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潮汕人来说,每一年的日子,都从拜神开始,也在拜神中结束。腊月二十四恭恭敬敬地把神送上天,正月初四又恭恭敬敬地把神接回来。正月初四这天子时,潮汕地区每家每户会在灶台上摆出供品(供品一般是一盘大米,一盘潮州柑,一盘兰花根和一盘豆条束砂),再烧二只纸马,接回上天述职的灶神——申面公。天还未亮就起来“耙鼎”,这种民俗一直沿袭至现在。
“神落地”也揭开了潮汕地区疯狂而热闹的迎神活动的序幕,从大年初五开始,潮汕地区各地将举行五花八门的游神活动,潮汕到处都是“劳热”(热闹),大到每个地区,小到每个村的不同宗族,所敬奉的神明各地都不相同,有的“迎妈祖”,有的“迎老爷”......
迎老爷是潮汕地区的汉族民俗祭祀文化活动,潮汕人称神仙为老爷,当地汉族民间是多神崇拜的,各村都有自己的神。每年年初,潮汕地区都有迎老爷的风俗。就是将神像从庙里请出来,到村子里游行,在一个地方举行拜祭仪式,然后再送回神庙安放。在迎神的日子,要演戏酬神,老爷出巡的仪仗队伍,主要由标旗、彩景、醒狮、歌舞、大锣鼓、潮乐队各个并不固定的部分组成,尽管由于社区具体情况不同,仪仗队的规模可能差别较大,但都充分展示了观赏和娱乐的性质。
其中,汕头市澄海盐灶乡游神,叫做拖老爷,堪称世界民俗的奇观!庙是乡村古庙,祭祀的是潮汕地区最常见的神祇“三山国王”和“天后娘娘”,后来又增加了人称显外乡的“水流神”,合共五位。
老爷轿游至老爷场时,各方硬汉争相爬上老爷轿摔跤,互不相让,以能拖老爷轿为幸,并从老爷身上揪下几根胡须,那一年四季将是兴到顶不住。直拖扯至“老爷”焦头烂额、面目全非为止。俗称“盐灶神欠拖”即指此。事关乡里之兴旺与脸面,盐灶乡民绝不接受第一轿“大老爷”被拦被拖,所以护轿汉子们绝对是全乡最彪悍的男儿群,那位立于老爷轿上挥舞着香条的汉子怒目圆睁,口中发出“嗬、嗬”的声音,凛然不可冒犯!
与盐灶游神最相近的要数潮州卧石乡的游“三山国王”,游行结束时,将神像集中在空旷的地方,抱着神像狠狠一摔,这叫“舂老爷”,潮州俗语叫做“卧石老爷,愈食愈惊”。
潮汕“迎老爷”主要是用于祈求风调雨顺、全村平安。当其他地方的朋友在大叫过年越来越没有年味的时候,潮汕地区却将年味越演越烈。
希望这种极富地区特色的民俗活动能一代代的传承下去,让所有在外的潮汕游子在谈起自己的家乡文化时都有一份由衷的自豪感。
END
我有平台,你有故事么
把你潮汕的故事分享给我们
分享给每一个热爱潮汕文化的人儿吧
如获赞赏
金额将全数发还给投稿人
回复“潮我来”或点击菜单潮我来
查看往期潮汕文化介绍
图片、资料:网络
编辑:小学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