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市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国际部励行潮汕,全世界都是我们的课堂
TUhjnbcbe - 2021/7/10 2:42:00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砺行潮汕,我们在路上……

古韵悠悠读潮汕

潮汕虽偏安一隅,其音乐在中国却独树一帜。潮乐有什么独特之处?国际部的同学们走进“粤升乐器有限公司”,听一曲现场演奏的《青花瓷》,敏锐地发现了与众不同的乐器——扬琴。同学们现场学习简单的扬琴指法,一弦一柱,素手弹玉琴,古雅的韵律在演奏厅飘荡。

参观各种乐器以及制作过程

现场聆听扬琴古筝合奏

即学即弹,趣味无穷

“到潮不到桥,白白走一遭。”广济桥作为潮州文化名片,未见其形先闻其名。同学们行走在广济桥上,惊讶地发现中间的桥体由一艘艘木船并排连接而成。通过研究桥上的石碑刻文,同学们知晓了桥白天会组装好浮桥供人通行,到了晚上拆卸浮桥用以通航。这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第一座启闭式浮桥。一索浮桥,穿越古今。桥上行商叫卖,游人如织;桥下船来船往,络绎不绝,古代繁荣之景仿佛浮现眼前。大家不禁感慨:巧夺天工,此桥妙哉!

潮州“山也姓韩,水也姓韩”,来此怎能不访“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同学们触摸韩文公祠里的书法碑文,眺望红砖绿瓦,更领会他“业精于勤荒于嬉,形成思毁于随”的精髓,更读懂他“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的坦荡。从此,韩愈不只是书上的一个名字,是有血有肉的韩文公。

实地走访,不一样的韩文公

“四进士坊”、“三世尚书坊”、“七俊坊”……细数着牌坊,辨认着石刻,查阅着资料,同学们明白原来牌坊街的每一座牌坊,是一个故事,是一段荣光,隽刻着一个家族的兴衰。

潮商华侨系潮汕

潮汕人曾驶着红头船乘风破浪,远渡重洋,从此远离祖国为异客。在西堤公园里,同学们触摸着“记忆之流”,潮商的前尘往事在水流下的侨批里缓缓浮现。“子责不周,百身莫赎”、“儿明知国难当中,自恨无余力多寄”,爱国之情、拳拳孝心让同学们动容——立志以潮汕华侨榜样,以后求学海外也心系祖国与家人。

潮汕侨批

驻足“记忆之流”

感悟华侨乡情

而潮汕人作为“东方犹太人”的故事在小公园开埠区的骑楼下传唱至今。林立的商铺,斑驳的墙壁,鳞次栉比的骑楼,仰望它就像与历史对话。国际部的同学们通过实地走访商铺店主,开展调查,了解潮商的运营,体会创业的艰辛,将潮商拼搏、诚信的精神化为生命中一股激流,勉励自己迎难而上。

实地走访探潮商

用镜头记录

躬身力行品潮汕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南澳岛上,巨大的白色风车引起同学们无限的遐想。风车有何用?在南澳岛的半岛研学基地里,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亲手制作发电模型解答了心中的疑问——风力发电。通过基地老师的介绍,风力发电因地制宜,有效进行环境保护,体现了南澳岛在广东省独特的经济地位。

自制风能发电模型

成功发电!

自制红头船模型

枝头的嫩牙尖如何成为我们的“杯中物”?红茶绿茶白茶有何区别?制作的工艺工序有何不同……南澳后花园村的茶农向我们娓娓道来。同学们观看工作人员摊青、杀青、揉捻、烘干,茶叶的制作了然于心。

翻越山林采摘茶树

尝试摊青

探究茶叶制作

茶叶装袋我也来帮忙

在市井的街巷里,往往藏着人间美味。来潮汕,怎能不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呢?鸭母捻、鼠壳粿、牛肉丸……同学们早已跃跃欲试。别急,美食不是一吃就完事,我们还需知道它的渊源。因此,为了加深对潮汕美食的认识,同学们现场学习制作潮汕传统美食——红桃粿,揉粉、填料、印制,红色寿桃的外形象征兴旺喜庆、长寿吉祥。“做完红粿便是年”,潮汕独有的粿文化,让同学们深感传统与传承的魅力。

我们都是制粿人

不鲜不火锅,不牛不潮汕。同学们最期待的牛肉火锅也即将登场,可你知道闻名遐迩的牛肉丸是怎么制作的吗?巨大的案板上放着的新鲜牛肉和铁锤吸引了大家的眼光,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更有同学勇于尝试,一锤一棒敲打着牛肉,亲力亲为后他们擦拭着汗水感慨:动作不难,难就难在千锤万击的坚持不懈。

日常点滴,感悟哲理

舌尖上的潮汕——牛肉火锅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砺行潮汕,全世界都是我们的课堂……

南澳岛北回归线标志

全世界都是我们的课堂

生命的力量在脚下,最好的课堂在路上。在研学中,国际部的同学们用笔、用眼睛、用镜头记录下所见所闻,所感所悟,在研学中思考问题,在实践中解答疑惑,行囊里是满满的收获。励行潮汕,所见皆为美好,所行不负青春,全世界都是我们的课堂。

点击阅读

国际部

“延伸探究维度,追寻红色记忆”——小学IB特色班研学活动掠影

国际部

探究纪实——记小学IB特色班本学年UOI5探究单元结题展示

国际部

傅平:一举斩获世界名校本硕连读录取,再创辉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国际部励行潮汕,全世界都是我们的课堂