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华年生于河北省大城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廊坊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廊坊画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97中国画坛百杰,享受*府特殊津贴专家。
中国画作品入选第八、第十一、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其中《秋的奉献》为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展获奖作品(本届最高奖),多幅作品获全国首届花鸟画展一等奖,全国体育书画展金奖。入选第三、第四届全国体育美展,第十一届全国新人新作展,97中国画坛百杰作品展,中国山水画·油画风景展,全国中国画人物展,第三届全国工笔画展,纪念反法西斯胜利50周年全国美展,中华世纪之光中国画提名展,第一届全国美术金彩奖提名奖,第三届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精品展优秀奖,入选第四届全国画院画家优秀作品展等。获河北省*府第六届文艺振兴奖,出版有个人画集八部。
河北经济日报《名家周刊》3月13日报道
心之涟漪
读张玉华乡土系列中国画
文/梁润城
或许距离能够产生美,或许回忆是通往艺术的天然桥梁,总之,孩提时代的美好回忆成了玉华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回忆是神奇的,它浮现的都是印象最深、最美的瞬间;回忆是朦胧的,如梦如幻,离艺术似有一步之遥。“五十年前作小娃,棉花为饵钓芦虾。今朝画此头全白,记得菖薄是此花。”白石老人最动人的作品,不都是从回忆的深井里打捞上来的吗?玉华的乡土系列也都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回忆薄雾。
与其说是回忆,不如说是回味。或许让画家沉醉其中的并不是具体的情节事件,而是它们的心灵深处的回声。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张玉华有一颗感受自然生命的慧心,在他眼里,大自然就是一首无字的诗——春天婆娑摇曳的柳丝、夏日风中起舞的莲叶、秋季万头攒动的向日葵、深冬瑟缩枯干的藤蔓、池塘里戏水的顽童、善良多情的农家女……都在画家的心中留下了难以忘怀的情调与韵味,就像钟声的袅袅余音,渐行渐远,不绝如缕,而这悠悠情韵不正是画家最想倾诉的吗?
有时,关于艺术的种种说法在我眼前都模糊了界限,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都幻化成了一颗心,一双手;心,如水,在感受着风的存在,风起则浪涌,风平则浪静;手,在表达,那浪花,那涟漪,心曲悠悠,悠悠心曲,一切艺术,莫不如此吧。每次读玉华的画作,这种感觉就能一次次地找到佐证。他的画不就是乡野的清风在他心灵的湖面泛起的美丽涟漪吗?童年乡村生活的点点滴滴宛若从他心头掠过的阵阵清风,风已远去,圈圈涟漪却在他笔下变成了情韵浓浓的面画……
张玉华乡土系列中国画欣赏
叶子
儿时的果园
农家小院
回到夏季
行游图
消夏图
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