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潮寻汕
5
29
何为“探潮寻汕”
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潮汕文化?
潮汕文化,隶属于岭南文化,是古中原文化的遗存,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征是以海洋文化为主,既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又带有中原文化的某些特点,包括潮汕饮食、潮汕善堂、潮州方言、潮绣、潮剧等。
“探潮寻汕”旨在让参与者在丰富多元的活动中体验、学习、感受潮汕文化。
本期“探潮寻汕”活动,将由德馨书院组织调研小组考察韩文公祠、广济桥、广济门城楼,通过传统建筑和寻找问题答案来认识潮州,走进潮汕历史文化世界,完成“烟柳画桥”、寻找问题答案任务;并且通过参观涵碧楼,了解潮汕红色革命文化。
活动安排
汕头大学潮州
校训碑前
08:00
韩文公祠
09:30
韩文公祠
潮州韩文公祠为纪念唐代杰出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韩愈而建,始建于北宋咸平二年(),南宋淳熙十六年()复迁于韩山今址,至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是我国现存历史最久远、保存最完好的纪念韩愈的祠宇,也是潮州千百年来的精神文化圣地。
广济桥
13:30
潮汕文化符号——广济桥
广济桥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古城东门外,因独特的桥梁建设风格而闻名海内外。广济桥有着“梁桥、浮桥、拱桥相结合”的独特风格,是潮州市地标性建筑。据记载,广济桥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公元年),当时由于“中流警湍尤深,不可为墩”,中间只能架舟为梁,成为一座浮桥。至明嘉靖九年(公元年)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呈现“廿四楼台廿四样”“一里长桥一里市”的盛景。现在的广济桥桥墩还有宋代的遗存。
广济桥门楼
涵碧楼
14:45
涵碧楼
位于西湖西岸,始建于年,属灰砖水泥结构的洋式双层小楼房。此处老树参天,轩窗开阔,流水奇石,错落其间。年"八一"南昌起义*入粤,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郭沫若等于9月23日到达潮州,指挥转战于潮汕各地,至30日撤出,史称"潮州七日红"。经过修葺的涵碧楼,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近日以全新的面貌向社会开放。楼内展馆分为上下两部分,楼下是"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同志生平介绍;楼上是"潮州七日红,青史垂千秋"专题展览。
预计下午16:00回到汕大
活动须知
▲报名时间:即日起至年5月27日晚20:00
▲报名条件:面向德馨书院全体同学,3人一队;可自行组队报名,也可以个人报名,由活动主办方进行组队
▲报名方式:有意愿参加的进群咨询,届时会发布报名问卷,报名截止后将公布正式名单
▲活动时间:年5月29日8:00-16:00
▲活动内容:参观韩文公祠、广济桥、涵碧楼,同时各个小组需通过摄影或摄像记录活动过程,最终制作成视频来展现潮汕文化,最后投票决定获奖前三名
快快扫码进群了解更多活动咨询
青春心向*,潮州寻红韵
期待这个夏天与你一起“探潮寻汕“
玩转一夏~
—End—
文案:兴潮社宣传部
图片:兴潮社宣传部、网络
图文排版:吴宇航
初审:兴潮社
复审:林小川
终审:郭春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