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新闻是深圳卫视全媒体新闻品牌由《直播港澳台》团队出品
更多分析请下载直新闻APP
参与评论请在新浪微博
直新闻大湾区11城,涵盖“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如何化异为利,迎来国家发展新格局下的新未来与新机遇?粤港澳大湾区又如何助推香港、澳门的长期繁荣稳定,与“十四五”同频共振?放眼全球,一流湾区的成功经验有何借鉴意义?粤港澳大湾区又有哪些独特优势?深圳卫视直新闻深度分析栏目《关键洞察力》就这些热点问题采访了多位中外学者,比照全球一流湾区,解析大湾区大未来。
郑永年:不同制度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优势
年,粤港澳大湾区创造经济总量超11万亿元,与意大利、加拿大、韩国不相上下,甚至超过旧金山湾区,这相当于以不到全国0.6%的面积,创造了全国12%的GDP,超过一个中等国家经济体,可入列全球十强。
粤港澳大湾区的各个城市同属一个国家,却包含不同的社会制度和经济制度。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讲座教授、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郑永年看来,正是这些特点让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最特别的经济发展极。
他认为,粤港大湾区就如同“内部版的欧盟”。欧盟内部有许多不同的社会制度和经济体制,通过不同制度的自主交流形成了新的制度。欧盟发展到今天,不仅仅保证了欧洲的和平稳定,更重要的是它实现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有中国内地的制度、香港的制度和澳门的制度。如果能把这三种体系结合起来的话,就有可能催生出一种新型制度。
港澳台都可融入大湾区借社会经济方式消除认同差异
在谈到香港时,郑永年强调,香港应该利用粤港澳大湾区这种社会经济的融合方式,来抵消掉所谓地方*治认同的滋长。例如建立一个南方共同市场,将福建、海南以及台湾都包括进来,增进多地人民的交流,加强经济上相互合作与促进。
郑永年教授还特别指出,粤港澳大湾区不仅是一个经济发展项目,还是实现国家统一的平台。香港、台湾近年来出现*治动荡,归根结底是经济原因。中国要实现第二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其中面临的任务之一就是国家统一,用社会经济整合实现国家统一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广东省委*校教授陈鸿宇曾任广东省*府参事,他对香港和深圳的互连互通一直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