报特刊等,为传统潮剧剧目的传做出贡献。

工夫茶

近当代,潮州窑茶具从以壶、杯、锅、炉为主要产品逐渐发展到由壶、杯、锅、炉、水钵、茶船、等成系列的茶器套具,并于20世纪20-30年代发展成熟,成为海内外潮人的日常用品。

潮州菜

传统潮州菜美食美器,有食篮、火锅、鱼形盘、盖罐等。其中食篮为竹编、木制,里面装2-3个汤窝盖罐,用于到知名饭馆外买其招牌菜,提回店里或家里,宴客之用。

活动现场

部分展品

下南洋“三件宝”

近代潮人下南洋条件极为艰难,大多只身带上简单的行旅便匆忙上船。市篮、纸油伞、浴布被称为三件宝。市篮装着几件衣服和一块“甜果”,这“甜果”便是飘洋过海路途上的干粮;纸油伞用于遮风挡雨;浴布可当毛巾、浴巾、腰带、卧单、床单及防身之用。

猪仔钱

清末,在大批潮人下南洋中有不少契约劳工,他们在种植园和矿场的工钱只能领取代币瓷钱,在其工作范围内使用,人身不自由,这群人被称为卖到南洋的“猪仔”,这些代币瓷钱被称为“猪仔钱”。

侨批

侨批包括汇款单、家书。近代,潮人下南洋一直认为到那里只是为家计赚钱,逢年过节将他们辛苦的血泪钱寄回家乡,赡养父母抚养妻子,汇款单及家书合称为侨批,是这一时期的文化现象。由于国际环境的不断变化,南洋潮人日久他乡为故乡,从落叶归根到落地生根的转变,家乡成了他们的记忆和牵挂。

潮商文案

李得浓《莲池佳景》

林鸿禧《禄星》

颐陶轩《四臂观音》

大吴泥塑

潮绣寿眉

抽纱手巾

开放时间:每周一至周六8:30-12:00;14:30-17:30

展出

1
查看完整版本: 潮商middot潮艺展览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