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志笃于瓷专访潮汕嵌瓷代表性传承人许少雄
TUhjnbcbe - 2021/7/2 13:40:00
土方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784143.html

志笃于瓷

人物介绍

许少雄

许少雄,大寮嵌瓷艺术的第四代传人,现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嵌瓷项目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美美术协会会员、大寮嵌瓷工艺社副社长、大寮嵌瓷标准化发起人。

许少雄从七岁起就跟随他的祖父许梅村学习绘画,15岁正式学习嵌瓷技艺,从事嵌瓷艺术至今已经有三十多年。

访谈内容

许老师的嵌瓷工作室位于汕头市区著名的景区小公园内,店面不大,但从门前经过的游客都会被橱窗里展示的嵌瓷作品吸引。

#小公园景区

说起嵌瓷,许老师如数家珍。

小公园景区的九龙壁就是许老师的得意作品。九龙壁嵌瓷同时采用了平嵌和浮嵌两种技法,气势雄浑而不失精致,光是正面就用了两年多的时间去完成。而存心善堂的大型壁画更是从年到现在仍在创作施工。

对此,我们对制作一件嵌瓷作品需要多长时间非常好奇。

#九龙壁(局部)

“平嵌和浮嵌都比较简单,立嵌的难度就比较大,所花费的时间也比较长。而且对于使用立嵌技法的作品来说,反而是越小的作品越难做。”

许老师指了指旁边摆放的小摆件,“像这种比较小的摆件的话,两三天到一周的时间就能够完成了。”

“小的要注意精细度嘛,小作品人们就会凑近去看,大的作品不一样,大的作品是从远处看一个整体的效果,反而不那么注重细节。”

将嵌瓷的传承当成终身使命

许老师是潮汕嵌瓷传承谱系中许氏家族这一支的传人,许氏家族一百多年前便与嵌瓷结缘。

当谈到自己当初为什么会选择将嵌瓷的传承和发展作为终身使命时,他说,“年轻人年富力强,领悟能力好,学习效果好,再加上我自己本身也对嵌瓷比较感兴趣,所以就跟着我爷爷学习嵌瓷,到现在也差不多有三十多年了。”

作为潮汕嵌瓷的代表性传承人之一,许老师比任何人都要更关心这种民间珍宝的传承与发展。

为了唤起公众对嵌瓷这一种非遗的兴趣,许老师和他的学徒多次让嵌瓷文化走进校园、走进社区,也经常把自己的嵌瓷作品送到各种博物馆、美术馆中进行展览。

#许少雄工作室嵌瓷作品

前几年,在汕头*府的帮助下,他开设了这一家位于小公园的工作室,还把大学毕业的女儿叫了回来一起做嵌瓷。

最开始的时候,女儿只是帮他打理工作室,现在他的女儿也逐渐爱上了嵌瓷,店里头不少卡通嵌瓷作品就是出自许老师女儿之手。

除了家族传统之外,*府对非遗传承的重视也是他下决心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的原因。

他说,汕头*府对非遗的扶持力度比较大,每个月他都能收到专门给传承人的补贴,现在这家工作室也是*府主动为他提供的,不收取分文租金。

#许少雄获奖作品《凌云傲雪》

除了资金的支持之外,汕头*府也会主动去宣传嵌瓷,像特区40周年纪念活动、各种有关潮汕文化的展览等也会联系他参加。

但是许老师也坦言,目前潮汕嵌瓷的生存状况说不上特别好。因为嵌瓷的制作有一定的专业门槛,学习的周期比较长,目前依然以学徒制作为培养传承人的主要形式。

“但是学徒也是要生活费用的啊,像过去我们都是和师傅一起到外边一边给人家做活一边学习技艺。现在除了一些老爷宫、祠堂之外,已经很少能接到嵌瓷的活了。”

#许少雄嵌瓷作品

现在的他主要是在工作室中为学徒讲授嵌瓷技能,大型的作品一般也是为了参加各种比赛和展览而创作,也有不少的命题创作。

作为一个心态开放的非遗传承人,许老师也在积极探索嵌瓷传承的新形式。

传统的嵌瓷技法讲授缺乏系统性和理论性,他就想能不能把嵌瓷做成像一门课程一样,把技法理论化、系统化,让更多的人来学习嵌瓷。

嵌瓷的生存空间太小,他就探索嵌瓷和其他形式的艺术之间的碰撞与融合,他之前去佛山学习陶瓷手工,打算把佛山石湾公仔的形象融入到嵌瓷的创作中。

部分获奖

作品名

年份

《辞郎洲》

《八宝与狄青》

《财星高照》

《秋曦》

《张春郎削发》

《三阳开泰》

《华容道》

#采访合照

图片:潮汕嵌瓷文化高级讨论小组、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果你也喜欢嵌瓷文化

欢迎扫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志笃于瓷专访潮汕嵌瓷代表性传承人许少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